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 | 老城光刻机:斯文城隍北门街
初春的阳光
摒弃了风雨的严寒
照射在城隍庙
高大庄严的雕花门楼上
“鉴观有赫” 金字匾额
熠熠生辉
……
与前林路、大华路、下尾街不同,北门街是宁德史上有名的进士街。
八百年岁月,大浪淘沙,由宋至清,先后涌现进士七人,从南宋的兄弟登科,到明代叔侄联捷,再到清代宁德开科第一进士。
泛黄的谱牒上,一个个朱笔书写的名字,依旧鲜艳如故。而他们的后人,已经莺迁乔木,燕徙新居,古门楼,古巷,古井,守着一份古拙,残缺斑驳,相伴相随。
我的童年是在北门街上的“姚家花坪”度过的。
那里是民国时期一位实业家的“酒库”兼私人小花园。小时候,我的外祖父母时常跟我和表兄弟们提起这座花园昔日繁华:园中种植枇杷、芭蕉、无花果、石榴、黄弹子等树木,堆砌假山,开凿鱼池,还有大鱼缸、水井、秋千架。有时还带着神秘口吻告知某个房间闹狐仙,文革时期有人往池子里扔金佛等等。
也许这些故事离得过于遥远与不现实,大家更关注的是街道边的各种美食:刚出锅金黄酥脆的海蛎饼,洁白如玉的白糖软糕,以及鸡公糖,薄荷糖,光饼,咸饼。还有一分钱一粒的圆形糖块,类似今天的棒棒糖,糖块上面还粘着一张电影明星的黑白照片,这更能引起孩童们的兴趣。时间久了,收集的小照片竟然把外婆的针线盒子都给装满了!
外祖父是当时县城很出名的地理师,人称“百丈先生”。他知识渊博,熟悉地方掌故。家里藏有许多线装书,甚至还有一轴清人临摹何绍基的七字对联。外祖父时常讲述北门街的陈年旧事。每当说到金峤陈氏时,外婆在旁边总会插话:“先出陈褒陈褎,后出红毛猴揽柱。”时至今日,其中含义尚觉懵懂。
最热闹的,要属农历正月二十五。城隍庙那宽敞的大殿,旗幡高竖,灯烛辉煌,人山人海。善男信女们迎来了威灵公千秋圣诞。
蕉城有句老话称作“城隍扫街”,也就是说城隍老爷过了生日,一年的农事活动又将拉开序幕。这种信仰仪式不知已经承袭了多少个春秋,就如同这条古街上错落有致的土木建筑,只记得这个载体,已经淡忘了支撑他的灵魂。
城隍庙所在的北门街,民国时期,由县政府取名“遵化路”,1949年以后,又因为崇文社区的缘故,改名“崇文街”。
步入殿堂,只见城隍正襟而坐,神情严肃,不怒自威。座前两侧,排列着三班六房的皂隶、门子若干人,或掌水火棍,或掌板子,或掌枷锁等刑具,形态各异,面色狰狞。宁德县四城门各有两尊黑白无常(俗称“高伯”、“矮伯”,合称“丈二伯”、“赤白二爷”),民间有 “四城门八身丈二伯”的说法,北门两尊供奉于城隍庙内。
城隍庙原在县城西山之麓,绍兴元年(1131),改迁今址。绍兴二十八年(1138)扩建,时任宁德主簿的大诗人陆游撰有碑记。
北门街,在民国以前,是通往古田、屏南、周墩(今周宁县)及本县洋中、石后、霍童、赤溪等山区乡镇的必经之路,车马辐辏,人流涌潮。东起环城路,西连街中头,全长数百米,两边多为店铺民宅。散落在街道上的不仅是私人宅邸、店铺商号,也有不少的祠堂神庙,甚至还有基督教堂。
日本学者在《中国民居研究》中曾说:“衙巷又深又窄,阳光射不进去,但可看到明亮的天空,石板路蜿蜒曲折,黑瓦墙顶高低起伏,形态端庄。”闭上眼睛想象,北门街就是这副传统端庄的样子!
