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闽东之光 | 老城光刻机:朱门斜巷“月爿坪”

2023-12-04 10:43 来源:大梦蕉城

这座老城

我确如生命的过客

而她是一个栖息地

我如候鸟般

只有在冬天来临的时候

才会想起过冬的栖息地。

冬天的暖阳慵懒地晒着大华路狭长的古巷。就在分钟咫尺之间,与之相邻的八一五路正车水马龙,喧嚣繁杂。而大华路那如蛇一般逶迤的古巷里,却静怡得恍如隔世,“朱桥雀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的古韵仿佛就是为她而踏歌轻吟。

位于八一五路之南的大华路、西山路一片更是蕉城豪族的聚居地。那些声名显赫的家族宅院:林厝里、蔡厝里、薛厝里、马厝里、陈厝里、黄厝里,至今还有20多幢老房子连成一片,营造出了谜宫一般逶迤曲折的胡同穿巷。

大华路是我最愿意返回的地方。我儿时的清澈时光就在大华路15号,俗称“月爿坪”的黄厝里度过。那天下午的暖阳照射着厝外的青石板路泛着悠光。这是我最喜欢的色调,冷冷地,温暖而又伤怀,叫人仿佛能抚摸着时间的质感。大门前照墙内的空地依然呈半月形,这便是老宅名“月爿坪”的由来。

老房子好像是时光的谜宫,月爿坪照墙大书“福”字,后厅天井照墙书“寿”字,了然道尽东方哲学的人生观。

大厝的布局三进连月爿坪透左边门楼及后座右边墙外旷地,并两处小屋,连水井厕所前后四周砖墙。仅面阔就有5间,厝内有水井2口,天井9个,50多间房间。通道回廊的曲径通幽,大厅连小厅的柳暗花明,为我的童年营造了谜宫般的记忆。

我儿时在这留下的气味, 已如空气一样渗透进青苔覆盖的砖墙 ,我来了,它便感应般从青砖的缝隙间跳跃出来,老宅的空气里便到处洋溢着我儿时的气味。

记忆中的前座大厅楼栏雕栏玉砌应犹在,屋顶马头翘角的彩色泥塑斑驳依稀,只是那大厅红砖铺地没了踪影,清代的石鼓被窃,换之以今人打制的新石鼓。

儿时记忆最深的是厅内悬挂的由福宁知府严良勋、海军上将萨冰镇、东路观察使、禁烟总办陈培锟奖给的五面牌匾以及光绪26年两道圣旨,早已在文革中被毁,或不知去向。前座大厅是黄厝里的亲朋好友的议事,或娱乐之处。

黄厝里之夜的娱乐常常是一群人在前座的大厅围着我那个会拉二胡的“哥哥”——奶妈的孩子,吹拉弹唱。而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在等待着住在后院的老头蒸出的一床床的“软糕”,那是我们每天夜宵的美食。

左进回廊遇见的小天井八角井,那是我儿时的奶妈天天打水的地方,如今八角井依存,只是井旁的那间厨房早已人去楼空。

很多的老住户都搬到高楼林立的新社区,我的慈祥的奶妈一家和我的“哥哥”也搬出了黄厝里。

大厝原为林姓产业,清光绪21年(1895年),由业主林让泉卖断给黄厝里的两位先祖:黄承箕(1852—1935年)、黄承志(1878—1939年)兄弟。这两位黄家先祖好生了得,光绪25年11月,其兄黄承箕帮助福宁府治理开发三都澳。黄承箕八十寿庆时,海军上将萨冰镇赠匾“春满蟠溪”。其弟黄承志连任当时宁德县商会会长,造福桑梓。

到了我外公那辈,这座豪宅还是维护得精细到家。外公每天的必修课就是把大厝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果有晚辈乱扔垃圾,他必会厉声呵斥。如果有谁将饭粒丢在地上,他甚至会用手夹起,再亲自食入。外公的先祖是做鱼行的,那时每到收购大黄鱼的旺季,为了提高收购的效率,外公练就了双手打算盘与口算的绝技。后人曾经试着用计算器与他比赛百位数的计算速度,结果计算器都败下阵来。我的外公也因此成了黄厝里,乃至蕉城的传说。

所谓近乡心怯,每一次走进黄厝里,都怀着忐忑的心。还有一些老住户,看着满鬓花白的我,都要辨识片刻,顿心生萧瑟。 而看着这座精美的豪宅如今被满目疮痍的电线、杂物包围,又都有红楼梦断的感慨。

漫步在老城间, 温暖的记忆与现实的破败常常在唏嘘之间,让人想着时光倒流的美好。现实古宅的败落,或许真是东方人文精神退败的写照。在那些我住的黄厝里,我用目光爱抚着那些被蜘蛛网罩住的雀替或瓦当。夕阳穿透过蜘蛛网,我用长焦拉进,真真切切见证着古代能工巧匠的审美情趣,那种手艺之精细,用心之宁静,想象之精美,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气度。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 大梦客

编辑:何冰如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何冰如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