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知乎者也 | 刘建平:一幅画

2023-05-20 10:19 来源:刘建平

畲族文化中心位于茶岗村的制高点,一楼转角处,支着画架,栏杆上,摆放着画笔颜料,来自台湾的画家,身姿舒展,握笔空灵,神情专注。

霞浦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明清时期从福安、罗源和浙江南部迁徙入境,在此繁衍生息。主要姓氏以蓝、雷、钟为主。从畲族源流史来看,盘姓多居于台湾。两岸一家亲,台湾画家受邀前来畲村写生画画,既是续源,也是传承。

眼前的景色被搬进画里。远山空蒙,近峦起伏,坡上有树,郁郁葱葱,垄上有茶,青翠欲滴,画中央,是黄褐色的歌台。歌台是茶岗村为了举办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临时搭建的。畲歌、畲舞、畲族盘柴槌在歌台上对唱、起舞、表演,这些活着的畲族艺术,每一幕,都是一幅画。但作为一幅全景画,不能事无巨细,有些细节突显出来,更多的细节退而居其次,甚或要隐没其中。画家颇显无奈,摇了摇头,做了艺术处理,把歌台浓缩成一个静态的标识。其实,即使把所有的畲族元素杂糅进画里,真实的影像,也远比一幅画来得空阔、疏朗、生动。

茶岗的岁月变迁,一幅画里画不出。时间的褶皱里,藏着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画无法呈现的。茶岗原来叫做草岗,从名字的流变中,可以想象当时的秋风萧瑟、遍野荒草。新中国成立后,畲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对旧茶园进行了改造,又开垦出新的茶园,长满野草的山岗从此披上新绿,茶岗也名副其实。

盛装出行的畲家人,一幅画里画不完。传统的畲族服饰,颜色以青或蓝为主,布料简单,繁杂处在于纹饰,样式男女有别,还因地域的不同,分为东路和西路两种。服饰与首饰相互搭配,首饰不镶金不嵌玉,只选纯银,在银质上下足功夫,头饰、耳饰、手饰、脚饰,还有项圈、肚兜链,林林总总,各尽其巧。图案更是五花八门,万物可揽,既有形而下的花草器物,也有形而上的线条云纹。

一幅画,画不出纷纭繁琐的婚嫁仪俗。畲族婚俗“俗不离歌”,以畲歌为基调,把歌融入相恋相爱迎亲嫁娶,仿佛学不会唱歌,就不会恋爱,就无法谈婚论嫁。媒人说媒,出门迎娶,都以歌代言。临嫁前,媒人到女方家,对细节做最后敲定,也是用歌,你会歌,我答唱,让谈筹码、决输赢的紧张气氛充满着喜乐的烟火气。每一位畲族女子的出嫁,就是一场歌会,拜祖宗,入洞房,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歌。洞房外,仍然歌声不断,那是专属于未婚青年的赛歌会。

一幅画,画不了有形无形的畲医畲药。久居山泽的畲家人,出山不易求医难。为防病治疗,就地取材,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畲族独特的中医疗法。所谓“畲医一根针,畲药一把草”,就是药材取之于天然,藤、草、木本植物皆可入药,辅之以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技法,在专科专病上形成了畲医独有的治疗偏方。畲医畲药与自然相谐,有着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人体为容器,通过望闻问切,找到病变的表征;以草药为滋养,药水口服,抵达五脏六腑的病灶;以针灸为技艺,运用轻挑、重刺、挤血、抓筋、推拿、按摩等手法,让针药一体,由外向内,循环调理,达到祛病的疗效。畲医畲药并不神秘,也谈不上博大精深,却有着相通的医理。

畲族的岁时节俗,与传统节日相比,有的是独属的,如夏至后第一个辰日的“封龙节”、农历二月二的“种竹节”、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有的是重合的,如春节、元宵、端午、立冬等。即使同样的节日,畲族人民也赋予了不同的形式与内容,例如立春祭春、清明农耕节、七月半秋猎,重阳节歌会。仿佛一幅画的画外音,畲族的节庆在时间的嬗递中依序展开,却又画不尽祭祀的追思缅怀,季节的春耕秋狩,农事的夏忙冬藏。畲族的节日里,还有流水席的习俗,在长街上摆上长桌,每家每户烧得拿手菜端上桌,围坐一起,共叙桑麻。这份热闹,我想,画起来,也费劲。

畲族风情,犹如一卷长轴,不知尽头在何处。一幅画,只是某个鲜活的瞬间,却为我们走进畲乡、了解畲族人民打开了一扇窗、一道门。


来源:闽东日报  刘建平 

编辑:淑琴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淑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