细数北门街上的达官显贵,就不得不提明代的陈褎,他也是北门街历史上最为声名显赫的人物,作为金峤五真居士陈宇的次子,陈褎官至广西按察司佥事,居官二十余载,不畏权贵,直言敢谏。
民间传说,有一年冬天,陈褎入京参加会试,在经过山东德州的时候,遇到一只猴精附体在妇人身上,有求必应。他不仅给陈褎变化出新鲜的闽省枫亭荔枝,还预测陈褎必然高中进士,并且出任江西巡按。随即还取出一方白绫手帕,让陈褎赴任后,前往龙虎山,祈求张天师在帕上钤章,以成正果。
后来张天师神通广大,推算出白绫乃是千年老猴皮,怕妖猴再为害人间,遂以五雷法将其打死。后来,这段故事,被明末陆人龙《三刻拍案惊奇》收录的神奇故事,也许就是外婆提到那句俗话的来历吧!
由此可见,古街“崇文”之名起得姗姗来迟,因为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在这里至少沿袭了八百多年,从两宋时期开始,北门先后涌现出了赵氏“兄弟三进士”、陈氏“叔侄三进士”, 可谓簪缨世继,俊采星驰。
“兄弟三进士”是指南宋时期的赵希袆、赵希龚、赵希谌昆仲,三人同登宝庆二年(1226)王会龙榜进士,一时乡里传为佳话。 赵氏世居于北门街赵厝坪,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作为蕉城区唯一货真价实的皇族,虽然他们祖先打下的江山早已灰飞烟灭,但赵氏宗祠的屋顶仍然覆盖着黄色(一说红色)瓦片,到民国时期仍有少量遗存。这在清代宁德训导刘家谋《鹤场漫志》中有记载。在宁德,除了孔庙,独此一座。
“叔侄三进士”涌现于明代由漳湾西岐迁入城关的金峤陈氏家族。他们分别是指山西按察使陈寓以及上文提到的兄弟进士陈褒、陈褎。金峤陈氏人才济济,仅在明清两朝,金峤陈氏还出现了二十四位贡生、一百九十七位庠生。金峤陈氏宗祠在北门街中段,城隍庙附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大门石门楣上刻有“金峤陈氏宗祠”字样。民国十九年(1930)、民国三十七年(1948)曾两度重修。宗祠大门临街,迈进宗祠大门是一狭长前厅,过道两旁竖立着十六面仪仗牌,分别书写 “皇封奉政大夫”、“山西按察使”等官衔,威武肃穆,想见家族当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老宁德也许还会记得,与城隍庙一墙之隔,旧时有一座遗爱祠,祠内供奉着明代几位有功于本县的地方官员。
祠庙狭小,早已毁圮。2014年12月10日,政府部门修复环城路北门段时,出土了一块石碑。这方题名《宁德县奏豁陷海虚粮杂差记》的石碑,立于大明万历五年(1577),碑文出自福州“三代五尚书”之一的林庭机之手。四百多年的那段往事犹然历历在目,同为宁德人的大兴左卫经历陈言与北京军前卫经历崔廷复,为了减轻本邑西陂塘沉重的虚粮杂赋,以七品小官上疏朝廷,皇帝竟以“小臣不当言事”为罪名,惨遭廷杖,险些丢掉性命。陈、崔二人为了减轻地方沉重负担,不惜赴汤蹈火,其耿耿丹心,将追随着这块丰碑,亘古不灭。
随着城市喧嚣的逼近,北门街虽然繁华依旧,但已洗尽铅华,平整光滑的石板为水泥路面所代替,旧日秦淮河畔的王谢门第,已沦为寻常巷陌人家,老屋主人多已外迁,居户换为进城打工一族,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早已化为俗不可耐的叫卖声、说笑声。
只有冬日的午后,偶然在一两户人家,透过半遮半掩的厚重大门,可以看见厅堂上闲坐的老人,做功课的孩童,依旧亲切的古灶台,八仙桌,一砖一瓦,乃至于一只瞌睡的家猫,体会着岁月静好的真谛。
宁德自古就有“鹤场”之称。而今的宁德市区,无奈地剩下南北两处连片的古街区,犹如白鹤伸展开的两扇大翅膀。 “场有鹤乎?不鸣,奚鹤也!”(刘家谋《鹤场漫志.自序》)我们相信,只要好好保护这两扇大翅膀,“迟迟云鹤意,奋翅知有期”,宁德的这只白鹤必将鸣于九皋,声闻达天!
来源:大梦蕉城 大梦客 陈仕玲 林翠慧 图/文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