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闽东之光丨许少华:非遗之眼,畲图华章

2022-12-20 11:59 来源:光影华歌

畲族是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的少数民族,90%居住在闽浙山区,其中宁德超过全国畲族人口的1/4,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集地。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节庆习俗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摄影师许少华十多年如一日,聚焦畲族题材的创作,先后踏遍宁德市的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福鼎市和福州市的罗源县等多个畲族主要县市区,创作10000多幅畲族题材作品。今天新宁德小编从中选取部分佳作与读者分享。

许少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福建省优秀摄影创作者;热爱摄影40多年,1000多幅(组)摄影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和报刊发表获奖。曾获得:福建省第九届百花文艺奖;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福建摄影金像奖;宁德市优秀文艺作品奖;第一届全国航拍摄影大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特等奖;瑞士国际摄影大赛金牌;印度镜像国际摄影大赛金牌;第一届澳大利亚 AUC国际摄影展金牌等国内外摄影大奖。


中国非遗 畲族婚俗

畲族崇拜凤凰,婚礼时正厅都贴有“凤凰到此”四字,新娘除了身穿别样凤凰装之外,要在娘家哭嫁三天三夜以表对父母感激,还要经过祭祖、唱盘王歌等传统仪式。

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 畲族婚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迎亲队伍

畲族牵羊迎亲寓意吉祥幸福

畲族唢呐迎新娘

畲族婚俗“ 哭嫁”,新娘脚蹬门槛不舍离家

鸣锣开道

起轿啦!

畲族新娘嫁妆

畲族金童玉女迎接新娘喜轿进门

畲族司仪主持婚礼

畲族婚俗“男拜女不拜”

畲族婚俗“凤凰到此”

畲族新娘新郎与亲友团



中国非遗 畲族民歌

畲族有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方式。唱山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 畲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遗 畲族民歌

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的国家级畲族民歌传承人雷美凤,曾在2022年央视春晚上演唱畲族“双音”民歌

2020年3月,“畲歌皇后”雷美凤在八都镇猴盾畲族村传唱畲族“双音”民歌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的畲族姑娘在传唱畲族民歌

2021年4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的畲族新一代在生态竹林中传唱畲族民歌

2021年4月12日,蕉城区七都镇北山村畲族姑娘在传唱畲族民歌


中国非遗 畲族小说歌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最初畲族歌手将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后逐渐在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语言特点创作了一些作品

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 畲族小说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歌王钟石木老师正在传唱畲族小说歌


中国非遗 畲族银器制作技艺

畲族人民以银饰为美,神秘造型、工艺繁复的畲族银饰蕴含着畲族古老历史信息,象征富有、平安及光明。

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 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0高龄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钟伏松老师傅正在精心制造银器

精美的畲族银饰

精美的畲族儿童银饰


福建非遗 畲族三月三节俗

“三月三”,即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我市“三月三”民俗节,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每年的“三月三”,畲乡的畲民就会聚在一起,以他们独特的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畲乡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共同汇聚在畲乡,唱山歌、跳畲舞、赏民俗、尝美食。

2005年10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畲族三月三节俗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10月,畲族三月三节俗被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3月,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安市隆重举行,活动中的畲族姑娘载歌载舞

2012年3月,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安市隆重举行,活动中的畲族舞蹈“打枪担”

2016年4月,福安市“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安市隆重举行,活动中的畲族舞蹈

2021年4月,宁德市“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中的畲族舞蹈

2021年4月,蕉城区七都镇北山村的畲族姑娘在“三月三”活动中传唱畲族民歌


福建非遗 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是闽东巫舞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奶娘信仲原是汉族的民间信仰,畲舞把奶娘陈靖姑接受为自己的主角并加以弘扬塑造,成为畲族人民信仰的主要神只之一。

2005年10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畲族奶娘催罡巫舞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搭建9张八仙桌搭起的高台

