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林祥鹭: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题记
仲秋一场雨,凉了一扇窗。
窗外的风涌进来,推搡着屋内的热气。夏日的薄被,被推成一团小土丘,如若不仔细看,断然无法发现土丘下老人蜷缩的身体。她已经瘦成一团皱纸,身体侧躺在一米五的床上。
“姑娘,你来帮我一把。”护工喊我帮老人换衣裳。
“你看着颈椎处的黄渍,准是你们前两日喂食的时候不注意,给流到脖子后面去了。” 老人坐在床沿上,我坐在她的左侧,护工在右侧。护工的动作像是剥蒜一般麻利,在老人发出痛苦的哀哼之前,把泛黄的里衣褪下,衣服年年长胖,松松垮垮,打击着老人晚年的所有体面。随后是无袖白色背心,套头的。也就意味着要经过头部,将衣服换出来。这样的步骤听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稍显困难。
老人的四肢僵硬不能动,痛苦声从骨头深处先发了出来。她的面部器官拧在一起,眼睛紧闭,假牙异常凸出,疼痛得快要支持不住,随后液体从嘴角流出,滴在我的手背上。
“阿姨,慢点——”我抬头望向护工。
“你们都想着轻点慢点,我也理解,但是多拖一会,苦也多受几分!”旧衣物被快速换下后,新的衣物要以同样的痛苦穿回她的身上。我很少用这样的上帝视角来俯视她,整条颈柱清晰可见,隔着皮肤,她的骨头与血管,一目了然。我不敢细看,我更害怕一个用力老人就在面前散架,唯独她的手仅仅抓着我的手,像极了抓一根救命稻草。
上衣换好后,老人稍微平静地躺在一米长的白色隔尿垫上,尿包、尿垫,为生理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活着活着,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她本该是老人,却又像刚出生不能自理的婴孩。生命的循环,最后竟都把人带到了相同的地点—— 一张床上,被动喂养。
每年中秋,我们都从各地赶回来过节,于是即使饱受日夜不息的疼痛折磨,她也愿意清醒地等。
“你们根本不理解我的苦痛。”
“可我就是不舍得走,想多看看儿孙……”
从前的胃病加上肠粘连,而后的带状疱疹又交织着三叉神经痛,刺痛感不知疲倦,不分日夜,强大的信念支撑着她,走过春夏秋冬,等来一个又一个中秋。她常与我回想十八岁成家之后,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家。从战争年代的生离死别,到和平年代的勤俭持家,已经艰难度过了九十多个中秋。可她常说,团圆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平安健康,常在身边。
“我就想阿命们(对孩子的爱称)常在身边!”
因为爱,所以牵挂。
母亲每日都来看望外婆,呆上小半天,余下的时间,远近亲戚前来走动,分摊着问候与关心。更多时候,老人和护工在沉默中,一个闭眼熟睡,一个睁眼刷手机,只等到传统佳节,所有热闹在那零星的几日爆发,小屋充满了烟火气。
她喃喃着想吃海岛上中秋的传统大油饼、肉饼,我记得,旧街附近就有一家正宗的饼店,是平潭的味道,别处没有。我却不爱吃传统的大油饼,原来旧时平潭作为一个岛县,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岛上没有月饼,人们就用油酥面皮包裹一些果干、肥肉条、冬瓜条等当地时令所产食材当做馅料。这样的饼似餐盘那么大,需要用刀切开来,分着吃。
我从来没有耐心完整地吃掉一块饼。
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阿嬷吃过完整的饼,大多是饼碎,或者边角料。我来看她的时候,她总是从柜子里拿出包好的饼,然后认真地叫我吃。我是吃腻了,她是不舍得吃。
“阿嬷,我吃很饱了,你也吃啊。”
她不吃,确认我吃饱了之后,再把饼包起来收好,然后等下一次舅舅们来做客时吃。这块饼,怎么也吃不到她的嘴里。而今她久处病榻,她在无意识当中的渴望,终于提出来想吃一块中秋大肉饼。我去买了饼来,可她吃不下。还是饼的碎渣,含在嘴里回味许久。
病痛使她精神衰弱,肉体的一切享受都可望而不可及。多么悲伤!她无法享受到中秋节的快乐,但是所有的快乐与相聚都与她有关。
我总是望着她,思索。如果说,在过去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人与人之间,见一面少一面,中秋节被赋予重要的意义;而今一张船票、车票、机票,一通电话、视频,早已缩短了思念的距离,既然过节的意义是团圆,团圆的意义在于见面,那么于我而言,每次的见面都是中秋节了。
“我今天见到你,今日就是中秋了。”
“阿嬷。我要是每天来看你,那咱们就是天天过节了。”
“阿嬷,我天天给你过节。”
她听不见,虽然大约已经忘记了我是谁,以及我与她之间这份血缘关系的连接,但是只要我记得。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家庭、亲友的团圆,因着一份的家族生活关系,强烈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所以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等那花好月圆时,海上生明月。
圆月总会升起,人也总要释怀。
只是后来,老人终究没能等到那一年的月圆。
团圆,团圆。圆形成了一个闭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九月,家里的两个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带着新生代的眼光与期待,去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新生命的诞生与成长,为这中秋节添上了更为丰满的一笔,将团圆的“圆”外环向外延伸。走出这个家,迈入新学校,一个崭新的人生闭环又开始运转了。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她们有一天会懂得,从年幼到年老,经历一遭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所有的团圆都指向了亲人与爱,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团圆。
来源:闽东日报
文字:林祥鹭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