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闽东之光 资讯速递

知乎者也 | 吴道锷:河粉老郭

2024-10-22 14:57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吴道锷

临近7时,已经忙碌了3个多小时的老郭走出店铺,几步后拐进了小区的门卫室。看见老郭进来,门卫烧水,开始用双手搓洗桌上的茶杯,准备泡茶。一名白发男子走了进来,“他姓‘猫’,抓老鼠的猫。”两个男人争着介绍。白发男子辩道,我才不姓“猫”,是未雨绸缪的“缪”,作姓时念“miào”。“miào”与猫发出的声音“喵”读音相近,老郭就一直叫白发男子“猫先生”。

三人很快用客家话聊起了天,全然不顾坐在一旁的我听不听得懂。老郭说的是广西防城港的客家方言,比讲普通话流畅得多。

广西防城港是老郭的祖籍地,但客家话完全是父母的言传,老郭在越南谅山出生、长大。21岁时,年轻的老郭跟随父亲,拖家带口来到宁德东湖塘,成为东湖塘华侨农场的职工。

今年67的老郭已经退休多年,每月领到的退休金有3000多元,“妻子每月就比我少一点点。”才念过两年书的老郭挺满足。

老郭叫郭永权,但做河粉的“老郭”远比郭永权出名,虽然指的是同一个人。在宁德东湖南岸,20平方米左右的“老郭河粉店”一天至少卖500多份河粉。

东湖塘

1978年的一天,当老郭的父亲带着一家八口,辗转1800多公里,从越南谅山省禄定县来到宁德东湖塘时,老郭才21岁,怀抱的女儿刚满6个月。与老郭一同来到东湖塘的华侨,一共有400多户,2000多人,清一色的越南难侨。

在东湖塘大门山半山腰处,老郭一家分到了一间木片搭建的单层板房。父子俩买来木板、铁钉、锯子、铁锤,很快搭起了两个双层共四个床位的家,父母、三口小家、三个妹妹共居一室。

大门山山间三层小楼,老郭曾经的家。

老郭的爷辈就去了越南禄定,广西防城港离越南就百余公里。和早期辛勤劳作但依然生计困难的众多农村家庭一样,老郭的爷爷也相信“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老郭出生的时候,长辈在禄定已经有了安定的家,做木工、弹棉被,谦逊、隐忍的老郭家有着稳定、遍布十里八乡的活。年幼时的老郭对读书不感兴趣,小学二年级就自动辍学了,偶尔还在广西爱店口岸两头倒腾物资,“来回就二三十公里,收入很可观。”67岁的老郭仿佛回到了50年前。

1970年代中期的越南,老郭感到周边的情况开始变了,原来的越南主顾已经不给他家活干了,不断有来自中国的华侨被敲诈、人身受到威胁的消息。老郭的父亲决定携家带口回到国内,房子留给已经嫁给越南人的老郭大妹。

19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与印尼、印度,后面与越南的关系变了个样,华人的财产甚至于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胁,有故乡的人是幸运的,祖国在不同时期向他们张开了双手。

华侨农场现在已经不大为人所知了,但在1950至1970年代的20多年间,中国的华侨农场有84个,其中43个是1970年代末为安置像老郭这样的越南难侨而设立的,东湖塘华侨农场是福建的17个华侨农场之一。

老郭一家来到东湖塘的时候,东湖塘已经完成了围垦。1958年6月启动的围垦工程,由于资金紧缺、技术缺乏,进展缓慢。1963年,首批安置到东湖塘的印尼华侨加入到围垦工程难度最大的东湖塘海堤建设。老郭说自己听参与过工程的印尼华侨说过,有人跌下了运载石头的木质小船,找不到了。在工程最关键时,施工队伍故意沉船、封堵急流。

东湖塘,原来就是滩涂连着大海,彼时的塔山、大门山、钱岩山就是一座座孤岛。三面环山的宁德,因为东湖塘围垦,耕地多了16000多亩。

在1978年的东湖塘,老郭学起了种田,父母、夫妻、两个成年妹妹,一家六个劳动力分到了三十亩地,每个人一天工钱八毛到一元不等。

老郭是八个兄妹中的老大,三个弟弟回国后去了广西宁明华侨农场。1980年,老郭家搬到了新建的三层石头套房内,两个房间,还有厨房、洗浴间。老郭的三个弟弟在广西宁明,种的是甘蔗,相比自己,更辛苦些。老郭书信间动员弟弟来宁德,三个弟弟中两个被他说动了。

1992年,老郭的父亲住院还未痊愈,听说一群邻里要结伴去越南探亲,思女心切,父亲执意同行。老郭只是担心父亲三天三夜的行程辛苦,没想到一个多月后,老郭收到了妹妹的越南来信,父亲一到越南,就住进了医院,没多久,就去世了。老郭收到信了,父亲已在越南禄定安葬。八个兄妹中,就远在越南的妹妹、妹夫两人参加了葬礼。

