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闽东之光丨许陈颖:《那山那海》,山海交响的新时代叙事

2022-10-25 15:09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正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的28集电视连续剧《那山那海》,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热议。这部电视剧将叙事镜头聚焦在一个依山傍海的畲族聚居区——观风寨,细腻刻画了包括雷氏三兄弟在内的一批生动鲜活的青年人物形象。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各种富民政策,挥洒青春汗水,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生动演绎一个个充满理想激情、闪耀信仰之光的奋斗故事,为脚下这方热土缔造崭新的传奇。这部电视剧是在时代镜像之下以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实现小康为时代背景,以畲族群众思想观念和经济生活的现代化为叙述主线,描绘了党的共同富裕政策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

畲汉互动 群像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曾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生动真切的人物群像的塑造,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要亮点之一。电视剧通过对坚韧踏实又宽厚包容的大哥雷铨水、勤劳聪明又血气方刚的二哥雷恒水、青春活泼又机灵好学的三弟雷德水,还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扶贫工作者海湾乡党委书记陈越、美丽能干且自强不息的林月仙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在全景式展现乡村振兴火热场面的同时,又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畲汉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共同谱写一部新时代畲汉两个民族间的融合互动史。

观风寨中畲家寡母带着雷氏三个兄弟住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家里。小弟雷德水勤奋好学却因为一块钱的学费差点辍学,为此大哥雷铨水不得不违心出卖恋人接济的一碗大米。雷家的牛棚因地震崩塌压死了牛,失去了唯一彩礼钱的来源,导致他与心心相印的恋人最终无法修成正果;母亲希望二哥雷恒水入赘山下林家,娶陌生且有心脏病的女子。这是电视剧《那山那海》的第一集呈现的故事的开端。各种生活矛盾把戏剧冲突推向一个小高潮,揭示出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偏远地区的人们所承受的痛苦而荒谬根源——贫穷。

作为这部电视剧中的枢纽式人物,陈越不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力引领着观风寨的孩子们向上向善,让他们通过学习渐渐地有了“脱贫”意识。他在生活中也总是全心全意地帮助着畲族老百姓解决各种问题。大学毕业时,年轻的陈越来到观风寨支教,一干就是多年,导致妻子因为不理解他而和他离婚,是观风寨的畲族百姓用温暖和爱心,陪伴他渡过生命中的灰暗时刻。观风寨的畲族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成为他的理想与追求。当上海湾乡党委书记之后,他支持雷铨水挖山开路、帮助林月仙和雷恒水解决企业问题,更是通过“移民工程”“胥民上岸”两个重大决策引导贫困农民找到致富之路,从根源上解决畲族百姓贫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坚韧温暖的雷母、痴心善良的菊香、横刀夺爱的钟大虎、爱女心切的商人林源昌、不择手段的商人何有志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得以塑造,在呈现新时代脱贫奔小康、振兴乡村的宏大时代叙事的背景中,细腻地展现了畲汉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场景。可以说,《那山那海》是一部表现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美好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励志赞歌。

山海交响 双线并进  

这部电视剧在叙事手法上极具特色。“依山”与“傍海”是潜藏在故事中的两条叙事主线,通过山海联动场景中老百姓日常生活细节的展示,演绎脱贫攻击大背景下包括畲汉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辛酸苦辣、喜怒哀乐。

畲族自称“山哈”,即来自大山里的客人。早期的畲族及其先民主要依靠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用智慧和汗水在青山密林中寻找家园。然而,正如电视剧所表现的那样,地震、洪水等从来就不因为畲族百姓的勤劳勇敢而放过他们,虽然在党和政府在灾后也及时“上山”送粮送物,解燃眉之急,但由于天灾导致返贫等问题却也时刻威胁着山上的畲民。久在山上的畲族青年因此视野受限,对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知之甚少。当雷恒水背着受伤的雷铨水下山求医时,第一次见到大海并为其宽阔所震撼。在碧波荡漾的诗意化海面上,雷氏兄弟激动的心声通过画外音向观众传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无限辽阔的大海与天空一下子扑面而来,我和大哥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心头涌动。村庄是狭小,但大海不是,那是一眼望去看不到头的震撼,似乎预示着无限的可能。”这种高度抒情化的镜头既是现代化语境下对诗意生活的追求与建构,也是电视剧在处理时代话语与艺术追求二者关联时重建的平衡策略。

