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19专题管理 始终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最新报道

《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宁德会场侧记

2022-07-07 08:46 来源:闽东日报

7月5日,《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举行,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在福州和宁德会场,围绕摆脱贫困与乡村振兴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思维火花,共同回顾脱贫攻坚的宏伟历程,展望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盛会,注定意义非凡。1992年7月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29篇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30年来,宁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接续走好闽东特色振兴之路,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成为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在“摆脱贫困”历史的重托面前,宁德交上了一份动人答卷。

正因如此,《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既有经验的总结提炼,又有未来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

研讨会设福州会场和宁德会场,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和平行分论坛等环节,与会嘉宾、专家学者通过重温《摆脱贫困》这一光辉著作,共同研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持。

闽东事,天下理;读宁德,知中国。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聚焦宁德在新思想指引下取得的深刻变化,聚焦闽东特色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聚焦宁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阐释摆脱贫困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宁德发展再出高招良策。

与会嘉宾认为,《摆脱贫困》是一座理论宝库,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至今闪耀着理论的光芒、焕发出实践的力量。要把《摆脱贫困》一书当作振兴闽东的行动指南,认真领悟,逐步消化,贯彻实践,努力把习近平同志为宁德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王绍据结合福鼎磻溪镇赤溪村、硖门乡柏洋村,寿宁下党乡等案例讲述了在《摆脱贫困》指引下闽东人民如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他认为,《摆脱贫困》一书是一部穿越时空的不朽之作,不仅给宁德人民留下一笔脱贫攻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与动力的源泉。同时还可为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起到“压舱石”作用。

与会嘉宾表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摆脱贫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阐述了我国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提出的原创性理念、原创性观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论述的源头活水。今天读起来,仍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深刻思想力量、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

福安市下白石镇副镇长、下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月娥亲眼见证、参与了连家船民从搬上来、住下来到富起来的致富过程。她说,党的好政策为连家船民开启了划时代意义的上岸生活, 连家船民的沧桑巨变也生动印证了真理的光辉力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将继续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添砖加瓦。

与会嘉宾表示,《摆脱贫困》真实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探索与生动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深邃思考。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作为“四大海产”之一的大黄鱼一度因过度捕捞,几近枯竭。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家富首创大黄鱼人工大规模繁养技术,挽救了这一珍贵鱼种。会上,刘家富提议,要针对大黄鱼产业的繁育、养殖、收购、加工、流通等各产业链薄弱环节,遵循有序有度、质量安全、节能环保、优质高效等原则,进行整改、完善与提升,促进大黄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成独具我国特色的大黄鱼精品渔业,走出一条闽东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

感悟着、思索着、振奋着……当天下午,三个平行论坛继续进行,大家围绕《摆脱贫困》的丰富内涵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源流关系和探索传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三个主题展开讨论。

振兴的号角响彻耳畔,壮阔的航程已然开启。大会在漫天霞光中落下帷幕,宁德,将在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奋力谱写出更加精彩、更加壮美的“宁德篇章”。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赵巧红 郑雨桐     

编辑:陈娥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