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百乡千村行 乡镇

百乡千村行 | 寿宁凤阳:锣鼓铿锵,奏响乐土甜美乐章

2022-06-20 15:34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黄梅时节家家雨,土肥水满农人忙。农历芒种节气,寿宁县凤阳镇凤阳村的葡萄大棚里,种植大户刘仙根正忙碌着修剪枝条、疏花疏果。“五六月份是葡萄生长最关键的时期,关系着今年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刘仙根笑着说。去年,这20亩葡萄园给他带来了近30万元的收入。

刘岩生 摄

在凤阳,像刘仙根一样,通过勤劳双手富足起来的人有很多。据统计,2021年,凤阳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00多元,已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锣鼓山下耕乐土,富锌葡萄美名扬……”地处白云山北麓的凤阳,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地富含硒锌等多种矿物质,非常适宜发展高山水果产业,是寿宁县的农业大镇。特别是凤阳晚熟富锌葡萄,具有个大、色泽紫黑、果肉Q、果香浓、果粉厚等特点,特别受消费者的欢迎。

刘岩生 摄

近年来,凤阳群众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发展葡萄、茶叶、黄桃、猕猴桃等产业,同时善于钻研,涌现出了许多“土专家”和“田秀才”,他们互帮互学,在这片创业乐土上打造出一片甜美田园。

“我是2019年来凤阳工作的,当时凤阳的产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感觉大而不强。”凤阳镇党委书记韦寿平认为,不能只关注于产业规模,更应重视品质和品牌。围绕“特色产业富镇、项目实施强镇、文旅融合兴镇”发展思路,凤阳创新推广“协会+合作社+农户”农业发展模式和合作社“1+N”制度管理体系,建立了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真正做到了产品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上市有监测,为凤阳葡萄产业标准化提供了有效路径。

凤阳还积极探索“我有一亩葡萄园”扶贫帮扶模式。由政府出资60万元向合作社租下30亩葡萄园,然后委托合作社负责管理与销售,每年以每亩1000公斤、每公斤20元的标准支付给政府2万元作为当年收益。这2万元中,5000元作为政府投入资金的回笼,1万元作为贫困户的分红,余下的5000元作为合作社的管理费用。该举措带动群众年均增收6250元,带动103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致富增收,葡萄已成为农户眼中的“致富果”。

据悉,目前凤阳葡萄的产业规模已达1万多亩,鲜果的产值1.5亿元,并且向临近的10个乡镇辐射。此外,茶叶种植面积达14000亩,产值超过2亿元。葡萄产业、茶产业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2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北路戏的发源地,凤阳劳动人民在辛勤劳作之余,也通过戏曲歌唱着自己的美好生活,特别一些“葡萄大姐”,组建了自己的“葡萄戏班”,白天干活, 晚上唱戏,把凤阳农民的幸福生活展现在了舞台上。而随着北路戏传承保护基地的使用和投资1000多万的北路休闲文化广场建成,群众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郑镇/图

郑镇/图

“北路戏的主要乐器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锣鼓,这也契合凤阳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性格,这是我们凤阳的‘锣鼓精神’。”韦寿平表示,接下来,凤阳将以寿宁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建设为依托,持续做大第一产业,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做强二产,围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做大做强加工企业;做活三产,充分挖掘凤阳自然风光、北路文化、体育基地、烂漫樱花的独特魅力,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康养旅游,加快建设一批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不断拓展一产先导、二产支撑、三产联动的产业效应,逐步形成集葡萄种植、采摘、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

“未来,凤阳要实现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符合凤阳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韦寿平说。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林珺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