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扶贫动态

山海传情 美丽脱贫——宁德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yl75216g

福鼎赤溪村,旅游产品一条街。

宁德网消息(记者 王志凌 文/图)白云山下,最美畲乡。

5月21日,在福安穆云乡虎头、溪塔村拉开的首届“美丽福安杯”职工户外定向越野赛,全省各行各业近200名选手参赛,让这片美丽畲村游客云集、热闹非常。

虎头,福建赫赫有名的“桃花村”,溪塔则是“中国最美葡萄沟”,游客陶然此间,赏花、品果、戏水,流连忘返。而在多年前,这两村仅仅是栽桃、种葡萄的穷畲村,秀丽风景养在深闺。

旅游扶贫助力,点“景”成金,采摘乐、乡村游风生水起,虎头、溪塔联手迈开了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步子。仅今春的桃花季,四十多天花期,接待游客六七十万人,带动了村里桃花酒、地瓜粉、土鸡蛋等土特产的销售,乌米饭、畲家糍粑、扁肉等特色小吃供不应求,吸金数百万元。目前,两村正联合争创国家4A级景区,以进一步放大旅游扶贫的拉动效应。

近年来,在推进扶贫开发中,宁德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将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绿水青山”中找“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富有宁德特色的旅游扶贫之路。兴村富民,曲曲佳话,传唱山海——

九鲤溪畔的美丽崛起

入夏,福鼎九鲤溪景区旅游旺季开启。慕名而来的游客,漂流、玩CS、拓展训练,纵情山水,其乐融融。

溪畔,“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民宿、茶行、特产馆、小吃店林立,游人购物、体验,熙熙攘攘。

可多年前,这里守着清新山水却过着苦日子。

穷则思变。挖掘九鲤溪及沿线的杨家溪旅游资源,“景区带村”牵起赤溪村生态旅游业,从而带动农业发展,这是他们在绿水青山中摸索出的“造血”脱贫之路。

引进万博华、杜氏休闲、耕乐源等旅游企业,投资7800多万元建设旅游景区,七彩农场、生态蝴蝶园、九品莲花塘、峡谷拓展运动等诸多旅游项目陆续开发落地,游客激增、人气兴旺。

旅游领跑,周边群众也尽享“景区带村”旅游扶贫模式的发展红利。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馆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等多渠道增收,带动赤溪、杜家两村近1/4农户参与旅游行业。去年,赤溪村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96元,比增15%,旅游产业相关收入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村财收入50万元,比增36%。

昔日八成村民外出打工的杜家村,而今11家“农家乐”、6家民宿,开小店、当漂流排工、任CS教练……返乡就业创业,“家门口”增收,佳话连连。

2016年,赤溪村还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扶贫观测点;杜家村入选2016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录。

九鲤溪景区也收获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实至名归。

人气旺了,景区火了,乡村美了,村民富了,人心齐了……九鲤溪畔美丽崛起,变的是日渐甘甜的新生活,不变的是摆脱贫困、兴村富民的初心!

旅游扶贫的宁德实践

赤溪之变,是宁德旅游扶贫的一个生动缩影。

宁德旅游,集“山海川岛”风光于一身,还有特色独具的畲文化、茶文化、古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如何让这些资源变“财源”?旅游扶贫,铺就“金桥”。

规划先行。根据“一村一品、特色发展”的原则,宁德科学规划、精准定位,让村村有景,又彰显特色差异。目前,全市已有12个旅游扶贫试点村编制完成旅游扶贫专项规划;14个村列入“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扶贫开发示范村来推进建设;10个镇、50个村纳入《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作为省级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扶持;117个村列入“十三五”期间全国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来打造。

围绕目标,旅游扶贫怎么扶?

“龙头”领舞。宁德充分发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3个核心景区及其他A级景区的品牌带动作用,捆绑开发和改造提升周边景域,串点成线、全域兴旅,彰显“景区带村”效应。

同时,坚持“重点帮扶、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思路,重点帮扶古田白溪、周宁吴山底等12个村,并发展福鼎赤溪村、寿宁下党村等一批典型,示范引领,打好旅游扶贫攻坚战。并培育了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导游等一批实用人才,为旅游扶贫提供强劲人才支撑。

此外,宁德还整合资源,发挥“旅游+”联动作用,以产业融合推进乡村扶贫,打造出一批“生态+文化”、“景区+农家”、“乡村+体验”等旅游产品。目前,全市创建乡村旅游休闲集镇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21个、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6家、水乡渔村22 家、森林人家16家、观光工厂5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个;上金贝、陈峭、廉村等一批乡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好山好水好增收。

传唱山海的扶贫佳话

生火烧饭、穿针引线、织布缝衣……

霞浦溪南镇半月里畲村86岁的雷莲娇老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日常的一举一动,竟是海内外摄影师竞相追逐的美丽风景,且还能挣钱!

旅游扶贫,让老人的“想不到”,变得如此真切。

从儿时走进这个僻壤穷村当童养媳,老人穷苦了半辈子。近几年,霞浦摄影旅游产业拉动,原本潜藏闺中的半月里以其原味畲韵乡愁,走进了万千摄影游客的视线。

村民入股,抱团组建民俗文化公司。“摄影导游团队+公司+村民”运作模式,让村里人人都能成为模特,家门口增收。雷莲娇老人也由此走上了“明星”之路,越“摄”越红。

一个摄影团队拍摄一个小时,一两百元的报酬,一年三五万元的收入,让老人乐此不疲。

半月里村也实现由穷山村到美丽畲寨的蜕变,生机勃发。

美了山乡,富了老乡。像这般喜尝旅游扶贫硕果的村民、村落,在宁德不胜枚举。“景区带村”“红色引领”“文创”“村企合作”等一批旅游扶贫新模式,更是在闽东山海间不断涌现。

“地瓜当粮草,火笼当棉袄,棕衣当被倒”,曾是寿宁下党村贫困状况的真实写照。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下党村充分挖掘红色旅游文化,红色旅游、茶旅、农旅、工旅融合发展,并采取村社合作经营、村企联办、“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提高精准扶贫效益。2016年,下党村共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旅游产业初露头角,获评“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大奖。

村企合作,南山不难。这是福安穆云南山村,旅游扶贫开启可喜局面。

北连白云山风景区,南有后山银池坪风景地,西接占溪林场风景区,坐拥美景的南山畲村去年与白云山景区公司成立股份制公司,把景区经营理念融入南山村旅游扶贫工作中,开发南山露营基地。目前,该村已实现人均增收800元,村财增收3万元,旅游扶贫成效尽显。

数据显示,2016年,宁德全市累计接待乡村旅游人数1072.69万人次,同比增长22.7%;累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24.9%。全市实现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带动就业人近20万人。旅游扶贫,正成为宁德扶贫攻坚的“生力军”,后劲十足!

责任编辑:陈淑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