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2023专题管理 闽人智慧•百工记忆

【闽人智慧·宁德】汐路桥:一座会隐身的桥

2023-03-07 18:11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闽人

汐路桥

智慧



你见过会隐身的桥吗?

在宁德霞浦沙江镇就有这么一座,

涨潮时,它会隐入海里、消失不见,

退潮时,又犹如长龙,蜿蜒于海面滩涂之上。

因为潮汐的影响呢,

它每天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间各不相同,

人们称它为汐路桥。



汐路桥建于清嘉庆16年,

全长3600多米,最宽1.8米,

连接小马村和竹江岛,

走完全桥大概需要30多分钟,

是国内目前发现最长的古代海埕石路桥,

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滩涂海埕石板桥。



竹江岛是一座孤岛,

涨潮的时候,岛民可以用船通行,

潮退之后,竹江岛就被大面积滩涂所包围,

这时要想出岛,就必须走汐路桥了。

那么汐路桥又是如何在海涂泥泞中建成的呢?



据了解,

竹江先民自宋开始,相继迁居岛上,

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居民苦于孤岛交通不便,

曾经在竹江岛和小马村间的海涂上铺沙作为路,

可是这种路只有光着脚才能通行,

这种窘况持续数百年,

直到清乾隆年间,郑氏族人,耗费巨资建桥。



然而在海涂泥泞中建桥,

而且这座桥还会被海水淹没,

这在几百多年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建桥的时候,

人们把路基用松树打桩、铺垫杂木草皮,

然后铺上条石,横竖三层砌成,

但是桥屡建屡毁,族人依旧坚定不移,

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艺,历时三年终于建成,

而后又经过三次的大修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汐路桥,

为了汐路桥能够长久的保存,

郑氏后人派专门的人员每天洗桥,

还抽取郑氏公田、店租作为修路基金,

订立家规,世世代代守护。



在与海洋滩涂打交道的过程中,

竹江岛的郑氏祖先还发明了在滩涂中用竹竿养殖海蛎的方法,

被称为竹蛎养殖技艺。

人们从这之间得到启发,

并运用于建造汐路桥,

于是啊就有了独特的“牡蛎固基法”,加固桥梁。



这些无不渗透着闽东人民的智慧,

当然,这智慧还体现在桥的形状上。

当我们俯瞰汐路桥时,

就会发现它是曲曲折折蜿蜒于海面,

原来先人是模仿海浪的形状建桥,

弯弯曲曲的更能够抗击潮水,

让桥在海水中更加坚固。



近些年,

汐路桥也成为了霞浦旅游观光的一大景点,

如果你也想一看这神秘的会隐身的桥梁,

那可要看好这张潮汐时间表哟,

这是当地人通过长期观察海水涨退潮变化总结推算出来的,

上面用农历日期标注着海水退潮和汐路桥可以通行的时间段,在桥的堤岸上就有。



今天的《闽人智慧》就到这里,这座凝结竹江岛民智慧的汐路桥,等待你来探秘!



编导 / 陈小虾

摄像 / 郑镇 陈宏

剪辑 / 陈宏

主持人 / 韩宇宁

包装 / 李婧

监制 / 周邦在

总监制 / 郑承东 崔柳


特别鸣谢:宁德市博物馆

霞浦县沙江镇人民政府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编辑:淑琴

审核:林翠慧 林珺

责任编辑:陈淑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