没想到父亲一走就是一生,老郭很心痛,随后一刻,老郭对长兄如父这个词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

东湖南岸夜景。

河粉

老郭八个兄妹、妻子林秀莲九个兄妹,父亲离世,35岁的老郭猝不及防地成了当家人。1992年的老郭夫妇,为这个家尽心尽力,此时的华侨农场已经像众多农村一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了,多劳多得。三十亩农田外,老郭种起了甘蔗、围起了池塘、在华侨中学承包了食堂。两口子当时已经有了二女一男,但老郭不得不想着还有未婚的弟妹。

读书、结婚、生子,一家平安、粗衣淡饭也可。老郭的想法,和中国许许多多的普通家庭一样,只不过老郭还要兼顾众多弟妹。不辞辛劳,老郭想方设法为这个大家积攒积蓄。老郭最终让每个弟弟妹妹都有了自己的小家。2024年的秋天,老郭说起郭家的往事显得云淡风轻,隐忍、节制,众多细节深埋内心。

在华侨中学经营食堂时,老郭开始做起了河粉,这也是老郭在越南时喜爱的早餐。30多年,老郭河粉已然是老郭区别于姓名的另一个代号。

河粉最早由广东移民在20世纪初期带入越南。在越南,经过当地特色食材融入后,成为了越南的百年经典美食,在众多国际城市中成为越南美食的标志。2000年1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访越南,慕名品尝越南河粉,连吃两碗,大呼过瘾。

2006年,华侨新村在东湖南岸建成,彼时的南岸边就只有这一处住宅小区,按照一人25平方米的标准,老郭搬进了新房,93平方米,就交了一万多元,那时的宁德房价已经接近每平方米2000元。一个小区全是原来的侨民家庭,近2000人。一路之隔,华侨小学随后建成,老郭的子女就近入学。

凌晨3时的林聪路上人车稀少,关了大半的路灯只能照见模糊的人影。华侨新村拐角处的老郭河粉店已经开了店门,老郭和爱人正在准备今天的食材。

老郭河粉店实际上是一家早点店,河粉是店里的主打品牌。经营了30多年的老郭河粉在宁德东湖南岸颇负盛名,老郭一家不得不提早准备食材的时间。“不用闹钟,一到时身体就会条件反射,自然醒。”老郭说。

凌晨3时多,老郭已在油炸肉片。

老郭的面前是两口大锅,一口装满近100公斤河粉汤底的深锅已经在文火中开始冒气,戴着口罩的老郭在另一口不锈钢锅油炸肉片。“一天炸10公斤肉片,这锅油大约炸30斤肉片就要倒了换新油。每一种食材不仅要精选、在加工过程中还要把握火候,恰当好处是美食制作的关键。”老郭边做边说。

老郭一直站在厨房边照看着两口大锅,时不时往锅里添加佐料,越南盐巴、越南鱼露等等。早在六七年前退休时,老郭就将店铺的主理交给了儿媳,但老郭认为河粉的汤底至关重要,至今仍亲力亲为。

老郭的妻子林秀莲把碾好的米糊摊煎成大大的圆状,两个被包裹着纱布的平底锅同时作业。“比机器制作慢多的,但手工做的河粉有韧度、弹性,顾客喜欢,我们就一直坚持下来了。”林秀莲说,在店铺开始迎客之前,至少要煎熟500多片河粉。

精选的地道食材、制作者的耐心匠心是美食之所以经久的要诀,我想,这应该是老郭河粉顾客盈门的主因。出于保护食材秘方的自觉,我没有向老郭打听汤底所用的配料组成。

老郭的女儿、儿媳、帮工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店铺,默契地进入了各自角色。小小的早点店,除了老郭夫妇,弟媳妇、儿子媳妇、两个女儿、一个外甥、外加三个帮工,11个人各有各的分工,一个小小的早餐店维系着八个家庭的生计。

临近7时,老郭完成各色汤底、佐料的制作后,没打招呼就走出了店门,“剩下的工作我就不管了。”老郭说。

虽然只做早餐,但老郭河粉店的营业一直会持续到临近中午。我想起去年9月的山东临沂,一个朋友执意要带我打的去兰山区的朝阳糁店,一家经营早餐、人均消费16元左右的百年老店,老郭的河粉汤底和它的汤底都是用牛骨头作主料熬成,一样的醇厚美味。

老郭讲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越南话,但在东湖塘46年,却一直没学会宁德方言。五里不同音,实在太难学了,老郭说,但这并不妨碍宁德成为老郭年龄渐老后的牵挂。

这是老郭相隔1800公里的牵挂,一头是已经逝去、埋葬在越南禄定他乡的父母,一头是在宁德、尚未成年的儿孙后辈。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编辑:卓金芳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