电视剧中的宁福政府经过调研,决定把改善交通和发展养殖业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于是,在大山深处的雷铨水在陈越书记的支持下,带领着村民经历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成功修建观风寨路。他和村民们一起种植葡萄、原生态水稻、红薯等山货,通过这条路,他们把货物源源不断运输到大山之外。而大海则为雷恒水则与林月仙这对勤劳、善良的年轻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他们从卖红膏蟳兴建养殖基地再到成立“山海经股份有限公司”几经磨难、几番探索,终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把家乡的特产大黄鱼卖向全世界,助推故乡成为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

“山”线与“海”线的并行交错叙事,不仅丰富了电视剧故事的表达艺术,也使脱贫攻坚这一宏大主题更接地气,真正落实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细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民俗穿插 美美与共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悠久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国各民族数千年来的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那山那海》作为一部表现畲族人民生活的电视剧,其中浓郁的闽东畲族风情与特色民俗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使全国观众对畲族文化有了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认识。

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畲族文化,其中女性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畲族女性服饰又称凤凰装,黑蓝两色,黑色居多,往往右开襟。上衣多刺绣,图案排列有序生动鲜明,但各地的服装又略有不同。在开篇第一集中雷母因常年劳作而产生的大襟和领子上只有简单几何图案的“横领”式、菊香身上服斗纹样呈“L”形且刺绣纹饰图案都极具闽东霞浦特色。畲族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同时,雷母与菊香的发饰也是有所区别的,畲族已婚妇女喜欢梳“凤凰髻”,而未婚的少女则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相缠并编成长辫子,盘在头上。电视剧对原生态民族服饰款式的保留和展示,对畲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电视剧中还专门展示了一段原汁原味的畲族婚礼。林月仙虽然是汉族人,但却想举办畲族婚礼。畲家的婚姻之道,嫁娶之礼,不只是一场婚礼,它更囊括了畲族的歌谣、舞蹈、习俗、礼仪和信仰,是畲族精神、畲族特色的传承载体,也是畲族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精彩缩影。畲族婚礼不仅仅是男女的普通婚礼,更是畲家全民参与的盛大节目,传统的畲族婚礼要经过“定亲、讲杠、择日子、备嫁妆、做表姐、做亲家伯、讲祖公、出门酒、出嫁、拜堂、办正酒、食佳仪酒、做女婿、做头客”等繁复程序。在婚礼的现场中,身装嫁服凤凰装的林月仙站着,而新郎则跪着,也体现了畲族女性在族内的地位较高,是生产劳动的主力,迥异于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男权制度下的女性地位。除此之外,电视剧中还再现了畲族特色食物——乌米饭的制作过程。“上山去摘乌稔叶,回家又蒸乌米饭”,三月三就是畲族的乌饭节。每逢“三月三”这一天,畲族同胞们便会蒸制乌米饭,款待来客,体现了畲族同胞的热情、善良的民族特质。

无论是畲族服饰、畲族的饮食、畲族歌言,还是畲族节日、畲族婚礼,《那山那海》所承载的畲族民俗风情,与其他55个民族文化合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神采,从而构建出一种区别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以包容性和凝聚力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内在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讲好新的中国故事,关键是得有历史眼光,这样才能从历史的纵深处对比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经验之所在。《那山那海》是作家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的影像表达,这不仅是对福建闽东扶贫事业的业绩总结,更是将其置于中国社会变革的宏大历史视野中加以表现,为观众展现了新时代民族地区山乡巨变中所蕴含的蓬勃发展活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许陈颖,宁德师范学院副教授,宁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美学学会理事。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许陈颖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