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丨叶家坤:感念廊桥
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文化,容易在历史进程中迷失方向。一个地方倘寻不到文化的渊源,如何在时代潮流中自我定位?廊桥,这颗寿邑先民遗留的文化瑰宝,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桥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只是借此感念历史文化的世代传承。
有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作者题记
一 廊桥遗韵
许久没有这样闲逸的心情了。
几天里,我踏访了几座古廊桥。也就是不多的几座了。据考证,闽东山城寿宁现存各种廊桥不足百座,其中贯木拱古廊桥仅19座、八字木撑拱古廊桥不过4座。但这已是不可多得的了。要不,著名桥梁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著作者唐寰澄老先生何以将区区山县小城寿宁命名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
踏上印象里随处可及的古廊桥,触摸着、感受着已被称之为“文化瑰宝”的古廊桥,审视着这生我养我的小城,思索着渐渐逝去的岁月,不觉竟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感慨。
我品味过平遥古城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也欣赏过丽江古城自然人文融合的清幽。对于山城我有一种负疚,实在想不出更妥贴的词句来描绘这方地处江南、鲜为人知而又自有特色的净土。置县于明景泰年间(公元1455年)的寿宁,县小,史短,更因地处山区,“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而鲜受中原文化的辐射。它处于鹫峰山脉北端、洞宫山脉东麓,介于武夷与太姥两大名山之间。境内多山,虽无武夷的雄奇,也不似太姥的缥缈,然山高水清,林木葱翠,层峦叠嶂,溪流纵横,散落其间、透析着淳朴自然的个个山村,不是陶公笔下的桃花源,也定然是一幅幅绝佳的山水画。更绝的是,静卧于村前溪边、崇山峻岭当中的寿宁古廊桥,几乎成了山水画中的神来之笔。
这或许是个不小的误会。多少人曾经以为,北宋名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已是人间绝笔,却不料在寿邑山城的山溪涧水上竟还藏留着其不朽的身影——寿宁贯木拱古廊桥。贯木拱廊桥也叫木构叠梁式风雨桥,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不仅与汴水虹桥结构相似,技术相同,还有所发展创新,在桥拱上加盖“桥屋”,桥屋结合,如桥似厝,乡人爱称“厝桥”。
“厝桥”的创意折射出寿邑先民朴素的人为本思想。先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廊桥文化。廊桥既是连接交通的枢纽,更是联系情感的纽带。印象里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厝桥”,每一座“厝桥”都有着自己的传说。有“意恐迟迟归”慈母翘首盼望的身影,有“长亭外,古道边”至交执手相别的吟唱……寿宁才子、宋绍定二年状元缪蟾还在赶考途中留下了“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的感叹。勤劳勇敢的寿宁人民在与桥为伴的日子里书写着各种传奇,也演绎着山城的文明历史。
二 从冯公“三言”到北路戏
贯木拱古廊桥为寿宁廊桥之珍品,其建筑历史最早可溯及明正统十三年(1448)。我先后走过散布乡村的鸾峰桥、杨溪头桥、尤溪桥、溪南桥、小东桥,还有留守城区的仙宫桥、登云桥、飞云桥。行云流水之间,叹为观止之时,我不得不以感恩者的虔诚来思索这种廊桥文化的渊源。
当初在中原地区盛行的虹桥结构辗转至寿宁深山里现身已足以让学术界商考,而当时早已成熟的石拱技术不被采纳而广泛建造木拱桥更是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
远离皇城的寿邑山城自然无法常沐浩荡皇恩。秦腔的悠扬婉转与公孙大娘的婀娜舞姿在此始终寻不到踪迹。山城人民也并不浅薄。他们对于北下的黄土旋风与南来的泊来文化并不特别钟情,但这无碍于他们对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生长在闽讴楚语文化氛围里的山城人对于中原文化的景仰,如同对于同出一脉的华夏文化渊源之无法割舍一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了。廊桥或许就是这种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吧!要不,那些廊桥当中面南向北的神位、香炉难道仅止是一种巧合?莫不是先人对着北方的一种膜拜与向往?
