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知乎者也|姚世英:官树兜

2022-08-24 09:04 来源:宁川诗刊

《官树兜》

文\姚世英


来到寿山,首先得拜访一株苍虬古木。它屹立在寿山乡政府往农民广场的古道旁,已有4百多年。当地人称它为古椤树,它的学名其实是油杉。传说古时,有一天古椤树突然干枯,村民想拿它做盖房子木料,砍一斧头见血,接连三斧头,鲜血喷射,村民吓跑了。夜晚古椤树托梦给他说:我去阴府做官,任期三年。三年后,树果真复活,又郁郁葱葱。

这棵树就成了村民心中的“官树”。村民在树下设香案,学子赶考或求取功名,来此焚香许愿者络绎不绝。寿山村就在树的下边,地势像个兜,因此取名“官树兜”。

苏氏祖先元代迁居屏南寿山乡猴洋村,明初迁到官树兜。相传猴洋村中有一只母鸡失踪,找寻中惊讶发现母鸡在官树附近生蛋并孵出了一群小鸡,人们以为此地是风水宝地;又观其四周,北有“七星挂壁”,南有“鲤鱼朝天”,东有“金钟覆地”,西有“半月沉江”,于是苏氏祖先就决定举村迁至官树兜开基繁衍。

从猴洋村迁到官树兜,给苏氏带来了经商机遇。宋元时期硋窑村大量出产瓷器,运到莒洲乘船出海,销往海外,沿途经过官树兜;宋元时期,屏南和宁德就开始“茶盐互市”,村民挑着茶叶、硋器、红粬、笋干等山货来到宁德洪口莒洲村,交换食盐、咸鱼、保鲜黄瓜鱼等海货。官树兜就在这条茶盐古道的中心。

清代中国红茶大量出口欧洲,光绪二十五年宁德三都澳“福海关”成立,茶叶有了直接出口的口岸,这给官树兜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寿山茶叶经营兴盛,形成“示记、懋记、协升、泰和、泰丰、晋丰、鼎昌、协春”八大茶行。苏万泉、苏万元都经营茶行,生意做得很大,实现了茶叶的种植、制作、运输、销售一条龙。生产的红茶包装讲究,产品装进铁皮箱,套上木箱,木箱外褙花纸、印字,挑夫挑到莒洲,经水运到三都澳,出口东南亚与欧洲。

苏万元创建的晋丰茶行遗址犹存。一座木架结构两层阁楼,那些半新半旧的木窗棂、斑斑的木板、灰黑的茶灶无不在讲述光阴的故事,一条廊房两侧开门,可以想象茶农挑着箩筐进来,在大厅放下茶叶让茶商品选,在大厅账房的窗口,结算茶价,然后茶叶送进加工厂房,茶农从廊房的另一个门出去。

茶叶种植贸易促成了寿山村经济的繁荣,富裕起来的苏氏,不忘办学重教,培养后辈。寿山村文风盛行,苏氏子弟争相追求学问功名,有贡生7人,监生22人。寿山村有一个精美围屏,系漈头村进士张方矩为寿山姻亲监生苏宗治撰写的祝六十寿文。文中说到“族里間恩相接、義相維”“過庭詩、禮朝夕不倦”,不吝赞美官树兜的诗书教化成风。

寿山苏氏宗祠的天井,立着两对石制旗杆。一对是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岁贡生苏万元所立,斗上刻着“光耀月殿、志步云衢”八个大字。另一对,原为木旗杆,因木杆腐烂,改成水泥旗杆,斗上刻有“云蒸霞蔚、斗换星移”字样,是咸丰皇帝敕授进士(恩贡)苏万泉所立。寿山村现存清朝苏万泉、苏万成的“文魁”牌匾。这些文物在世代兴衰更替中默默见证寿山昔日的文风鼎盛。




