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20专题管理 全面深化改革宁德进行时 改革动态

宁德市法院:创新举措,精准击破司法工作“梗阻”,谱写司法新篇章

2022-03-03 11:18

工作需要抓手,服务依托平台。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形势,如何打造司法服务的“端点”,更好地回应群众诉求,是宁德法院一直探索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宁德法院不断创新举措,精准击破司法工作中的“梗阻”,以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汇聚起司法便民的暖流,为宁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打造“端点”——四梁八柱筑体系

诉非联动是深化纠纷源头治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宁德法院创新“四型”诉非联动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和需求,建立“主导型”“项目型”“嵌入型”“社区村居型”诉非联动中心186个。同时,自主研发集智能认证、智能受理、智能预警、智能统计、智能分析于一体的宁德法院诉非联动平台,推进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全覆盖,实现智能匹配最佳调解员和指导法官,建立在线释法、在线指导、在线跟踪、在线解纷的矛盾纠纷解决模式。

2020年以来,该平台已“入驻”特邀调解员214人、调解组织80个,累计调解案件33560件,其中调解成功21479件。2021年宁德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位居全省法院第二名。

宁德法院加快建立平台、打造“端点”,不仅全力打造高标准立案服务中心、高协同诉非联动中心、高集约审判辅助中心、高人文执行服务中心、高质效信访释法中心“五高”诉讼服务中心,还建立项目化、类型化、网格化“三化”多元解纷平台,逐步构建“上下联通、多方联动、重点突出”的矛盾纠纷过滤体系。

服务“重点”——聚焦发展出实招

近年来,宁德接连抱上宁德时代、上汽等“金娃娃”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司法服务是关键环节,这也成为宁德法院助推宁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宁德法院坚持“五商”原则,以打造“宁德服务”司法行动为抓手,出台服务保障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意见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措施,通过“法官驻企日”制度、司法服务企业线上直通平台、服务企业热线电话等便企暖企措施,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着力保障全面小康,精心守护绿水青山,全力服务“六稳”“六保”,让一项项中心工作有效推进。

破解“难点”——披荆斩棘治顽疴

面对执行攻坚这场特殊的“考试”,宁德法院坚持法院主办、社会联动,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交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如期通过“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持续推进执行长效机制建设,执结案件96136件,到位金额250.86亿元,执行质效考核连续2年保持在全省前三位。

强制执行难,善意文明执行更难。为更好地提高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促进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真正树立失信惩戒和诚信激励的导向,宁德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在全市法院实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激励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附条件给予未履行完毕但“积极履行”的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的政策红利。

破解执行难仅是宁德法院“啃硬骨”的一个生动缩影。五年来,该院把“利剑”对准“老大难”问题,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不仅依法审结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毛仁春涉黑案等黑恶案件211件1090人,“黑财”执行到位2.84亿元,获评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还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行政争议化解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创新“亮点”——服务跑出加速度

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可如何为民、如何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度”,各级各地法院都在积极探索实践。

宁德法院紧盯纷繁复杂的诉讼难事、烦事、琐事,从实际出发、从细节出发、从“小事”出发,不断改善服务环境、前移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台《执行程序中适用网络大数据进行财产询价的若干意见(试行)》,多措并举疏通常规拍卖评估环节“梗阻”,开启便捷高效财产询价评估的新时代;推出《当事人领取案款“最多跑一次”的若干规定(试行)》,通过流程简化,实现了诉讼服务再升级;下发《执行立案时取消由申请执行人提供法律文书生效证明的通知》,由执行法院负责核查有关法律文书是否生效,改变了以往申请执行人来回奔波、四处找法官的尴尬处境……一个个流程不断简化便捷,一项项举措不断优化提升,让宁德法院司法为民的“服务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细。

责任编辑:陈秋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