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知乎者也 | 风之林:甲坑传承

2022-02-15 10:29 来源:闽东日报 闽东日报通讯员 风之林

263640ec007cbb06c76e9988b866a8f8

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观甲坑“闽浙边临时省军区纪念亭” 缪福森 摄

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生长逻辑。在甲坑,五百多次的春秋轮回,或孤寂或繁华,或平静或喧嚣,历尽沧桑,在虚实之间,呼应着时代前进的脚步。

村庄的开始,源于一次忠诚的守护。明朝万历年间,西浦缪氏先人缪应捷为守护位于甲坑附近的祖坟,在重山之中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慢慢建成了村庄。

西浦缪氏迁徙的上一站是会稽大都市。从“王谢风流”的繁华都市到田园山水的西浦古镇,再到群山连绵的荒野小村,不知道缪氏先人心中是否会有繁华落尽的沧桑之感。不过,甲坑土壤肥沃、物产丰饶,又隐藏山中与世隔绝,在兵荒马乱的明末清初,无疑得天独厚,宜耕宜居。

只是从一开始,他们的基因里,就带上了繁华都市的浪漫和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这种因子,会不经意地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突然爆发,充盈着村庄的每个细胞。

20世纪30年代,甲坑进入了闽东大革命的特定历史时期。

故事开始于1931年春天,革命先驱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星星之火,迅速燎原。以甲坑为中心,在方圆20多公里的岗垅一带,红色苏区全面形成。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35年10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临时省军区在甲坑村成立,闽东革命有了坚强依托。故事在1937年告了一个段落,村里的革命后生在叶飞的带领下北上抗日,翻开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新篇章。

那个时候的甲坑热闹非凡,被称为“小杭州”。村里有修枪厂、军服厂、医疗所,有来自两省三县的商贩。驻扎的游击队人数众多,多到一餐就要吃掉十六担大米。村道上的烟头、花生壳、瓜子壳,厚的像一床棉被。村里的缪姓人家,仿若回到了会稽大都市时代。

只是甲坑的繁华,犹如过眼烟云。在游击战争的来来回回里,敌人来了,游击队就撤退了,连村民也躲进了深山老林。敌人不甘心,就四处抢东西、烧房子,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人间惨剧。

但是,不管天崩了,还是地裂了,甲坑都从来不曾屈服过。敌人离开后,村民回来了,村庄又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来与去,盛与衰,苦与乐,生与死,甲坑到处充满着哲学。

历经战争严重摧残的甲坑,加上地理条件的制约,解放后很长时间里还是“六无”村庄。无公路、无电、无自来水、无广播、无医疗站、无校舍,不敢想像当时村民是如何生活的。苦难的背后是自强不息。改革开放后,甲坑村民在各方支持下,发扬老区革命精神,艰苦奋斗,成功实现了“五通”,又立足当地实际,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走出了一条适应当地发展的道路,大幅提高了村民人均收入。

也有人选择孤身北上。但在甲坑的哲学里,一切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当初背井离乡的他们荣归故里了,捐资修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革命纪念碑、纪念馆,用甲坑人特有的传承,演绎着村庄的生长逻辑。

甲坑的生长逻辑,是时间的延伸。时间是甲坑革命纪念碑上的刻度,总是往前走,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拉住这头蛮牛。

甲坑的生长逻辑,也是生命的延续。炊烟是生命的象征,它的根,是房子里的人。

甲坑的生长逻辑,更是精神的传承。在甲坑,这种精神就是永无止境的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追求。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