凭传统技巧在9张八仙桌搭起的高台上祈求国泰民安

祈求风调雨顺

祈求国泰民安


福建非遗 金斗洋畲族拳

金斗洋畲族拳,发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清雍正年间,南少林寺武僧林铁珠因逃难而隐居金斗洋村,授艺雷国楚。为捍卫族人利益防匪防盗,雷国楚广收族人传授武艺,融畲族传统的槃功夫与南少林武功于一炉,衍化而出一种技击和健身价值极高,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魅力的武术体育项目。金斗洋畲族拳也成为中国武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2017年1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金斗洋畲族拳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的金斗洋畲族拳省地市级传承人已达7人,传习队伍不断壮大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的金斗洋畲族拳省级传承人钟团玉,多次在国内外武术比赛中获奖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的金斗洋畲族虎虎生威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新一代畲族拳传习人茁壮成长


福建非遗 畲族斗笠制作技艺

畲族花斗笠,亦称“花笠”,起源于畲族三公主的传说,它介于生产、生活用品与工艺美术品之间,为畲族女子专用,更是嫁娶时不可或缺的嫁妆,流传数百年。上水村的畲族花斗笠以其历史悠久、做工考究、美观精巧著称,为闽东畲族竹编工艺之最。

2017年1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畲族斗笠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畲族斗笠制作技艺传承人胡孙存正在制作畲族斗笠

大手教小手,畲族斗笠制作技艺传承中

斗笠是畲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用品


福建非遗 提线木偶戏

十指诙谐,于方寸之间,演绎着畲族文化的代代芳华。

2009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提线木偶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10月21日,老纺织能手和畲族纺织木偶

2020年10月21日,精彩的畲族提线木偶

2019年2月23日,霞浦县白露坑畲族村的少年在认真观看畲族木偶戏


福建非遗 畲族服饰

畲族传统服饰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审美取向的集中呈现,也是承载着畲族重要人文记忆的艺术创作精华。

2017年1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畲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的畲族妇女、姑娘、儿童服饰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畲族女性服饰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畲族年轻姑娘服饰

2018年6月,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畲族村的畲族妇女服饰

2018年11月,罗源县水口洋畲族村的畲族新娘凤凰装

2019年2月,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的畲族儿童服饰

2021年4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的畲族村民在生态竹林中的集体服饰

2021年4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的畲族老年女性服饰

2021年4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的畲族男性服饰

2021年4月,蕉城区八都镇猴盾畲族村的畲族姑娘服饰

2021年4月,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的畲族女性服饰设计展示


拾壹

福建非遗 畲族医药

极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有其独特的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在医治蛇伤、黄疸肝炎等疾病方面,有很好疗效。

2019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畲族医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畲医畲药协会雷华杰副会长在蕉城区研制畲族医药

2021年9月,蕉城区的畲族姑娘正在研制畲族医药


拾贰

福建非遗 畲族乌饭制作技艺

2017年1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畲族乌饭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5月,福安市坂中乡廉岭畲族村省级畲族乌米饭传承人钟伏谢正在制作乌米饭。

2018年4月,蕉城区正在制作畲族乌米饭的畲族姑娘。


拾叁

市级非遗   畲族粽子制作技艺

2017年5月,福安市康厝畲族乡畲族村民按传统民俗在包粽子

2018年4月,蕉城区畲族村民按传统民俗在包粽子


拾肆

市级非遗  畲族糍粑制作技艺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的畲族村民在制作畲族糍粑


拾伍

畲族染布传统技艺

2021年9月,福鼎市磻溪镇的畲族姑娘正在染布

2021年9月,福鼎市磻溪镇的畲族姑娘正在晾嗮染好的布

2021年9月,福鼎市磻溪镇的畲族姑娘晾嗮染好的布


拾陆

畲族织布传统技艺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畲族妇女织布传统技艺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畲族妇女正在织布

2016年4月,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畲族妇女正在织布

2018年6月,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的畲族妇女正在织布


来源:光影华歌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