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郑望:初夏行走步兜山
一场夏雨过后,福安城郊步兜山淡雾缭绕,愈发清丽脱俗。
说起步兜山,很多人以为是一座山,其实它是坂中乡的一个村。这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朱氏聚居村落,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后裔的一支。朱熹生三子,长子朱塾派分建安,次子朱埜派分建阳,三子朱在派分邵武。以朱文公为第一世,次子朱埜派下传至第十六世朱熉,落籍福安步兜山。据清光绪《福安县志》和步兜山朱氏宗谱记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朱熹直系后裔朱熉携儿孙及眷属等赴福安就任县训导,后定居步兜山,成为开基祖。步兜山朱氏,秉承祖训,耕读传家,遂成望族。迄今,步兜山村朱熹后裔已繁衍至六百余丁。
俗话说“人以地重,地因人传”。探访步兜山村,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 “闽东文公祠”。 这座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古祠,两进五开间、总面积约586平方米。想了解步兜山村,就要走进这里宗族文化的源头。“文公祠”虽以祭祀朱文公为主,但也祔祀本乡“三峰” ( 即朱氏祖先莲峰、儒峰、塘峰)列祖先公。祠堂奉祀朱文公上辈九代,文公子孙三十二代先人,呈现人文渊薮的历史烙印。步兜山 “三峰朱氏宗祠”,不仅保护朱子在闽东稀有的墨迹,更激励乡人守住文化根脉。
文脉赓续 生生不息。值得一提的是,步兜山朱熹后人,慎终追远、敬祖穆宗、守望家园、恒昌锦福。宁德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主要发起人朱晶瑜介绍,闽东现有朱熹后裔二万六千多人,为展现闽东 “朱子后裔村”风采,步兜山接轨朱子文化研究会基地,无偿捐献出五十亩风水林区,规划建设朱子文化公园,主要将朱熹相关的典故、传说、诗句内容,以文化景墙、雕塑小品、碑刻、浮雕等景观造型,融合进朱子塑像、朱子纪念堂、朱子书院等纪念性标志建筑,打造闽东朱子文化旅游景点。近年来,因为步兜山在传承弘扬朱子文化的事业中,“义无反顾”地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新时代的光芒。如今,养在深闺的步兜山正从历史深处走出来,成为闽东朱子理论研究的源泉、研学游学的基地。一时间,小小的村落人气聚集、声名鹊起。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初夏时节,风暖昼长,草长莺飞,蝉鸣蛙叫,万物并秀。流连步兜山,目之所及,一批修缮后的古建筑与日益完善的新建配套设施融洽相处;朱氏宗祠里,赞颂着宗族荣光与“家规”“为人”的美德准则,令人升腾起对这个古村特别的情愫…… 日前,经过相关部门考证和批准后,福安首个“朱子后裔村”的碑刻在此落成,来自闽东各地朱熹后代、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百余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溯悠远记忆,赓续文化基因,朱子后裔村充满了历史文化厚重感。
来源:闽东日报
文字:郑望
编辑:林宇煌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