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评论

【光明日报】福建宁德:三十年扶贫攻坚实现“滴水穿石”

宁德网
  光明日报消息(记者 高建进)30年前,福建省宁德市曾被喻为中国“黄金海岸”的断裂带,是富裕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贫困地市;近30年来,宁德历任领导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实现精准扶贫。今天,这里取得的扶贫成果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扶贫攻坚的“宁德模式”。

不断创新扶贫模式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带领闽东人民摆脱贫困,大力倡导脱贫致富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组织“经济发展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经”,翻开了扶贫开发、摆脱贫困事业的新篇章。一场扶贫接力,由此开始。

近30年来,宁德人积极践行“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断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开创了产业扶贫、整村扶贫、到户扶贫等多种扶贫开发模式,精准扶贫、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造福工程是宁德推进扶贫开发率先在全省实施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从1994年实施以来,造福工程的工作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提升。从最初的“分散搬迁”“插花安置”,到“茅草房改造”,再到“整村搬迁、集镇安置”,宁德造福工程已累计完成搬迁33万人。

扶贫要扶智,输血须造血。扶贫开发,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重头戏,也是难点。近年来,宁德立足资源优势,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在扶强做大传统的茶叶、水产、水果等优势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山地农业、林下经济等能够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为扶持贫困村加快脱贫,宁德从2002年开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手,宁德集中安排资金项目,大力扶持脱贫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会事业。2014年,省、市级的8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累计争取各类帮扶资金近8000万元,实施各类项目500多个,县(市、区)级的161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累计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20多个。

始终惦记百姓小康

跨越30年,昔日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宁德磻溪镇赤溪村,如今一派欣欣向荣:白墙黑瓦的民房与鲜花盛开的花园相映成趣,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去年,赤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1674元。

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宁德扶贫开发事业,获得累累硕果。

贫困人口少了。宁德市贫困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14.5万人。2014年,宁德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02元,贫困面从37.8%降至5%以内;6个省级重点扶贫县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幅达10.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

发展路子活了。宁德市在农业上大念“山海田经”,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覆盖90%的农业人口增收;在工业上提升改造、做大做强电机、按摩器、食品加工等本土产业,同时大力培育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千亿元百亿元产业集群,构建高质高效新产业。

基础设施强了。今天的宁德,温福高铁和沈海高速、宁武高速连接南北、拓展腹地,今年底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农村道路实现“村村通”,2100多个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农民生活好了。通过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造福工程搬迁扶贫,2.5万“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全部上岸定居。

30年滴水穿石,闽东后发赶超,彻底改变了曾经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历史,崛起成为海西东北翼的新兴增长极。 

责任编辑:陈淑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