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 | 陈仕玲:鼓山摩崖石刻中的闽东人
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因绝顶有巨石如鼓,相传每逢风雨大作便簸荡有声,故而得名。自古即为闽中游览胜地,有“左旗右鼓,全闽二绝”之称,南宋理学家朱熹更是誉之为“闽山第一”。
自北宋以来,不少仕宦显达、文人墨客在游览鼓山之后,留下了众多诗文与摩崖题记。这些石刻题记,分布于绝顶峰、灵源洞、白云洞、达摩十八景、石磴步道、舍利窟等处,据最新统计,石刻总数多达712段,现存653段,佚刻59段。由于鼓山摩崖石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品众多,被誉为中国“东南碑林”,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东地区在两宋时期设有长溪(今霞浦县)、宁德、福安、古田四县,在元代设福宁州之前,前三县长期归属福州管辖;古田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更是一直隶属福州。据笔者初步统计,鼓山摩崖石刻中,与闽东地区相关者,包括本土人士,以及任职闽东的外籍人士,数量将近二十段,时间跨度为南宋至民国。
▲图一:南宋赵汝愚诗刻
一
在鼓山灵源洞石门附近,有一段南宋右丞相赵汝愚所留诗刻(图一)。石刻西向,高216厘米,宽104厘米,行书,纵7行,字径12厘米,全文如下:
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
堪叹人生祗如此,危栏独倚更裴回。
绍熙辛亥九月二十日,赵子直同林择之、姚宏甫来游,崇宪、崇范、崇度侍。待王子充、林井伯不至。
赵汝愚(1140年~1196年)字子直,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西北)人。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南宋名相,与朱熹交往颇深。他曾两度出知福州,第一次是在淳熙九年(1182年)五月,第二次是在绍熙元年(1190年)十一月。第二次在任时间很短,次年九月即以吏部尚书召回京师。赵汝愚在离开福州之前,特于九月二十日携姚宏甫(生平不详)、林择之,以及三个儿子登临鼓山。当他看到了石壁上留有朱熹题记时,感慨万千,随即赋诗一首,也刻在了石壁之上。这首怀念老友的诗篇,历来被推为游览鼓山之绝唱,尤其是“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两句,脍炙人口。
题刻中提到的“林择之”名用中,字择之,号东屏,古田县人。曾从林光朝(石刻中提到的“林井伯”即林光朝之子)游,立志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学。后闻朱熹讲学于建阳屏山书院,遂弃举业往投。朱熹重其“志操”,目为畏友,与蔡元定齐名。庆元二年(1196年)登邹应龙榜特奏名进士,终不求仕进。著有《草堂集》。
根据今人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765页:“一一八三 淳熙十年 癸卯 五十四岁 ……(三月)赵汝愚招致林用中入幕府,有诗送之。……林用中十年赴福州,至十二年底归古田。”可知早在赵汝愚第一次任福州知州时,林用中就已入其幕府。
在灵源洞东侧崖壁,著名的“溪山清净”与“国师岩”两段石刻之间,有一方南宋赵希衮题名石刻,摩崖高150厘米,宽80厘米,楷书,纵4行,字径14厘米,文如下:
淳祐丁未孟冬朔,止泓赵希衮偕客王复、陈士挺来游。子与谏、与諽侍。住山宗信、僧显辉、智灯。
石刻落款时间为淳祐七年(1247年)十月初一。
