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23专题管理 闽人智慧•百工记忆

闽人智慧丨霞浦浮山头:一盏鱼灯传百年

2023-02-28 16:38 来源:闽东日报社·新宁德客户端

岁月变迁,唯有乡愁依旧,地方年俗是许多人镌刻在记忆中的一份美好和甜蜜。

在霞浦县牙城镇箩伍村浮山头自然村,每年农历春节,当地村民都会舞动自制鱼灯,祈愿平安,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

浮山头自然村因以杨姓居多,鱼灯表演又被称为“杨氏鱼灯”。今年75岁的杨齐敏是当地知名鱼灯艺人,经他巧手制作的鱼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杨齐敏介绍,鱼灯的制作非常精细和耗时,单人制作大约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主要制作流程包括选篾、绑扎、裱糊和装饰。

选篾一般采用当地生产的毛竹,锯成竹节,再剖成厚薄均匀、宽窄划一的篾片;绑扎,则是将篾片用铁丝或麻绳扎成鱼形,并在鱼身背鳍留下透气散热孔,在腹部留下蜡烛小门,同时鱼下颚和鱼尾处理成活动关节,以便鱼灯在舞动时可呈现上下合拢张开、左右摇摆等灵活姿态;裱糊,即用白色棉纸将鱼身全面裱糊;装饰便是用各种形状、线条和色彩来装饰鱼身。

“制作鱼灯最耗时、最关键的当属贴鳞,也是我们村鱼灯的精妙之处,我们的鳞片会精心处理成有规则的褶皱,再按一定的规律一张张张贴,张贴时每张鳞片又留有缝隙,实际表演中不仅能保持亮光,还可以在表演时做照明之用。” 箩伍村党支部书记杨家洲介绍说。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每年的正月初二晚,杨氏祠堂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鱼灯队队员们身穿彩服,举着鳌鱼、鲫鱼、金鱼、鳖、虾、三脚蛤蟆、走马灯等各色鱼灯相继亮相。鱼灯队伍以龙珠为首,鳌鱼灯为次,十多盏其他鱼灯尾随其后,它们时而聚拢,时而嬉戏,或上蹿下跳,或左摆右摇,或穿插游走,不断模仿着鱼儿在水中翻滚、进退、起伏、上下翻舞等姿态。远远望去,仿佛一群鱼儿在水中游弋,妙趣横生。

村民告诉记者,杨氏祠堂广场表演后,鱼灯队还会在村中穿街走巷,沿路表演。鱼到福到,鱼灯到村民家门口时,村民都会燃放烟花爆竹迎接鱼灯队,并祈愿祝福,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杨家洲说,本村表演结束后,杨氏鱼灯队还会受邀前往周边各村表演,为村民们送祝福献吉祥。

鱼灯表演 朱世刚 摄

今年50岁的杨家贰,已搬到霞浦县城生活十余年,每年回乡他都会自告奋勇加入鱼灯表演队。杨家贰介绍,鱼灯习俗在浮山头自然村代代相传,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制鱼灯、舞鱼灯,他从小就跟随在长辈身边帮忙制鱼灯,只要村里有需要,他都会随时回来帮忙。“鱼灯是我们家乡的独特民俗文化,我们都希望它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杨家贰说。

为进一步做好鱼灯文化传承工作,近年来,在箩伍村村两委的引导下,浮山头自然村组建浮山头杨氏鱼灯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鱼灯日常表演及鱼灯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并积极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相关活动,推动杨氏鱼灯文化走出山村,被更多的人熟知、关注。

正是有了老一辈的坚守、小一辈的传承,浮山头自然村杨氏鱼灯才会历经百年不衰,2018年,杨氏鱼灯习俗(霞浦)被列入宁德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闽东日报社·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陈容 文/图 

编辑:陈娥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责任编辑:陈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