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服务 新闻资讯 工会

优秀作品之第78篇——天使在春天

2020-05-23 22:14

郑飞雪

2020年春天,全国医护人员展开新冠疫情阻击战,我目睹了身边的医护人员抗疫防控的日日夜夜,写下手记,铭记这个特殊的春天。

——题记

口   罩

2020年1月26日   正月初二    雨

今天值勤,我提早去接班,提前一分钟,同事就多一分钟休息。因为夜班人员从昨天下午5点,熬到今天早上8点,坚持了整整14个小时,一夜无眠。

雨,沙沙下着。街上清清冷冷,偶有三两行人,戴着口罩。往常这时候整条街车水马龙,拥堵不堪。一条街经历多少年繁华之后,忽然这么冷清,仿佛时间在某处拐个弯,生活翻转成另一副模样,让人置身其中,不免内心惆怅。我拦下一辆摩托车,飞快赶到县妇幼保健院。

办公室的兰穗已整理好物资登记本,等待我交接清点。医院安排24小时应急值勤,白、夜班轮岗,人员明显不够。文件收发、医用物资领用、信息上报,都兼并到办公室,值勤人员忙得晕头转向。

交接完毕。我打开电脑,邮箱里的未读邮件像一只只箭簇,从眼皮底下“嗖嗖”射来。因患甲亢,不能过度用眼,屏闪里的电子文件,闪得我眼睛生疼。下载、收文、分类、保存、打印,一份份纸质文件叠加起来,足足半寸厚,约半本书的内容,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防控工作的各级通知,各种转发。我把打印的纸质文件放进文件夹里,准备送进院长室。

陈院长穿着橄榄绿的洗手服开出门来,吓了我一跳。她没回家,昨晚倦缩躺椅上瞌睡。茶几上零乱地散着桔子皮、饼干、泡面碗等零食,这些零食维持她工作的体能。这个春节,这位性格爽朗的中年女人年满五十岁,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寿诞,也适逢她母亲九十岁大寿。疫情突变,陈院长把九十高龄瘫痪的母亲扔给了家里的保姆,她用铁一样的毅志,信守全院动员大会上的誓言:作为医院第一负责人,春节期间坚持在岗,全天候陪同全体医护人员值班。她已经五天四夜没回家。老公送餐来,常找不到她,因为她风风火火地驱车给其他医院送物资去。人手不够,她自己当司机,开自家私车办公事。一个胸襟磊落的女人,有时被当作男人看待,因为她具有男人一样的担当意识。

我把文件夹递过去。

她手机蓦地响起一串铃声,接完电话,交代我回头签文件,匆匆拿起雨伞,急急火火奔出去。我只好把文件夹平整地放在桌面。

如果是特急的文件,发我微信。到了电梯口,她又补充一句。

时常她坐车,或在开会,一边会见逢插针地办理发在微信中的文件。手机微信为她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

几分钟后,又有一份文件,明电标注:急!我连忙下载,通过电脑版微信传进手机,再拨打电话。

电话没接。一会儿,她返程了。

她说:口罩拿错了,要送去的是N95口罩,却带走普通防护口罩。哪家兄弟医院口罩短缺急需支援?她又充当起快递员。

她把一袋浅蓝的普通口罩放进储备箱里,拿起另一袋湛蓝色的N95口罩。

这时,进来一个人,戴着口罩。问他哪的?对方答:县医院的。

陈院长马上嘱咐我给他50个N95口罩、10个护目镜、2套防护服。物资紧缺的防疫关头,每一件医用品视若珍宝。我把这些医用品装进一个大袋子,看戴口罩的人龙飞凤舞地签下字――县医院罗松。

这人刚走,又进来一个戴口罩的人,问他哪的?答:县医院的。

陈院长一愣,拉下口罩,嘴巴呈一个“O”型:那刚才那人是谁?追!

我快步追到电梯口,那个冒充县医院领走物资的人已下了电梯。我迅速拨打一楼值班室电话。不一会儿,值班医生带着冒领物资的人进来了。那人依然罩着口罩,看不清脸孔和表情。他一个劲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有意冒领,实在着急!一路上这位电话都在讲县医院、县医院,我一着急就脱口而出县医院了。他说的这位,是陈院长。显然,他不认识陈院长,单位领导派他来领取物资。这年头,谁愿意当贼?一个偷口罩的贼?再问,才确认这位是社区卫生院的。

社区卫生院不是一线医院,支援50个普通口罩,够了。陈院长当机立断。

先来的人和后到的人交换物资,签下各自的单位和姓名。我仔细确认一遍,轻轻吁了一口气,庆幸院长反应及时,差点混淆了。一个县级保健院,寻常储备上万个口罩是必备的,但疫情当前,全国口罩紧缺,口罩关连着疫情防护,关连着救援生命线。清点口罩,如数家珍,一只一只登记,每天领用的口罩数量,每天剩余的物资数量,都要严格管控,按时上报。很多医院口罩告急,县妇幼院暂时没有就诊患者,把节省下来的口罩支援给其他医院。