清黄任《鼓山志》卷六《石刻·宋》收录了这方石刻,并对其中人物有所提及:“淳祐丁未孟冬朔,止泓赵希衮偕客王复、陈士挺来游,子与谏、与諽侍。住山宗信、僧显辉、智灯。(楷书,刻灵源洞左。按:希衮,字君绰,号止泓,燕王德昭八世孙,时知南外宗正司事。王复,福宁人。嘉熙二年进士。)”
《鼓山志》提到的这个福宁人王复,从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十二、刘克庄《阮安人墓志铭》、民国版《霞浦县志》卷之十五可以找到记载,王复,字仲初,长溪(今霞浦县赤岸)人。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历任华亭县尉、长林主簿。“止泓赵希衮”指的是南宋宗室赵希衮,字君绰,号止泓,燕王德昭八世孙,绍定至端平中知安庆府,时知南外宗正司事。
▲图二:南宋郑寀等题名石刻 (郑林川 提供)
接下来要提到的这段石刻,位于“喝水岩”石刻之左(图二),与以上提到石刻不同的是,这段石刻的主人公是闽东人,题写时间在淳祐八年(1248年)四月十六日,比王复游山晚了不到一年。摩崖高170厘米,宽125厘米,楷书,纵5行,字径17厘米,文如下:
郡人郑寀同周圭、王璞、郑自牧、张彊、方应泽、刘自、黄士赓游灵源洞。弟宦,甥上官晟、子斿侍。淳祐戊申四月既望。
郑寀(1188年~1249年),字伯亮,一字载伯,号北山,福安穆阳人。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左谏议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宋史》卷四百二十有传。淳祐七年(1247年),郑寀遭监察御史陈求鲁弹劾,罢职归里,遂偕子郑斿寄居郡城乌石山下。次年四月,与子侄友人同游鼓山,遂留下这段石刻。又过了一年,也就是淳祐九年(1249年)五月,郑寀病逝于家,享年六十有二。理宗为之辍朝一日,除资政殿学士,赠通奉大夫。
石刻中提到的人士,除了郑寀的弟弟郑宦、外甥上官晟、子郑斿之外,其余七人均为同郡进士。其中的张彊为古田人,刘自为郑寀的福安同乡。
张彊,字定叟,淳祐七年(1247年)进士。民国版《古田县志》卷之二十六《列传。宋》有传:
“张彊,字定叟,一字弱翁,号蒙泉。豪迈慷慨,重风节,好立功名,以《易》义补太学生。上书力诋宰相史嵩之擅政,嵩之欲置之死,赖理宗优容,嵩之亦以是罢。释褐登第,累迁国子监书库官,复率教官丁应奎、杨潮南等上疏,论丁大全误国,并谏迁都之失,理宗皆纳之。祀乡贤。”
1998年方志出版社出版《屏南县志》第三十五篇《人物》以张彊为屏南后峭人,但根据2018年编《古田东塔张氏族谱》,张氏自九世迁居古田城外东塔,张彊为第十世,非屏南人,故旧版《屏南县志》未予收录。
刘自,字从圣,福安苏阳人。初名尧咨,四次科举不第,遂改名自。嘉熙四年(1240年)举本州发解试第一,淳祐元年(1241年)举进士,授广东梅州教授,除秘书郎,兼著作佐郎。光绪版《福安县志》卷之二十四《文苑·宋》有传:
“刘自,初名尧咨,后改名自。字从圣,苏阳人。少即力学,通《五经》,省试第一。登淳祐元年进士,初授梅州教授。时重儒官之选,两召馆职,除秘书省正字,擢刑部郎中,终朝请。孝宗诏选《茂异篇》,录其省试文。著有《归田集》十卷。”
在郑寀题刻附近,靠近大士殿的西侧崖壁,有一段郑仲路等人题名石刻,东向,摩崖高130厘米,宽75厘米,行书,纵5行,字径9厘米,全文如下:
郡人郑仲路,偕吴起岩、吴秀发、叶亮祖、吴季发、郑宭老来访□不羣因游灵原洞,时淳祐庚戌季秋既望。
郑宭老,一作君老,字邦寿,长溪人。咸淳四年(1268年)陈文龙榜进士。据民国版《霞浦县志》卷之三十一《文苑。列传五》:
“郑君老 字邦寿,大金人。年十七,举咸淳进士。宋亡,元之朝士交荐,不起。居家孝谨,内外无闲言,后进多师之。卒,学者私谥‘靖节先生’。著有《五经解疑》《梅壑集》。祀乡贤。”
