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知乎者也 | 潘文书:寻访岭边亭村

2022-02-28 08:48 来源:闽东日报 潘文书

p2_s

有朋自远方来,总要寻一好去处。依文友的提议,决定去离城区不远的岭边亭村。这是新近热起来的网红村,网红村里的龙井岗恒馨茶业公司,风景优美,孔总又热情好客,顺便品茗道地高山白茶的醇厚。

“东门街边巷头亭,西门濂溪白岩亭。东山脚头岭边亭,乍洋横亭去福鼎。”岭边亭民间评话说得清楚,岭边亭本来是旧时一个亭子,虽然亭子不在,却又被巧借为城郊乡一个行政村的名字,是否也表达一种对旧时物事的怀想呢,就像这人生,走着走着,便也萦怀起故旧老友来。

104国道和沈海高速复线像两条大动脉,夹着千亩田畴,屋舍楼房就在树绿稻黄的簇拥中依山势而立,这就是岭边亭,走进它,其实就已经进入了“绿帜插云霄”的东狮山风景区,抬头可见百丈岩赫然矗立。这个原本只是城关附近一隅的不起眼小村落,却在乡村振兴东风吹拂下,道路变宽了,房屋变新了,环境变美了,建起了文化公园,打造了天梯、花墙、泊心茶隅等网红打卡点。

木白兄诗云“重来忽是海生桑,翠崦人家尽画房。依旧青青山色里,夕阳不见下牛羊。”是比较符合意境的。

公园广场就在村口,一下车顿有清风扑面。秋阳从满眼翠绿间喷涌而出,氤氲着草香树香花香。透过圆圈造型的拱门,可见一面飘扬的党旗雕塑,拱门边上建有亭子,二三小孩子在亭子与石头间上下爬跃,满满的童稚快乐撒播在这秋光里。

沿着公园边上新拓宽的柏油路,“柘荣高山白茶”的广告一路铺排,路边镶嵌着防腐木栈道,横竖有致地摆放盆花,在秋天里绽放着难得的温馨。路边民房鳞次栉比,断空处建一排防腐木立体宣传墙,有廊柱、有走廊,顶上还有仿琉璃瓦屋檐,也是巧妙地掩盖背后的凄寂荒野。

入镜率最高的就是天门了。在一民房檐外悬空处,建一玻璃空门,内有阶梯直上,外对青山百丈岩,摄者从下往上往外拍摄,真有身悬天门之感,也就是噱头而已。而所谓的花墙,用空心砖垒砌而成,空心的地方正好放一小盆花,一行“送你一束小红花”的大字十分惹眼,站在花墙下拍照很能有历史纵深感。

踱至“泊心茶隅”,一座废旧房子修旧如旧,里面展示了乡村古旧、历史故事、民间谚语等文图,当然还有一些景观造型,似乎岭边亭村的历史文化都被浓缩在这里了。

一些地方也打造了一些景观,刚开始时着实网红一阵子,热闹一阵子,而红热过后闲置的荒芜的也大有人在。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的思考。我想,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应该是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吧。

在中国,不管是地名还是村名,基本上都有它的指向意义。这种指向是很有文化内涵的,岭边亭村就是如此。

岭边亭村有史可查的历史300年左右,下辖岭边亭、蟛蜞垄、梨坪等18个自然村。“东山边头一条岭,岭边有个八角亭,过亭再走三公里,过岗就到蟛蜞垄。”时至今日,许多自然村已经消亡了,比如蟛蜞垄自然村,以后的人们只能从岭边亭村民间评话这样的文化现象中找到蛛丝马迹。

岭边亭村不仅村落多,还背靠东狮山国家级3A景区,也是古代福温古道南北走向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柘荣县志》记载:“从柘荣城关往东,途径上安亭、岭边亭、梨坪、乍洋横亭、草鞋亭(清风亭),出县界,经管洋至福鼎城关。”至今古道上尚存清代梨坪亭的遗迹。

总观岭边亭村,三面环山,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实乃古代躲避战乱、结营安寨、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八年,倭寇侵扰县城,往此路撤退,被民众追堵于梨坪,内守外攻,无所逃遁,活捉10余名解州。据《柘荣革命史》记载,1934年5月建立的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地跨霞浦、福鼎、浙江泰顺两省三县交界)下辖5个区,梨坪自然村就是当时的第三区所在地,岭边亭、炉家塘设村苏维埃政府。岭边亭村人汪钟(宗)苏就是第三区(梨坪区)区委委员、书记,“汪家四忠烈”的事迹还口口相传。

“百丈灵岩朝天墩,马仙年年石中修,葛藤湾村陈小二,龙角一吹风雨顺。”葛藤湾自然村现已消亡,但却流传着闾山学法的陈小二巧遇马仙的民间传说,马仙信俗制式也因他而起传承至今。百丈岩下有大、小岩厝。在兵匪横行的年代,许多村民就是躲到大小岩厝里,常常一躲就是数十天。据说岩厝下古有寺庙,于明永乐年间(1360年—1424年)被毁。有太姥山青龙寺高僧释传松(原名黄又松)因梦寻迹至此,果然找到破败寺基,重新开基建寺,名曰高岩寺。

山高林深,岭边亭的大山深处又掩藏了多少尚未发现的文化秘密呢?

茶者,适于山边岭边。岭边亭村茶产业历史确实底蕴深厚。

岭边亭村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早在清道光年间就立碑禁污,至今留存“禁污碑”。正是这个禁污遗训,为岭边亭留下了一片青山绿水,加上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新鲜,云雾常绕,高山白茶种植生长得天独厚。目前有恒馨茶业和佰丈崈阳堂茶业正经营得风生水起。

清同治十年(1871年)开始,坪岗自然村的袁氏家族就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及销售。民国年间,龙井冈自然村的“龙井冈”红茶,俗称“乌黹(zhi)”,色美味佳,条索紧接,享有盛名,每年开春,福州茶行老板都要水陆兼程到岭边亭洽谈订货。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生产队提出“寸土归国,谁种谁有,打破祖宗山,取消三契据(家谱契、土地契、山权契),落实责任制”,发动群众改造旧茶园、种高产密植茶,至今留下了千亩高山茶基地,成为岭边亭高山白茶品质的保证。

在龙井岗的恒馨茶业公司,如茶清新的茶艺小姐一边介绍道地茶叶的品质,一边拿出公司主打的“龙舌白”闷上一壶。“龙舌白”茶叶造型与众不同,是一绺茶枝,放进特质的贵妃杯中,盖好盖子,开水从杯嘴慢慢灌进去,这就是“闷茶”。闷上一两分钟,倒出,清香醇正,沁人心脾,正所谓“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真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龙舌白”采自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太姥山主峰东狮山襟带深山中的百年老茶树,那里飞瀑流泉万木叠翠,有龙井瀑布如“龙舌”吐纳,故曰“龙舌白”。“龙舌白”茶青不是采而是掰,按照“三寸一掰”的标准小心翼翼地掰下来,平整地摆在篮子里,有叶有梗,有阴有阳,暗合着道家奥理,让品茶人品得不仅仅是茶了。老总孔灿钟说公司生产的白毫银针在首届中国白茶茶王争霸赛中获得金奖,也不禁让我油然而生一种对家乡茶高品质的自豪感。

岭边亭村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就像东狮山上静谧夜晚中的一轮明月,散发着柔和的光,照亮着古道悠悠,也必将照亮岭边亭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