寻访文化渊源的脚步止于对廊桥的拜谒是永远不够的。
我的足迹遍及山城的文保单位、人文景观,包括日臻完善的梦龙公园。冯公梦龙以花甲之龄远离富庶的江南水乡苏州,赶赴地僻民贫的闽东山邑寿宁任知县,“一念为民之心唯天可鉴”,致力打造一片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短短四年任期不仅留下不蜚政声,还留下不少文化遗产供后人瞻仰。
想起冯公,不仅让我想起其宦寿期间修东坝、筑城墙、倡文学、破世俗的显著政绩,更让我想起千古流传的“三言”。“三言”关于人情世态的自然描绘,是冯公通俗文学的一大特色。它那近乎市井的通俗描写对于当时流传上层的文学品位而言是一种另类,但它的整体艺术价值的体现无可争议地在明代文坛占据着重要一席,其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情感形式,以及叙事结构模式等方面至今仍为后人学习、借鉴。寿宁的乡土文化是否更多的源于其源自中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惠泽,已很难考证。但蕴涵真挚情感与巨大教化作用的典故、俗语至今还在坊间流传却是不争事实。
冯公所著《寿宁待志》也是其寿宁任内一大政绩。这部以“待志”为题、在全国绝无仅有的县志,不仅是冯公借志立传的重要载体,更是研究寿宁历史文化传承的珍贵史料。
另外一种类似廊桥的文化传承桥梁是北路戏。这种清中叶由江西传入福建的一个珍稀地方剧种在寿宁的落地生根也是一个神奇。三百多年的北路戏历史,在五百多年的建县史中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山城人民对于北路戏的青睐竟胜于京剧、越剧。这种独具特色的自娱方式的不断演变与拱桥加盖廊屋的创新一样,成为山城人民在吸纳中原文化中发展自有人文文化过程的见证。
三 戴清亭与日升门
山城人民困惑过。对于探寻自身的历史文化渊源他们从未放弃。这从冯梦龙思想及其作品的研究,傩戏、北路戏的抢救挖掘,以及廊桥文化的整理中都可得到印证。但关于历史文物保护挖掘的专业性与功利性的争执似乎从未中断。在争执中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些文化瑰宝的褪色、消失。那些曾经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无可替代的生活物件、生产技艺、文化物质,正在悄无声息、无人在意中走进历史,消失在视线中。曾经随处可及的廊桥,如今已至屈指可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被寿宁当地政府挖掘抢救出来历经几多辉煌的北路戏已沉寂多年,尽管又有“悠悠北路戏又闻开锣声”的报道,沉默的“非遗”在文旅融合大潮下又闻铿锵之音,但惟求存遗已成文史工作者的最大希望,不少衰败颓废的古戏台依然是离开故土的游子心中最酸最痛的记忆。至八十年代热衷冯梦龙研究的人士今日安在?至于研究傩戏的著名学者,据说至今传经布道于境外,寄人篱下于他乡。
令人感慨的还有戴清亭与日升门。为纪念宦寿期间政绩显著的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寿宁县令冯梦龙而建的戴清亭,曾经一度成为提篮小卖者的驻留之地,不见昔日资政喻世之尊严与“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的神韵。热衷利来利往的人们对此已熟视无睹,与冯公梦一般的愿望渐行渐远,相离而去。而在市井民居拥挤中黯然蜷缩于一角的日升门,何以得见昔日之雄姿?遥想当年,冯公修筑城墙与城民共抗倭寇的神采,以及东城门(日升门)前商贾云集墨客弄骚的奢华,与今日在满街的迪吧歌厅掩盖下日益孤寂以至无人问津的苍凉相比,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是如此的令人神伤。一座风雨飘摇的京口北固亭引发词人辛弃疾“想当年”的多少壮怀激烈,而伫立日升门前,却是凭添无尽的历史感伤。
四 告慰廊桥
感伤属于历史。曾与报社供职的朋友对酌于廊桥边上的小肆,在或浓或淡的怀旧情绪里话及廊桥的今昔与将来。值得举杯相庆的是,山城人民对于文化传承的延续,已不止于对廊桥文化的保护挖掘。
十数年间,我目睹了家乡小城从一偏僻山区穷县一跃崛起为日渐繁华的山水新城。一条连接闽浙的高速公路的开通为寿宁承接发达经济的辐射与汲取先进文化的滋养构建了更为便捷的通道,与廊桥的传承作用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寿宁已成为闽浙边界一个闪光的接点,更成为武夷、太姥两大景区之间的生动点缀。先贤冯公敢于冲破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精髓得到越来越多的尊奉,接续被如今的治者所发扬光大。关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设想已成为山城人民继往开来的共同理念。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如今的主政者热心于发展经济的同时,仍不忘致力于文化层次、城市品位的定位与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鼓点越来越频密。官台山古银硐的保护开发、廊桥文化的抢救挖掘,以及车岭、九岭古道的整治修缮均已成为山城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乡间沿着溪河复建古廊桥的消息更是时有所闻。记述文化、存留历史,无数涓细无声的努力,正在汇成丰富文明内涵的磅礴之力。山城文化底蕴日益丰厚。一个经济文化齐头并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寿宁不日将成为闽东北部的灼灼亮点。
廊桥无语。它应当欣慰于见证历史。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叶家坤/文 龚健/图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