郑仲路,字文载,闽县人。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知连州。
关于这段石刻,网络上有一篇署名“钤岩山房”的《被篡改的石刻——鼓山灵源洞郑仲路题名拓片欣赏》,认为这段石刻曾遭受篡改,“中间那句(郑宭老来访□不羣因游灵原洞)读不通,还有一个‘群’异体字”,并指出末端“秋既望”,“三字好像太规矩了,明显与其它字体不符”。这段石刻,与《鼓山志》《闽中金石志》《闽中金石略》所记确实有所不同:
郡人郑仲路,偕吴起岩、吴秀发、叶亮祖、吴季发、郑宭老来访喝水岩,同游灵源洞,时淳祐庚戌季春望。
至于为什么要进行篡改,文章中没作说明,根据黄荣春所著《福州摩崖石刻》认定是《鼓山志》等书笔误,并没有进行篡改。至于有否篡改,笔者也无从判断,有兴趣的朋友倒可以身临其境做一番考证。
二
闽东籍僧人在鼓山的留题共有4段,其中南宋2段,民国2段。
宗正伦等人石刻位于灵源洞将军石前,西向。摩崖高200厘米,宽78厘米。篆书,纵4行,字径13厘米,文:
金华宗正伦、彭城颜廷玉、济南石嗣祖、剡溪姚令威同游鼓山。绍兴乙丑孟夏十三日,是日观才老入院。
其中提到的“才老”指的是释本才。
释本才,字佛心,长溪姚氏子,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惟清禅师法嗣。绍兴十五年(1145年),郡守莫将延请住持鼓山涌泉寺,为该寺第二十五代住持。清黄任《鼓山志》卷四《沙门·宋》:
“第二十五代佛心大师 讳本才,长溪人,姓姚氏。年十九,依地藏志平剃度受具。……绍兴十五年,安抚莫公请住当山。衲子辐辏常五千指。……(绍兴)庚午十二月二十二夜,书偈告寂。荼毗,建塔本山历代祖师塔之西。岁久塔圮。崇祯壬午,住山元贤移于香炉之前。”
南宋僧雷庵正受《嘉泰普灯录》卷一○、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八亦有本才传记。
从石刻可以看出,莫将延请本才住山,具体时间是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农历四月十三日。
▲图三:南宋胡榘游山记石刻
在鼓山灵源洞石门东侧,“淳熙丁未”朱熹题刻正上方,有一段石刻(图三),记述了嘉定十七年(1223年)甲申春,福州知州胡榘劝耕东郊完毕,偕同僚赵师夏等六人游览鼓山的经过,全文如下:
嘉定甲申春,郡守胡榘仲方劝耕东郊竣事,因至鼓山,与西宗赵师夏至道会盟,饭于妙峰阁,访灵源洞,度蹴鳌桥,瞻喝水岩,探涌泉亭,历石门,登“天风海涛”之榭,临观久之。别驾沈柔孙明夫、茂宰许之选叔仁、陈宗道原仲、郑崈谦仲与俱,长老自镜瀹茗于半山亭。申漏下二刻乃还。
全文108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无一不备,算得上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
“长老自镜”,长溪高氏子,鼓山第四十代住持。清黄任《鼓山志》卷四《沙门·宋》:
“第四十代枯禅禅师 讳自镜,长溪人,姓高氏。遍参诸方,得法于密庵杰公,出世宁德凤山。嘉定癸未,移鼓山,铸洪钟。……绍定乙丑,移真州北山,后移天童。甫至而寂,建塔天童。”
石刻中提到的“郑崈谦仲”,黄荣春《福州摩崖石刻》第103页中认为是“宁德人”,实际上与宁德郑崈非同一人。宁德郑崈为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字志天(一作夫),字号不同,而且生活于北宋中后期,与石刻提到的郑崈相差了100多年。
民国时期,福鼎高僧智水曾任福州怡山西禅寺住持,鼓山也有幸留下了与他相关的两段石刻。
民国十六年(1927年)春,厦门南普陀寺方丈会泉法师任期届满,他极力推荐太虚继任方丈,兼任闽南佛学院院长,当即推举转逢和尚为代表,赴上海敦聘太虚来厦就任。太虚一行随即抵闽,晚春三月途经福州,在智水邀请下,太虚、会泉、转逢共游鼓山(时常惺受邀未至)。游山之余,太虚留诗一首,刻于灵源洞西侧。石刻高90厘米,宽120厘米,楷书,纵11行,正文行书,旁款楷书,如下:
