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 | 老城光刻机:黑白相间前林路
……
老街像一幅画
黑白相间
静静地
悬挂在历史的印记里
……
当我迎着暖阳走进蕉城区前林路的老街巷,不经意间,便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青砖围墙、白墙灰瓦、方形古井、金店、修鞋摊……老街巷告诉我,它是历史,是根,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走过的路。
编者的寄语:一座魅力城市,一座城市的文脉,建筑构成了其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脉动。宁德蕉城最能体现传统风情的建筑,集中分布在八一五路南北约15万平方米的核心街区内。这些街区为名人故居集中区,较大型的单体旧建筑有200幢左右,分别建于明、清、民国。其建筑质量之完好,社区原貌之完整,福建少有,闽东唯一。今天开始,大梦君将陆续推出宁德的老街巷系列专题,陪同各位微友粉丝们,走街串巷,沿着那一段段斑驳陆离的砖墙,一起去触摸那段被遗忘的时光……
NO1:前林路の建筑肌理之美……
沿着古朴悠长的街巷闲步,穿梭在屋舍民居,感受这一座又一座苍劲古老的宅院。
总能从高墙围起的大宅院内传来孩童们嬉闹稚嫩的童音,欢声笑语充塞了整个幽静的老街。
以蔡氏家庙为代表的蕉城古民居,对建筑的线条有着极高的要求,单从高耸的马头墙以及照墙的节奏韵律中可见一斑。上图中的照(壁)墙,它是厢房的山墙+照壁组成,也可称为后影壁。
图中的墙可称为山墙,也有封火墙、火形山墙的称谓。在江南更多地被称为观音兜。这些曲线优美的山墙是闽东古民居的特点之一。
曾经的老街有着这样的光景:在阳光暖和的天气里,老街坊总会搬个小长凳坐在宅子门前晒太阳话家常。
…………
NO2:前林路の大宅门的传奇……
蔡氏家庙作为蕉城蔡氏的一个支祠。据老一辈提供的记忆资料,蔡氏家庙是当时宁德县上规模的大祠堂之一。
它是以乾隆年间大学士漳浦蔡新的名义,依照山东衍圣公府和孔庙建筑格式修建,主体建筑分三进,座西朝东,砖木结构。附属建筑还有照墙、泮池(包括璧水桥)、仪门、文昌阁(书斋)等。整体布局顺地势前低后高,依次排列,错落有序。
现仅存仪门及璧水桥,泮池,照墙等。由于蔡氏家族在蕉城历史上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的举足轻重,这座家庙在建筑上繁复多彩,其建筑形式兼有多种风格,以致木、石、砖、土多种混合同时使用,整个建筑群不仅高大宏伟,而且在用色上也十分讲究。
…………
在蕉城蔡氏家庙的隔壁,有一座造型完美,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筑,这就是“无名英雄”蔡威的故居。
蔡威故居占地面积五百五十八平方米,建筑面积五百零六平方米,六扇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具有浓郁的清代建筑风味和闽东地方特色。
…………
NO3:前林路の脚跟的节奏……
老街老巷渐渐凋落,老朋友也渐渐散了。
巷口,一位86岁高龄的老奶奶,手持晾衣竿,手中的竹竿,令人思绪万千,我想这不仅仅是质朴的生活,更是老奶奶留念那旧时的时光。
…………
NO4:前林路の生活的味道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但老街的古朴却还是蕴藏着如许情愫。老街巷里,柯奶奶的年龄已渐渐苍老,而像这样的古宅古巷却有着比她更久远的历史与故事。
但人与物却有不同,关于老街的回忆,一直都在。
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数巷口两旁的摊位,曾经繁华的景象犹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区邮电局、莱茵城作为当时宁德市区最繁华的地方,修钟表师、裁缝师、修补师等老手艺们开始在这里摆摊,施展才艺,为老街增添热闹景象。林林总总的商铺和摊位是前林路的记忆与名片,它们在热闹中诉说着繁华的陈年旧事。
蕉城有好多这样的老街巷,还清晰的烙印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但对于新生代来说,只存在于幼年时代模糊的记忆里。
老街巷依然保持着它的老态,传唱着古老的歌谣。每当华灯初上,流萤邂逅老巷的青与灰,老巷的魅力无声绽放。
其实,老街巷并没有老,它悄悄藏身于高楼大厦遍起的现代都市之中,延续着它历史的使命,不愿老去。
作为这座老城的文化之根,令人担忧的是,在城市进程化的脚步之中,这首古老的歌谣是否还能继续传唱,老街巷是否还能穿上昔日的衣裳,在“修旧如旧”的保护中继续下去,我们拭目以待……
…………
·End·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 大梦客 谢健玲 林翠慧
编辑:林宇煌
审核:林翠慧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