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山歌 念好海经—— 宁德工商部门探索“地标扶贫”的本土实践(4)
全面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品牌扬名 山海交响的产业乐章
闽东农家“名优特”,身披“彩衣”走天下。
我市工商部门着力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充分引导注册人和许可企业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牌效应,一批优势产业由此壮大、做强。催生和延伸了产业链,使地理标志商标产业由传统、粗放型的种植业、养殖业向现代化、精细化的加工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宁德大黄鱼”是我国独有的海洋优良品种,宁德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优良的养殖条件。在计划经济年代,“宁德大黄鱼”作为福建专供京津沪的“供品”,深受城市居民欢迎。在香港,大黄鱼由于色泽天然金黄、喜庆,味道鲜美,还被称作“黄鱼”、“金条”,通常是酒宴的压轴菜。经过30多年的科研尤其是近几年的商标品牌打造,目前,宁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市场中心。我国每年大黄鱼成品产量70%以上产自宁德,大黄鱼种源90%来自宁德,全市大黄鱼年产量达7.29万吨,年产值达25.7亿元。其中,出口1.2万吨,创汇约7200万美元。全市有近12万人常年在海上从事大黄鱼养殖,渔民年均收入达3.5万元。宁德市已从单纯的网箱养殖大黄鱼发展到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研发、渔具、饲料为一体的龙头产业。
酒香也怕巷子深。地标的注册和使用,使那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土特产品身价倍增,在很短的时间内创出消费者认同、市场认同、行业认同的商标品牌,并实现了品牌价值的飞跃。比如说,白茶是我国六大名茶之一,宁德市的福鼎市是主要产区,福鼎市白茶产量达6000多吨,产值近20亿元,占全国白茶总量的65%以上,号称“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福鼎白茶”自2009年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品牌价值迅速提升。农业部委托浙江大学从2010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福鼎白茶”品牌评估价值2010年为22.56亿元,到2014年已达到28.32亿元,连续五年名列全国茶行业第六名。
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是打响闽东这块“山海福地、人间画廊”的品牌。众所周知,地理标志商标的命名规则是“地名+品名”,随着地理标志商标的声名远扬,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随之提升。宁德是著名的茶乡,现有茶园面积92.1万亩,毛茶年产量达7万吨,毛茶产值23.5亿元,商品茶75.6亿元。全市涉茶人口达220万人,拥有红茶、白茶、绿茶、花茶等诸多茶类,是我国茶类最多、茶产量最多的设区市。
随着“坦洋工夫”“福鼎白茶”“福鼎白琳工夫”“天山绿茶”“寿宁高山乌龙茶”“官司云雾茶”“霞浦元宵茶”等茶叶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继成功注册和“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天山绿茶”驰名商标的相继认定,宁德茶产业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和最好时期,茶叶品牌已成为闽东的形象大使、城市的新名片:福鼎被誉为“中国白茶之乡”,蕉城区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
除了茶叶类的地理标志商标,在其他地理标志商标的品牌效应的带动下,霞浦县被评为“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蕉城区被评为“中国晚熟龙眼之乡”“中国大黄鱼之乡”,柘荣县被评为“中国太子参之乡”,古田县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
绿竹婆娑,茶园漫山;菇房林立,菌花朵朵;牧海耕田,渔歌阵阵……初冬时节的宁德,依然生机勃勃,在这片山海交响的红土地上,我们真切感受到宁德这只曾经的“弱鸟”,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心振翅高飞。
宁德工商人将一如既往地和闽东人民一道,圆满打赢这场扶贫攻坚硬仗,开启百尺竿头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s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