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陈启西:鲈鳗的“后路”
鲈鳗,一种奇特的淡水鳗,营养价值极高,曾被人称为“水中人参”,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各处溪河里。它体态一般呈圆柱形,皮很厚,鱼鳞细软到肉眼几乎无法辨认。它身上能分泌出大量的黏液,从而保证自己身体的湿润,这样就可以在陆地上做短距离行进。鲈鳗生性凶猛,嗅觉很敏锐,一旦发现险情,便会迅速逃离。因此,想捕捉鲈鳗的人不少,却极难捕获。
多年前一个冬日清晨,天气特别的冷,我沿福鼎桐山溪岸溜达,无意间发现一条足有两三斤重的鲈鳗肚子翻白,虬缩躯干漂浮在水面一动不动。群众围拢过来瞧了瞧说:“这么大条鲈鳗,死了,太可惜了!”我蹲下仔细观察,发现鲈鳗好像僵硬了,但它的两个鱼鳍在微微地蠕动,显然鱼还活着。一位正在溪岸边洗衣服的妇女,穿着雨鞋趟进溪流,用手想捞起“死”鲈鳗。鲈鳗突然动起来,从妇女指间溜走。那妇女满眼的懊悔。这是我第一次大白天在野外看到鲈鳗。
鲈鳗多栖于山涧、溪流和水库的乱石洞穴中,白天难以发现,以小鱼虾为食。由于鲈鳗害怕强光,喜在夜间出来觅食,摄食嫩笋或芦苇的嫩芽。鲈鳗上岸觅食,行进时一路会留下大量油滑的黏液,一方面是为了保持身体湿润,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饱食后顺着黏液迹滑回溪中。
“鲈鳗”在为自己的返程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人们正是以那些油滑的黏液为线索,“缘液求鱼”或“守液待鳗”,将鲈鳗捕获。
“缘液求鱼”就是顺着鲈鳗上路时留下的黏液一路跟踪,在黏液尽头将正在享受美味的鲈鳗一举抓获。而所谓“守液待鳗”,是指当人们寻见鲈鳗黏液后,不急着“跟踪追捕”,而是在原地撒上厚厚一层草木灰,等待鲈鳗经过时,让其“束手就擒”——当鲈鳗饱食后便慢悠悠地沿着原路向溪中滑行,滑至中途发现前方被堵,便赶紧调转方向另寻出路,却被蹲守在附近的人们逮个正着。鲈鳗越挣扎,身上粘裹的草木灰越多,便越无法逃脱渔人之手,最后只能乖乖儿地就范了。
因为鲈鳗几乎都是夜间上山觅食,极难捕捉。我曾听村中一老者说,他幼年时跟在长辈身边,亲见一奇特捕捉之法。长辈先在溪岸边寻鲈鳗黏液痕迹,在下山处,削几片尖尖的竹签,把竹签尖头斜向山上,插在鲈鳗黏液道上微冒尖,打好“埋伏”,接着到山上四处敲敲打打,故意惊扰正在觅食的鲈鳗。鲈鳗遇警,顺故道仓促返回,却不料被打了埋伏,竹签刀把鲈鳗肚子划破。虽然顽强的鲈鳗不会立刻死去,可一旦爬回水里,肚皮里会立刻灌满水,翻腾不了几下就死去。捕鱼人只等着水面上浮起鲈鳗尸体,就可以顺利打捞,成了人类餐桌上的美味。
如今,市场上能看到的鲈鳗多是人工养殖的,野生鲈鳗早在1989年就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任何未经许可私自捕捞、贩卖野生鲈鳗均属违法行为。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日常大类溪鱼都越来越少了,在自然水域能看到鲈鳗,那是非常稀罕的事了。
来源:闽东日报 陈启西
编辑:刘宁芬
审核:林翠慧 林珺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