一泉湛湛阿罗汉,觅到灵源洞已深。
喝水岩前流更急,溪花照澈国师心。
丁卯三月,智水、会泉、转逢和尚同游,常惺法师未至,太虚题句并书。
▲图四:民国智水重修白云洞记石刻
在鼓山白云洞,智水法师还留下了另一段石刻(图四)。石刻西向,摩崖高170厘米,宽160厘米,楷书,纵14行,241字,字径7厘米,全文如下:
鼓山之北有白云洞,创于明季。悟宗禅师依岩结屋,石天为盖,规模宏丽,今已数百年有余载矣。沧桑屡易,因革不一,由前清道光间枝秀上人曾经修整,阅时既久,绀宇精蓝,复就隳缺,岌岌然,过者疑将压焉。顷监院心本大师乃发宏愿,崇事修整。谂于江右刘士泉居士、光孝洪鹤长老,并云海、心月两首座,慨然鸠资鼎新。经始于癸亥初秋,落成于甲子首夏,计靡白镪千有余缗,由是向之所为金碧庄严者,今复丕焕旧观焉。是固监院以大愿力存兴洞天佛窟,而居士长老又能佐成之,俾诸禅侣安居乐道,所谓具足十善,种无量佛莫大。于是乌可无记,因走笔述其本末云。
中华民国甲子四月佛旦,瑞云了幻头陀识。
白云洞位于鼓山西北侧,岩壁深丈许,广逾五丈,倚岩为屋,石大如盖,长十二丈,明末高僧悟宗曾于此得道,后人遂建寺其中。民国十二年(1923年)七月,鼓山涌泉寺监院心本鸠资重修,次年四月竣工。适逢佛诞,智水应邀为之题记。末端署名“瑞云了幻头陀”,了幻头陀为智水别号,瑞云指的是福鼎硖门乡的瑞云寺,智水5岁时于寺中剃度,十八岁时又在此担任住持,并参与了寺院的重修工作。
三
至于仕宦闽东的外籍人士,利用从政之余,寄情山水,在鼓山也留下了不少题迹。
▼图五:南宋张正子等题名石刻
在灵源洞将军石旁,有一段张正子等人的题名石刻(图五):
张正子、赵崇荫、陈灼、诸葛寅、郑黼、周自介、陈淳祖,淳祐壬寅九日同游鼓山灵源洞。
郑黼,字文甫,建宁府崇安(今武夷山市)人。淳祐五年(1245年)知福安县,为福安自南宋设县以来的首任知县。据光绪版《福安县志》卷之十八《名宦。宋》记载:
“黼为令,经画里居,设施布政,井井有条,民不知劳。去任,邑人送之,无不垂涕。”
石刻中提到的“淳祐壬寅九日”,指的是淳祐二年(1242)重阳节,比郑黼出任福安县令尚早三年。
灵源洞之左,有淳祐七年(1247年)郑思问等题名石刻,里面提到的“鄱阳徐宪”,开禧间(1205年~1207年)任古田令。民国版《古田县志》卷之十三《职官志·题名·宋·知县兼兵马监押》:“徐宪 开禧间任。”地方志未提徐宪籍贯,石刻所记倒填补了地方志的空白。
此外,鼓山还留下与南宋宁德县令赵与槟、元代福宁州达鲁花赤秃满、古田县尹刘濬等人相关的石刻。
在鼓山留下笔墨最多的闽东外籍官员,当属清代的四川犍为人李拔。李拔(1713年~1775年),字清翘,号峨峰,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历任钟祥、长阳、江夏知县,擢升汉阳同知,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任福宁知府,二十六年(1761年)五月调任福州知府。在福州居官三载,李拔的足迹遍及郡内名胜古迹,所至之处均留有题刻,仅鼓山就留有9段摩崖石刻。除了鼓山之巅屴崱峰“登峰造极”无从寻觅之外,剩余的“声满南天”“云程发轫”“欲罢不能”(图六)“毋息半途”“欲从未由”“寻乐处”“洗心台”“卓尔”皆为榜书,至今完好保存。
▲图六:清李拔“欲罢不能”榜书题刻
在鼓山绝顶,还有一段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所勒《鼓山铭》,文中出现了“屏闽东,拱辰北”字样,当然此处的“闽东”与我们现今所指闽东大有区别,但它的出现,应该是最早的。
来源:闽东日报 陈仕玲
编辑:刘宁芬
审核:陈小虾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