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闽东之光丨甘湖柳:居官廉慎 尽心报国 勿坠家声

2023-06-04 12:01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甘湖柳

甘国宝留下的一则庭训

——居官廉慎 尽心报国 勿坠家声

屏南平讲戏《陋规案》剧照


                                                     小梨洋国宝公园举办“孝廉文化讲堂” (资料图片)                

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1709年出生于屏南,他文武兼备,中武进士,一生戎马,两度戍台,在历史上留下光辉形象,被誉为“闽东之光”,列为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他的一些事迹至今让后人津津乐道。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甘国宝担任台湾挂印总兵两年后,因戍台有功,擢升驻地在厦门任福建水师提督。可就在福建水师提督任上,他被卷入那场轰动朝野的洋行“陋规案”,受到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降职处分。

事情的起因是甘国宝的父亲去世,他急忙请假回家,料理后事,接下来,还要准备守孝三年。而接替他的后任黄仕简,接手工作不久,就发现厦门进出各口船只,都得按不同名目缴交数量不等的款项,这显然与朝廷正式税收有所区别。黄仕简邀功心切,向乾隆皇帝密奏,称“各衙门文武员弁每年能获陋规番银十余万圆,如总督每年一万圆,巡抚八千圆,将军六千圆……又水师中军参将衙门每年约有九千圆。”乾隆皇帝闻奏,龙颜大怒,因为此案关系到地方官场的作风问题,当即派出钦差尚书舒赫德和侍郎裘曰修,日夜星驰,前往福建查办,一定要彻底追究总督巡抚们贪污的真实性。

这两名钦差大臣一到厦门,先将福建相关官员革职查审,又将闽浙总督杨廷璋从浙江传讯到厦门,让各方充分对证。一时间,各方供述纷繁复杂,钦差大臣在奏折中曾报:“陋规事情不止一件,不知从哪一件说起。”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案情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原来,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上级,在帮助购买当地土特产(包括珍珠、人参、珊瑚等贵重物品)时,只按官价(即所谓的平价)出账,而各商船行户为了讨好地方官,在购买物品时,自然也垫付了官价以外差额,这样层层贴垫,上级官员实际所付的价格,其实不到原价的十分之三。

还有,各商行为了行船方便,自动提供补助饭食和公务支用,各营汛的将弁自然也乐于收受。

另外,商贩们出洋贸易,因为厂中所需的桅柁等大木必须从外洋采购,他们希望能尽快得到审批手续,借口说“战船是用于保卫海疆、防护船商出入大洋安全的”,所以也“乐于代购”。

……

及至审查到甘国宝,面对钦差,他如实相告,他说:我在任时,购买货物都是发官价交给中军和标下将弁去置办,官价确实比市价少,他们将中军处汇存的陋规银两拿来添补不足的物价,也是有的。记得我刚到任水师提督一月后,有中军参将前来报送这些款项,当时我曾查问缘由,他们说,向来都有船商给的补贴,每月多少不等,也不知起于何时,他们还说,历任都是这么做的。我也就因循守旧,没有想过要革除这项陋规。我身为提督大员,因循陋例,以为帮补公用并没有什么不妥,又为了节省费用,只发官价叫属员买办物件,导致他们用陋规银贴垫,如今想来,实在是与收受贿赂一样,我羞愧惶恐,实在有负天恩,罪无可赦。请求将我参革,从重治罪。

以上这些情形,早在前朝就有发生,雍正皇帝也已发现端倪,曾下令劝止,但是,屡劝不止。这样沿袭下来,成了陈年陋规。

陋规,鄙陋的规则、上不得台面的规矩,通常指与国家正式税收相区别的那些送礼、乱收费等名目,本案所谓“陋规银”,是当时清代地方官员办理公事经费不足的补充,类似如今的一些“潜规则”,无形中减轻了国库开支,这在三百年前的封建朝廷,似乎也有合理之处。“厦门陋规案”经皇帝数次下旨微查,经十个多月的查究,定性为一种陋规。而对于“总督每年一万圆、巡抚每年八千圆”之说,只是捕风捉影,毫无实据,说明案中所涉人物包括甘国宝,并不是贪污受贿。乾隆皇帝终于表示满意,下发谕旨:“福建厦门洋行陋规一案,因系旧例相沿,是与婪索败检者不同。”

因厦门陋规案,兵部上奏提议,拟将甘国宝革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而此时西南战事正酣,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于是将甘国宝降一级,由提督降为了总兵:“署云南开化镇总兵,加恩录用,以观后效。”相关官员也都相应处理,陋规案至此终于销案。

“为官清廉”,这条准则,甘国宝一直在奉行,然而,要做到“廉”而且“慎”,并把它写成庭训,留给后人作为警戒,是他在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甘国宝事后深刻反思,写下“居官廉慎,尽心报国,勿坠家声”的庭训,以警示后人。

“居官廉慎”,也就是说:为官不但要自身保持清廉,而且还要做到用人谨慎、对事谨慎,不能因循守旧,遇到不符清廉制度的事,即使自己没有涉入,参与贪贿,作为主官,也应予以干预,以免污染官场的清廉制度。

后来,台湾海盗猖獗,乾隆皇帝重新起用老将甘国宝任台湾总兵,这就是清史中为什么甘国宝第二次担任台湾总兵的原因。在台湾,甘国宝更加竭尽忠诚,整饬营伍,巧施计谋抓捕了斗六门盗匪董六,绥靖地方,以报效朝廷。他最后官至一品, 68岁时逝于福建全省陆路提督任上。《甘公行状》中,他的儿子记叙道:“府君之殁,冠绅来吊者涕泣号啕,士叹于庠,民哭于市,竞勒丰碑以纪德。而六营十郡将裨兵吏目,且建祠尸祝焉……捐馆(古称人死为捐馆)日,囊不留一钱。古所谓廪无余粟,库无余财,若府君者可无愧矣。”口袋里不留一文钱,粮仓里不剩一粒米,他用廉政爱民、鞠躬尽瘁的一生,阐释了“居官廉慎,尽心报国”的涵义。他的后人也不负厚望,历代贤人辈出,演绎了“尽心报国,勿坠家声”,为甘国宝文化的家学渊源补上浓重一笔,为弘扬中华好家风谱写光辉的一页。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甘湖柳

编辑:秋凤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