在寿山苏氏祠堂大厅,悬挂一副“五代同堂”的牌匾。牌匾主人是苏氏十三世公,因他的墓地建在叫“铁场”的山上,故称“铁场公”。

铁场公相貌出众、气宇轩昂。有一回到宁德办事,一位看相先生见他相貌堂堂就暗中跟随,到了一个饭店见他吃饭不点鱼肉,十分节俭,叹道“这是乡村富豪啊”。

铁场公一生勤劳节俭,治家有方。当年一家几十口人未分家,他来当家,平均分配食物。传说他规定每人一餐饭只配一个田螺,为了公平,他用盆子装田螺顶在头顶,随手分配。后来因为后堂女人嫌伙食差,偷白菜做点心,铁场公决定分家。

铁场公精明能干、眼光远大,对寿山村的繁衍与发展贡献极大。寿山村头立着一株7百多岁的柳杉,它的主人原先打算砍掉做木料,铁场公觉得这棵树风水佳,就把此树连同周边的山地一起买下来,人们还在树旁边盖上林公殿、陈李夫人庙,如今这棵树成了寿山村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寿山村后山有片防护林,有人偷砍,村里就规定偷砍一株,罚办全村酒席。为了警示村民,他故意叫家里人砍了一株,然后自己办了全村酒席,向大家赔罪。这样以后,村中再也没人砍伐风水林了。

铁场公一生总共建了三排四方大厝。他盖房子一反前人用边角地起厝,房屋不方正、坐南朝北的做法,改成拉直路弄,方正房屋,坐东朝西。寿山的二房弄,他在同一天盖两座大房。他用石块砌了长几十米、宽距二米的笔直路弄,还留有水沟,井然有序的排水系统,在一百多年前这种设计是很少见的,充分体现了铁场公的智慧。

铁场公置田收租成了千担租财主,有钱不忘教育与培养子女。他的一生没有功名,可他的三个儿子都是监生,孙辈中监生贡生更多了,他孙辈的后代中大学生、博士生、县处级干部也是层出不穷。

铁场公不正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官树”!




寿山村中有一座朴素的一进厅院老房,却出了一个大人物——苏寿崧。苏寿崧聪颖好学,参加了清代最后一次科举,中举后授奉天直隶厅判,却因康梁变法失败不去赴任。后又考入福建政法学堂,其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

离苏寿崧老宅隔一条巷,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民居,大门的对联眉批,独具特色。对联还有两副,里头一副为“功高崇许国,望重仰眉山”,突出祖先是苏姓,字体用行楷;眉批“福禄寿禧”却用篆书,显得活泼有趣。外头一副是苏寿崧手书“同仁联五福,主义达三民”,见证了一个革命志士的热忱;眉批“祓、禧、禠、祜”(几个字语出《尔雅·释诂》,全都是“福”的意思),又让我们见到一个学识渊博的才子。

在苏寿崧故居前面有一座挂牌“寿山两等小学旧址”的民居,是苏寿崧兄弟集资创办的屏南最早的现代教育学堂。当时整个屏南县仅有两所,双溪、寿山各一所,故称两等小学。寿山两等小学设两个班,20多学生。苏寿崧让胞弟苏寿崑担任学堂长,聘任村里的秀才贡生做老师,培养出的后学子弟,多成人才。

苏寿崧热衷革命事业。1911年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苏寿崧动员堂弟苏福康、苏正仪、苏俄弟、苏正蓄等人参加起义军,没等他们从屏南翻山越岭赶到马尾,就传来起义失败消息。返回寿山后清廷进来搜捕,苏福康、苏正仪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苏寿崧心中十分悲痛,但对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继续协助孙中山亲信吴适组建军队,配合革命军北伐。寿山村中有个苏大杊,身手敏捷,枪法极准,能击中远方的麻雀。他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干些劫富济贫的事。在苏寿崧的思想动员下,归顺于吴适领导的福建游击队,1918年苏大杊参加了护法战争,率领二千人的部队攻下屏南县城。

中华民国成立后,苏寿崧任福建省参议员。

官树兜,苏寿崧就是一株坚韧不拔的苍虬大树。

寿山村历史上,苏万泉受咸丰皇帝恩授进士,委任德化县令的官职,他放弃了。苏寿崧被授予奉天直隶厅判的官职,他也放弃了。官树之说确实神奇。“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人生智慧。一个人坚持自己的志向,坚守人生信念,才能像一棵参天大树屹立不倒!

来源:宁川诗刊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