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业富民助力宁德市扶贫攻坚
发掘特色 多元经营 凸显成效
宁德网消息(记者 苏晶晶 通讯员 林爱玉) 竹影斑驳,风起绿涛。日前,记者走进屏南县,眼见一片片毛竹林长势良好,映着烈日十分青翠。如今,这连绵的竹林已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竹”。
“以前没市场、没管理,效益差,很多竹林就荒了。现在可不同,政府支持,竹子也卖得出去,效益明显提高。”甘棠乡村民陈大哥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专项政策、交通设施、市场行情均利好惠民,调动了他与不少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重新开发管理毛竹林,经济效益一年好过一年。
竹业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屏南县竹业发展的一大常态。屏南县是宁德市竹业大县,共有毛竹面积32万多亩。近年来,该县竹林资源的培育,延伸竹业生产链、拓展新市场,全面提升竞争力,让绿色竹海不断创造更多效益,带富一方竹农。据了解,2015年该县竹产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
山是希望,竹里藏金。宁德市现有竹林面积131.8万亩,其中毛竹90多万亩,竹林分布范围广,生产周期较短,加工利用途径多,产生效益较快,且既适合山区农民生产经营,又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精深加工利用,是一项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生态特色农业,一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为深入发掘竹业发展潜力,做深做透“竹文章”,助力宁德市扶贫攻坚,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始实施竹业开发富民工程。
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示范乡镇……一步步、一环环,竹业开发富民工程第一期由计划到落实,逐年推进,成效初显。在三年里,宁德市共建立竹业开发富民工程市级示范乡镇12个,实施高标准丰产示范竹林0.36万亩, 100个乡镇级示范片面积1万亩,60%以上项目资金安排在贫困县。在此基础上,2012年,宁德市继续推进竹业开发富民(二期)工程,又三年,全市累计实施10个市级示范基地、46个市级示范建设;开设竹山便道648.8公里,新建蓄水池47个……竹业开发形势正盛,产业发展更加成熟。
扩大规模、多元经营,产业提升“节节高”。为进一步发挥竹业富民作用,2014年,宁德市出台《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至2017年,竹林面积达150万亩,竹业总产值30亿元,竹业主要产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600元以上。各县(市)应时而动,各出良招。屏南县实施省第二轮现代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300万元,全县实施10000亩毛竹丰产示范;古田县实施省第三轮现代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每年实施毛竹施肥10000亩,配套建设竹林除草垦复、喷灌设施、机耕道路、竹农培训等项目。同时,2015年在蕉城区的虎贝乡、洋中镇,福安市的社口镇,寿宁县坑底乡,福鼎市的磻溪镇,柘荣县的乍洋乡,周宁县的咸村镇,霞浦县的水门乡等实施现代竹业重点乡镇生产发展项目,每个乡镇实施毛竹施肥2000亩以上,配套建设相关项目。
一系列举措行动,让宁德市竹业开发成效斐然。十年来,宁德市新增竹林面积34.1万亩,新增丰产竹林面积23万多亩,竹业总产值达22.05亿元。据悉,全市现有省级以上龙头竹业企业6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家,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获专利5个,竹业合作社43家,带动农户403万户。
责任编辑:吴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