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典型示范

旅游拓宽扶贫路

◎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

【背景】

赤溪村是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30多年前,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近九成的村民分散居住在12个“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1984年《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读者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群众贫困状况,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由此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有组织扶贫攻坚的帷幕,赤溪村也因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溪村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与赤溪干部群众视频连线后,赤溪村抢抓机遇,以旅游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其他产业,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016年的15696元(旅游产业收入占52%),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近15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扶贫观测点, 名列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

【做法】

1、发挥太姥山麓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立足优美生态、畲族文化等资源,发挥地处太姥山风景名胜区西南麓的优势,招商引资推进旅游开发,于2004年引进万博华旅游开发公司,福鼎市政府和磻溪镇政府分别占12%和8%的股份,承诺给予企业30年旅游资源开发权,后来又引进了三启文化公司开发耕乐源景区拓展基地。2016年,赤溪村集体成立了赤溪旅投公司,策划实施旅游集散中心、下山溪溪谷度假区等6个项目,持续改造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十多年来,从一开始几乎没有游客,到如今乡村旅游项目全面铺开,具备竹筏漂流、亲水体验、瓜果采摘、登山健身、户外体验等多条游览线路,形成了以九鲤溪水域风光带、下山溪河段峡谷型水域风光以及坑里弄古民居群、田园自然风光等为主的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单日游客量最多达上万人。

2、依托旅游公司盘活资源,吸引贫困户投资、就业。进驻赤溪村开发的旅游公司,在建设各项旅游设施的同时,还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盘活自身资源。一方面,贫困户的资产资源得到开发,全村1400亩水田80%得到流转,村民每亩每年收取500元租金,还有40多户村民通过租赁店面实现每年2000-3000元的店租收入。另一方面,有效开发了贫困户的人力资源,全村共有210多名村民在旅游公司、合作社就业务工,人均月工资3000多元;在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40多名村民通过从事景观改造、民宿、农家店等建筑工程,实现人均年收入6万元。比如原下山溪村民李乃松,经造福搬迁到中心村后,在旅游产业带动下逐步开始从事运输业、建筑业,其妻子则进入旅游公司就业,4口人的家庭迈入小康,2016年家庭收入达6万元。

3、鼓励发展商贸服务业,带动贫困户创业致富。大量游客的纷至沓来,为村民带来了创业商机,如何将机遇“兑现”为脱贫致富的实效,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依托青年农民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农业技术服务队、农民文化学校、烹饪协会赤溪分会等平台,组织开展特色种养、导游服务、美食烹饪、电子商务等多项技能培训,对村民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农家小超市等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业开展指导,从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馆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等多种渠道增加村民收入,目前全村开办了38家特产店、11家农家乐、14家小超市。原在外打工的村民杜春蓉抓住商机,利用自家民房开起“农家乐”,去年开始就全年无休,从今年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光餐饮营业额就有5万多元。村民吴伏淡依托信用社10万元的创业低息贷款,承包了8亩池塘养殖康鱼,年收入超10万元,其中作为旅游特产销售达4万多元。

【点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赤溪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立足资源生态、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主动融入太姥山大旅游圈,确定了“1+N”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旅游这一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通过发展商贸服务业、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帮助返乡创业青年做好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了景区带动村庄发展、能人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发展目标,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为脱贫致富的优势。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号:1309374 闽ICP备08006857号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3-2876799

新闻热线:17759335807 举报邮箱:ndwww@qq.com    宁德网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