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知乎者也 | 缪淑秀:云上北山

2023-05-27 09:45 来源:闽东日报

“山高岭峻,青峰四合,宛如城郭……形龙卑虎高,恰如端拱,前锣后鼓双峰,志有嘉名。”北山晚清秀才王家修在王氏家谱中如是记载。

位于坐北朝南坡地上,名曰北山,此乃村庄最纯朴的取名方式。

初识北山大概是在我上学前。那时舅舅在北山小学任教,姐姐被他带在身边读书。好不容易拗过母亲让我跟随邻居去探访。记不得是清晨出发,还是午时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一步步攀爬,不知翻过了多少山,走过了多少岭,直至傍晚时分才抵达那个仿佛在白云之上的北山村。夜里,迷迷糊糊发起高烧来。北山,以偏远之名留在我的记忆里。

北山村地处寿宁县凤阳镇东北部,离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平均海拔700多米,辖北山、应加山、粗洋、外粗洋4个自然村,人口最盛时有250余户近千人。

村子主姓为王,亦有郑、江、朱、谢等姓氏。据传,最早迁居主村的为郑姓,已有500多年历史;人口最多的王氏始祖为闽王王审知二十六世孙;应加山自然村应姓始祖从斜滩镇钱塘村迁入;粗洋村为少数民族居住地,有蓝、雷、钟三姓,其中蓝姓始祖来自福安穆云畲族乡溪塔村。

中国大部分村庄都是血缘村,而北山一个面积仅7平方公里的偏远小村庄缘何吸引着众多姓氏的祖先前来安家落户?

据王氏村民说,北山位于是斜滩、武曲、凤阳、社口四个乡镇的交界处,自古有三条古道,一条直通到斜滩,一条直通象岩、坦洋,一条通往凤阳。再加上北山海拔高,视野开阔,日照充足,是往来行人的歇脚之地,特别是周宁一带到斜滩渡口挑盐,无不是在北山住夜。

相传北山王氏始祖曾受武曲南澳朱姓地主委派到北山地界当仓头(农工头,粮仓管理员),凤阳东岭后财主经常路经北山,受其热情款待,便将女儿许配给他,由此在北山定居下来。

王氏家族房子大多集中在大擂顶山腰中轴线上,依山坡坐北朝南纵横分布,每行3栋大宅(六扇八廊庑)共6行18栋大宅。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石板路,自下而上如云梯延伸,路边设排水沟,常年水流不断。每行东西端头均建炮楼(共12座),炮楼前设蓄水池,供防火、洗刷之用,构成古建筑群严密的防灾避险防守系统。

村里的老者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村里子最热闹的时期。村中的一条小巷既是交通枢纽,也是一个大集市,临近十里八乡象岩、铁场、外洋、泗坑、莲花垱、粗坑、廷家洋等村庄百姓都会前来购物。

村子西侧是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重峦叠嶂。传说远古时期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在粗洋溪边玩耍,因好奇吞食了一颗奇光异彩的宝石,摇身变成一条龙。一夜间,开天辟地,向东开辟了一条深深的峡谷和三个龙井潭(三井龙),将土石移到西侧垒起三座山峰(大擂顶、旗尾顶、丽花岗,其中最高峰为旗尾顶),形成村子的天然屏障,即三峰(凤)山,寓意龙凤呈祥。据说曾有国际视觉大师惊叹,北山拥有国际顶级空间视野,是最美空间视觉村落。

三龙井位于峡谷之中,潭水幽深,碧波如镜,遇到气候变化,水面腾起缕缕雾气,使北山村常年云蒸霞蔚。特殊的地形形成了山间特有的小气候,每当劳作疲惫时,坐在田间地头歇口气,坐看白云流动,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云朵。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净蓝的天空下,是洁白无瑕的云朵,更是纤尘不染的人间仙境。风追着山谷的雾滚滚流动,雨打得屋顶的瓦片声声脆响,鸟儿跃上枝头放声歌唱……

北山,是那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每一位子民共有的称谓。

北山林木丰茂,古树参天,村口一排排红豆杉诉说着村庄的历史,百亩阔叶林见证了北山的生态之美。旗尾顶山腰处傲立一株野生古茶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古生植物。古茶树旁是修建于乾隆年间的陟云楼书院及畲拳武馆旧址。相传,书院曾传播王阳明心学《传习录》,清代礼部郎中林栋幼年时曾求学于此。

位于旗尾顶峡谷的粗洋畬族村是寿宁县人口最多的畲族村。每年三月三,畬乡吃乌米饭,对山歌,赶舞场,赶野猪,操石磉,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是大山深处独具一格的“狂欢节”。

与中国大多数乡村一样,几百年来,人们过着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日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给予人们天然屏障的大山也挡住了信息的流通和人们的视野,改善交通条件和走出大山成为村民们世世代代追逐的梦想。

有村民说,山里的娃娃走出大山的途径除了学手艺,唯有读书。读完村里的小学,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就送娃到大山外的中学继续学业,困难家庭便考虑让娃学一门手艺。四十多年来,北山村有数百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不乏清华学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村民们开始大量外流,或务工,或经商,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各行各业中立足发展。

北山村自古“地无三尺平”,出门不是爬坡就是下岭。在大山里长大的乡贤江氏兄弟深知乡亲们生产生活的困扰,他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工作起,便一次又一次地牵头助力改造提升从凤阳福厚到北山的道路,近40年的时间都在为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而努力奔走。

2005年,第一条从凤阳到北山的水泥路建成通车;2009年,接通了从北山到斜滩青垅的连接线;2022年,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将村子与溧宁高速路口的距离缩短为15公里。从羊肠小道到机耕路到水泥路,从单车道到双向车道,江氏兄弟也从青丝走到了白发。

再次经过北山大概是2013年夏天,驱车从斜滩经北山到达凤阳,返乡的路途缩短了一半,昔日隐匿于白云深处的北山又成为连接两个乡镇的交通枢纽。

如今,北山也像许多乡村一样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外出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回村创业,根据当地常年云遮雾绕的特殊小气候,发展油茶、乌龙茶,巨峰葡萄、生态养殖等产业,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村多品”。沿路两旁的小洋房鳞次栉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今年春节期间,与一位多年未见的同学相约登上了村民们眼中的圣山旗尾顶,站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远眺,群山起伏,天地无边,寿宁、福安、周宁、柘荣“四县三十八乡”尽收眼底,白云山、锣鼓山、吉仙顶遥相呼应。山脚下,一个个村庄如盛开在碧野间的浪漫山花,“三龙井”似一块玲珑剔透的翡翠镶嵌在峡谷里,一条宽阔的道路如彩练般在山间飞舞……

伸手,揽一片云朵入怀,瞬间读懂了众多姓氏祖先不远千里迁居而来的缘由,也明白了为什么姐姐数十年来对北山的念念不忘。

来源:闽东日报

文字:缪淑秀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