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深化“5431”工作机制 探索社会治理改革新路子
近年来,柘荣县双城镇针对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历史遗留问题与新的矛盾纠纷相交织带来的信访多元化、复杂化难题,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加强社会参与,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深化“五组协同、四区共织、三级联调、一室多用”近邻评理室“5431”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启社区治理新模式,拓宽群众多元参与信访评理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分层培育,“五组协同”补位提效。通过盘活草根人才资源,吸纳了退班村干、先锋模范人物、退休老党员、乡贤能人、法援工作者等为近邻评理员,分层培育民间调解人才队伍,同时围绕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组建5个重点工作组,根据评理员专长分类选任匹配案件,形成“五组协同”推动精准调解。一是分类选任。出台近邻评理员选拔制度,以社区、小区、企业等为单位推荐或个人自荐方式,择优选任热心民间调解工作的退班村干、优秀党员、“最美人物”、道德楷模、退休老党员、企业家、致富带头人、法援工作者等为近邻评理员(民间调解员),聘任期限1年。目前,双城镇有近邻评理员59人。评理员结合各自工作生活实际与专业特长,既分组分室又跨室协同,精准匹配案件,更有针对性的化解矛盾纠纷。二是分层培育。针对近邻评理员队伍的法律知识参差不齐,特别是社区调解组织人员变动频繁等问题,订立近邻调解员专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分层分类培养模式,通过订阅《人民调解》《民法典》等杂志和法律法规自学,联合妇联、司法、人社等部门开展以案释法、交流学习、集中培训、交叉互评等方式,提升评理员业务水平,使其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三是分组协作。在对辖区内近年来信访案件进行全面分析和排查梳理的基础上,组建婚姻家庭、邻里财产、劳动争议、医疗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退役军人等五个重点工作组,综合评理员个人专长和意愿等因素进行分组。各组“分工不分家”,推行“跨评理室调解”“AB角补位”的精准调解方式,推动调解员在相互补位中提高调解成功率。
多维布点,“四区共织”结网而行。按“一专多能”标准,采取分类建设的形式,在4个社区分别设立巾帼、老战友、党员先锋岗、草根和事佬等近邻评理室,各评理室相互联通,结网而行。一是建立巾帼近邻评理室。在城南社区设立以11名社区妇联执委轮流驻室的巾帼近邻评理室,集宣传、帮扶、调解、调诉对接等功能为一体,2021年成立以来,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5起,调处成功率100%,群众亲切称之为“妇女之家”。二是建立老战友近邻评理室。依托县退役军人局设立以退役军人为常驻评理员的老战友近邻评理室,目前登记在册评理员15人,聚焦退役军人安置政策的落实、身份认定、优抚标准、生活特殊困难、涉法涉诉等五个方面问题,通过“战友情结”化解“矛盾心结”,年均调处涉军信访案件3个,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4起,逐步打造成为退役军人的“温馨驿站”。三是建立党员先锋岗近邻评理室。在柘荣县第一个党小组所在地上城社区设立以党代表、优秀党员为常驻评理员的党员先锋岗近邻评理室,为提高化解能力,该评理室还采用“一把钥匙一把锁”的方式,合理安排评理员与信访人结对帮扶,对重点积案和突出信访问题建立专门档案,适时跟踪,以“情”为突破口,将调解模式从被动受理转换为主动服务。四是建立草根和事佬近邻评理室。在溪坪社区设立以退休干部、宗祠理事会成员为常驻人员的草根和事佬近邻评理室,“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谢圣耀“领衔”民间调解工作,2021年,评理室通过收集社情民意联系落实环境卫生整治、创业就业指导、路政设施修复等民生事项7次,就地一线化解矛盾纠纷110余起,协助双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完成纠纷调处5件,促成息诉息访1件。
梯次推进,“三级联调”严守防线。针对复杂的信访纠纷,建立调联机制,由镇综治中心与访调对接工作室、民间调解中心实行三级联调,实现评理工作镇、部门、社区三级同步推进,力争矛盾纠纷不出镇。一是分流调处,主动融入调处网络。近邻评理室主动融入社区综治中心建设,依托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充分借助司法、警务、社会事务等优势资源,建立近邻评理室与社区综治中心、访调对接工作室的多向沟通、三级联调机制,形成化解工作合力。评理员轮值参与信访接待,主动参加联席会议,积极建言献策。二是情法兼顾,发挥调解前置作用。为减轻信访工作压力,近邻评理室主动对接信访案件,积极配合司法人员广泛开展一线排查,通过乡约民俗、人情世故等民间“土方”落实访前调解工作,尤其突出对于医疗纠纷、意外伤亡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介入,提供法律援助,有效预防矛盾激化。三是多元融合,增强调处攻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评理员攻坚作用,对涉及坟墓迁移、棚户区改造、土地征用等信访诉求高且缺乏理据的信访人,积极借助联络律师、人民陪审员等法律服务人员,普及依法维权知识。通过构建多元互动、顺畅衔接的调解模式,形成调解力量的多元融合,让群众容易接受、愿意接受。
功能整合,“一室多用”强化服务。以近邻党建为引领,加强与柘友爱志工联合会、小板凳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团队联动,在打造信访评理阵地的同时,深化服务功能,实现“一室多用”。一是打造矛盾纠纷的调解室。统筹利用宗祠理事会、商会、行业协会、名人研究会等民间组织各种资源,借助妇联、人社、民政、司法、公安等政府部门力量,建立联络协调、分流调处、摸排走访、网格管理等机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开放式调解,避免激化矛盾引发信访事项。2021年以来,走访重点人员14户35人,收集矛盾纠纷线索7条,分流调处信访案件7个。二是打造社区治理的议事厅。利用“近邻评理室”开展社区议事协商,引导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共建共治。两年来,评理员累计参与社区重大决策事项7件,为社区重大决策事项社会风险稳定评估提供建议意见20条,帮助解决巷道改造、路灯安装等民生项目16个。三是打造法治教育的宣教处。借助省级理论宣讲示范点品牌,联合柘荣县“小板凳+N”草根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理论宣讲服务队伍,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重要思想,利用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普及宣传《宪法》《民法典》《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责任编辑:陈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