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丨故乡的灶台
站在山岗上,看夕阳晚照下的村庄,黑瓦屋顶升起袅袅的炊烟时,一种莫名的感动与温馨顿时充溢我的心田。此时,年关将近,平日里沉静的巷子,开始有了一些脉动和笑语,回村子过春节的人多了起来,静默一年的灶台又恢复了烟火气。
炊烟浓时,是故乡的年关。
从城里放假归来的孩子们,看着灶台燃起的柴火,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兴奋,小脑袋在灶膛前探来探去,脸蛋被灶火烤得红扑扑的。看着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柴火在灶膛中燃烧,伴随着轻柔的噼里啪啦响声,有种说不来的开心。
故乡的一切,于他们来说是如此的陌生。这些城市的新生代,老家的灶台对他们已经渐行渐远,他们除了因好奇而兴奋外,已然不像我们这一代人,生于斯长于斯,如此深爱着老家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
灶台给我带来的记忆,就像是童年一样美好。
对灶台最初的记忆,是三四岁时,与灶台齐高,踮着脚,趴在灶台边,看着母亲烹饪食物。在母亲飞舞的锅铲中,一会儿工夫,就成就了一道美食。母亲也看出我饥肠辘辘的样子,会悄悄往我嘴里塞一些刚出锅的菜肴,那时觉得从灶台里烹饪出来的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长大后,一到放学,我依然在灶台边看母亲烹饪。此时,母亲不再塞给我食物,还催促我去完成作业读书。她说,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总是围着灶台转,日后脚步行不至远。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生活的咸淡皆在灶台上演绎。每天最早醒来的是母亲,之后灶台的炭火一亮,母亲系上围裙,生活的烟火气息立刻呈现。母亲总能以最少量的柴燃起最旺的灶火,而我们总是拼命地往灶膛里送柴火,以为柴火多了,灶火就旺了。母亲说:“灶膛烧火,不能太满,要给灶膛留点空间,火才烧得更旺。这就如做事为人,不能太满了,凡事要留余地。”母亲懂得上山砍拾柴火的艰辛,总说柴火要省点烧。
记忆中,小年一过,就开始期待正月的烟花灿烂、糖果满兜。过小年就是祭祀“东厨司命”,那是掌管人间温饱的灶王爷,或叫灶君司命。灶王爷是传说中玉皇大帝封下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负责掌管各家灶火,也寄托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美好愿望。大年初一,母亲在灶台边生火时,总会大声地喊一句:“添柴(财)旺火!”我们都心领神会,相视一笑,在这喜庆祥瑞的氛围中,开启了新年的第一天。
那年,族里有位堂叔参军,太爷担心他在外乡水土不服,从灶膛里扒出一些柴火灰,用红布包上,让堂叔带走,说是柴火灰凝聚着灶膛的烟火气,可解水土不服。更重要的是,故乡的柴灰会让人常思故乡,常思爹娘,莫贪他乡黄金地,常念灶台一碗粥。
被孩子们带到城里的老人,看不到老家的灶台,心里空落落的。于是老人就以住不惯为由,都溜回老家,守着一方灶台。看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烟火,心里有无限的踏实,像是财奴守住了他宝贝的财产一样。常言说,落叶归根。根,也许就是故乡熟悉的味道,是一日三餐升起的烟火,是灶膛里扑哧扑哧笑着的柴火。老人一边抽着水烟,一边喃喃自语,是对灶台,也是与柴火的倾诉。日子就在落花无言中,不咸不淡地过着。
在农村,建造灶台颇有讲究,要谨择吉日吉时,聘好村里德高望重、手艺臻熟的工匠师,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甜糯糕,分给邻居告知时辰。邻居心领神会,在吉时到来,不可大声争吵,不可宰杀生畜。一方灶台的建成,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家庭诞生。老人常叮嘱说:“灶台关乎一家老小的日常饮食,关乎一家的人丁的兴旺,要谨慎对待。”吉时一到,燃放鞭炮,工匠师开始动工,灶台底座垒至三层时,会放入一个“七宝坛”,坛罐中放有:五谷(即五宝米)、甘草、铜钱等七样。象征着家庭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幸福甜美。村里的灶台,都设计成前后两锅位,前锅蒸煮四季美味,后锅就放满水,利用灶膛中的柴火余热温开一锅水,一家老小的洗漱用度皆出于此。
灶台不仅是一日三餐的舞台,更蕴含着家族人丁兴旺、香火绵延。新居乔迁,要从老灶台里引火生炭,意为香火。选吉时将香火移至新居,并在新居的灶台前,爆上一锅香米花,象征日后生活如花灿烂。村庄里为祖辈安葬,回虞之时,从龙穴中(墓穴)引火生炭,也意为香火,它在鞭炮与彩旗的护佑下,挑回家里,端入灶膛中,祖辈的神灵将在三餐四季里永佑子孙衣食无忧。
暮色中的炊烟,最暖游子心。故乡的灶台,为我们守住最温情的一方乡愁。
来源:闽东日报
文字:汤生旺
编辑:何冰如
审核:陈小虾 周邦在
责任编辑:何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