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媒体报道

福建宁德:青山绿水“掘黄金” 生态优势铺就特色脱贫路

新华社福州12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

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福建省宁德市,因地制宜厘清发展思路,选定突破口集中发力,大念“山海经”,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特色扶贫开发新路子。

青山绿水成了脱贫“金饭碗”

行驶在“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一幅淡墨素描的山水画卷渐次展现在眼前。草木馥郁,青绿满眼,让人心旷神怡。

30年前,赤溪村深山里的畲族村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当时,赤溪村14个自然村散落在太姥山西麓9平方公里的大山褶皱里。1994年,当地创造性提出“整体搬迁”,随后350多户畲族群众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

挪了穷窝,如何改掉穷业?“山高林密、地薄土贫,青山绿水可是赤溪人的痛。怎样把无价山水变成真金白银?”村支书杜家住说,这困扰了当地人多年。“下山后,村里一度留不住人,年轻人远走异乡打工,贫穷、落后依然是赤溪村的梦魇。”

“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赤溪村因地制宜,以生态资源优势(2322.508, 56.77, 2.51%)为突破口抓发展。2011年,赤溪村被确定为省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连接外部世界的道路宽了,好山好水开始显露旅游价值。如今,赤溪村引进了两家旅游公司,开发生态运动乐园、七彩农场等项目。

在当地开发旅游的万博华公司董事长庄庆彬说,去年赤溪及周边景区的游客达到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500多万元,旺季时在旅游公司务工的村民有600多人。依托旅游业,当地村民增加了养殖业、白茶种植、餐馆住宿等多种类型的收入渠道,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3万元。

精雕细琢 巧念“山海经”

宁德之穷,穷在“穷山恶水”。多年来,宁德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坚信,宁德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在治山治水上下‘笨’功夫,念好“山海经”。

在福安市穆云乡虎头村村口,刻着“天下第一桃”字样的巨石赫然在目。村民敢夸海口,是因为这里桃子个大味甜名声响,最贵时一斤能卖到60元。

村主任吴树灿种着十多亩桃林。20年前,他住在深山里,靠砍柴和种水稻过活。一次下山卖米,发现市场上桃子卖得很火,便买了十几株桃苗,开始种桃。

“我爸说桃子不能当饭吃,威胁我要是种了他就拔了。”吴树灿笑着说,“后来桃子这么值钱,我爸也跟着种了。”多年来,吴树灿学习修剪、嫁接等各种技术,自己也成了“种桃专家”。

如今,村子里到处是像吴树灿这样种桃为业的村民。近年来,当地政府还出台帮扶政策,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苗木和补贴。如今全村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村民户均增收2万多元。

“以船为家”的连家船民,是宁德另一个困难群体。随着“造福工程”的推进,2.5万多连家船民也陆续上岸。

福安市下岐村是宁德面积最大的“连家船民”集中安置点。船民王红进承包了20亩鱼塘养殖跳跳鱼和鲈鱼,产品远销上海、浙江等地。

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说,目前全村有200多户船民从事水产、餐饮、服装等商贸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渔村变成了热闹的商埠集镇,人均年收入1.6万多元。

攥指成拳,确保绿色导向

欠发达地区,面临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经济的巨大压力。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把产业问题解决好,就可以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结合点。”宁德市副市长黄建龙说,比如产业选择上就要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盲目跟风。

多年来,宁德瞄准自身禀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林下经济、海洋渔业等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的服务、深化、提升等做文章,包括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至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2万多元,脱贫率达96%。

一般认为弱势的农业,却是宁德的一大优势。宁德市政府长期重农兴农,现代农业成为宁德脱贫的“加速器”。2012年,宁德将小城镇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千亩设施农业、山地综合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五项工作整合起来,五位一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市共有11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和234个现代山地农业开发示范点,专业合作社5000家。

为进一步呵护青山绿水,宁德还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建立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用制度手段让各级党委政府担起生态环境“第一责任人”,看好“责任田”。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