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周宁——“做年”常用风俗礼仪
做年,是福建省周宁县的方言,是“过年”的意思。因为,周宁方言“过”与“故”同音,所以,在周宁境内,祖祖辈辈的人都说“做年”,没有一个人称“过年”,在乡间村落,上了年纪的人听到“过年”一词,就不知所云。
每逢腊月,人们相见,互相问候时,频率最高的问话是:对方家人有在外地谋生的,都会问“你家人都回来做年了没有?”;“他们什么时候回家做年?”;“你今年在那里做年?”;“做年的衣服买了没有?”;“什么时候放假做年?”。一句话,腊月的时候,人人“做年”两字每天不离口。
在周宁,做年,是家家户户的一件头等大事。孩子长期出远门,家中长辈就早早盼望儿女快点回家做年。钱物被借的人,腊月下旬就去追讨;借朋友亲戚钱物的人,腊月开始就准备偿还,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年清月结”。
旧时,做年之前,最累的就是家里当家人和主妇,当家人,要准备做年的一切开销,处理债务往来,购买年货,每人要添置一套衣裤的布料,还要请“做衣裳师傅”(裁缝)。一年一度,每人只能添置一件新衣裤。周宁有句最流行的歌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说,衣服,新的可以穿三年,旧了还可以穿三年,缝了,补了还可以穿三年。每个家庭的妇女,缝缝补补的针线活都是行家,也有笨手笨脚的妇女,同样一块布料,缝补的衣裤就是不会整齐,皱皱的。妇女,要亲手为全家老少做一双每人合脚的新鞋(富裕家庭要雇鞋匠做鞋),做鞋之前,用稻草量出每个人脚的长度,剪出鞋面、鞋底的“鞋样”,用家里破旧、不能再穿的破衣裤、碎布拿来,用“番薯脑”做的糊,黏贴在鞋底样子上面,黏贴一层旧布,就在鞋底样子沿线剪好,在黏贴一层,在修剪好,一直把鞋底黏贴到一定厚度(约2公分厚),鞋底下面黏贴一层篮或黑色的新布,鞋底上面黏贴一层红布,就算鞋底糊好了,拿去晾干。鞋底晾干后,开始纳鞋底,用一把钻子,一枚大针,把厚厚的鞋底钻个孔,然后将专门纳鞋底用的苎索用大针引穿鞋底,一针一针密密麻麻,有规则的一行行,纳好鞋底;把缝好的鞋面“像”(缝合)到鞋底上,一双布鞋就算做好了。做鞋,针针线线都是满载女人对家人,对情人(旧时“情人”,是指女人深爱的对象,并不是现代人所说的第三者。)的真情凝聚。
做年,家家户户,必备的就是双响炮和百子炮。周宁最著名的传统双响炮,就是泗桥的吴厝坪村制作的“炮”,通用的都是“双响炮”10个炮用细稻草捆绑成“一典”,“一球”10典。鸣放双响炮时,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用明香(烧燃的香支)往炮心(引火线)一点,即时炮飞上天空,发出可爱的“轰,膨”两声,炮身的“炮筒”还是完好如初,丢落地上;如果大人在放炮时,有儿童在身边看热闹,放炮的人,都会用中指扣住炮身,点燃双响炮时,炮发出“轰,膨”两声后,炮筒还在手上,拿给小孩当玩具。旧时的双响炮,就是完全,喜庆。至于百子炮,顾名思义,响声比双响炮小,有100个响声。除夕,在年夜饭前、初一开门后(初一至初三早晚鸣炮一次),先放若干双响炮后,鸣放一排百子炮,平时不会乱放鞭炮。旧时,听到鸣炮,都有感觉到特别亲切,特别喜庆。难怪有人说,现在,听到千遍一律巨响鞭炮,就会产生厌恶,烦人,可怕的烦躁(现代的鞭炮,不安全,疑似危险品的)。也有人说,现在鸣炮,自己在放炮,还觉得有点好玩,听别人放炮的炮声特别烦。
这话一点不假,现代人,在做年的时候鸣炮,随心所欲,不管在深夜还是凌晨,都有人鸣放巨响鞭炮,在县城,人们都是被突然的巨响炮声吵得彻夜难眠。
做年的“茶信”,是家庭主妇操办的,冬节后,家家户户,要“烤番薯糖”(煮制番薯糖),首先培育好“麦芽”,准备一担多番薯,要经过一天一夜的熬制,才能成为“糖仔”(饴糖),用装入甕中待制作“茶信”用。“糍豆”,黄豆用来“胶脆豆”,还要做米糕,炒花生、葵花籽。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口袋都会装满茶信,在村里玩的时候不停地拿出来零食。做年期间,家里来了外人都是客,要装满一个木制“盆仔”茶信(一块米糕,一块两指宽的红板糖,脆豆、黄豆、花生、葵花籽)招待客人。
做年,最重要的食品,就是糍,周宁方言“糍”与“时”同音,“走时”(走运-好运气),糍是人人喜欢的好食品。制作糍,周宁人称“舂糍”,舂糍要5-6个青壮年轮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场面很热闹,舂糍的时候都会有好多人围观。舂好的糍,第一盆要拿去供奉天地(俚语叫做“请天地”),天地生万物,供奉天地,是对其感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夕夜,年夜饭后,半夜都有吃点心,临睡前,长辈给晚辈每人发个红包(周宁称“红包”,没有叫“压岁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做年一般人给孩子的“红包”是2-5角,富裕人家才会给孩子1元红包。
孩子都喜欢做年,因为,做年时才有新衣服、新裤子、新鞋穿,有新帽子戴。有丰富的零食,没有受大人大骂。正月初五,叫“开年”,从初五开始,小孩不听话就开始会被大人大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