陈院长批阅完急件,拎起一袋N95口罩,又急匆匆出去。

 

请战书          

2020年1月27日 正月初三   晴

早上,打开手机,工作群里跳出一份请战书,全院医护人员争当应急先锋迎难而上,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打响疫情防控攻坚战。请战书上按满密密麻麻的红手印,我动情地看着一枚枚红手印,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红手印,带着心跳的温度,沸腾的热血,基因里的性格密码,簇拥在一起,如傲雪的红梅绽放初春的消息。我拉开显示屏放大图纹,螺旋状的指印,宛如同事们的笑脸,火一样热情,驱散深冬的寒意。

指印覆盖下的名字有院长、副院长;有上个月刚退休的红玫姐、美仙姐;还有刚刚入职的九零后美女护士……

汤玲,这名字一下子跃入眼帘。

汤玲,是我入职两个月来的办公室同事。我应聘第一天,她站在电梯口,引领我到办公室。三十出头,一个八岁女孩的妈妈。她刚怀上二胎,就流产了。流产当天,恰巧单位文明检查,她小腹抽蓄,去卫生间时发现洇红的血渗在内裤,她忍着,一声不吭全程陪同工作检查。从流产至今,才休息五天,这份请战书把她从外县婆家召唤回来。她完全有理由呆在家里休养,完全有理由不关注工作群,为什么从重重设卡的外地赶来上班呢?我知道,这决不是赶热闹。每个医护人员只要穿起那件洁白的医护服,内心好像听见神明的召唤,从身体里长出一对洁白的翅膀,飞向鲜红的十字架。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的天职,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是圣洁的精神操守,灵魂深处的呼唤。

汤玲属于编外人员,还没穿上洁白的医护服,不是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体制内的工作待遇,比如升职、工资晋级,都与她无缘。但她一如既往地热爱这份职业,不在意待遇差异。那枚鲜红的指纹,尤如她羞赧的微笑,赤诚、纯洁、热烈。一种职业信仰赋予的美,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物    资

2020年1月28日   正月初四   晴

有没有现金一万块?马上送来。

我握着话筒,不知如何以对。他在抢时间,时间就是物资保障,时间就是救援生命线。非常时期,一罩难求。他跟供应商恰谈医用物资时,平常市价五毛钱的普通口罩,现在单价十元;一套防护服平时二十多元,现在单价三百元。某些昧良心的供应商借国难之灾发财。即使这样,还要讨好供应商。全国各地都在紧急抢购医疗物资,供应商奇货可居,一句话谈不拢,就把物资运送到别的地方。可是,这么昂贵的医用品买还是不买?如果不买,缺少物资供应,医护人员拿什么奔赴救援前线?全县五十四万人口怎么防控传染疫情?如果买,怎么承担这天价费用?大年初一,全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他在县应对疫情防控指挥部,协助采购和调派全县医疗物资,面对哄抬惊人的价格,陷入两难境地。

买!当然得买。必须要有充足的医疗物资保障。似乎下了千万次决心,昨天,他斩钉截铁地说:想方设法让供应商先供货,物资先得到保障,价格问题会迎刃而解。违反市场管理价格牟取暴利,政府一定会找这些不法商人秋后算账。

我顿时茅塞顿开,悄悄松口气。连日来,担心他没休息,又担心他联系不到物资。现在,困难问题似乎找到了突破口。                              

电话里急需一万元,除了物资,还能有什么事?单位里有财务,唯恐单位资金流程慢,挽留不住供应商吧。

一万元,不多,我却一时拿不出现金。他忘记了这是一个春节,忘记给女儿压岁钱,忘记给乡下的老父亲电话拜年。有一种健忘,因为全然顾不上。

没现金。我话一出口,他匆匆撂下电话。从电话的余音里,我听见他万分焦急与无奈疲惫。

晚饭时分,他到家。我开起火锅,尽量把晚餐搞得丰盛些,弥补大年夜的团圆饭。大年三十,他一口饭没吃匆匆赶去开会,又紧急联系物资,直到昨夜才回。

他端起碗,还没碰到嘴边,手机铃声急促响起来。接完刚放下,又一阵铃声催促起来。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根本没有空档扒口饭。电话里的词都关于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84消毒液之类的医用品。

我想起上午急需的现金,问:为什么需要自已付现金?

他说,现在价格有所下调,但供应商需要预付款,再发货。目前都是电话紧急联系货源,摸不清对方底细,怎么敢冒失付款?

用自己的现金去投石问路。我已猜对八九分。

电话依然不停,传递着物资消息:上午发货的十万只口罩已经到达,还有二十万只口罩在运送的路上被拦住,不让出省。

今天,各地政府开始在辖区内征用防控物资。省内企业生产的医用品,只能保障本省防疫物资的供应。物价稍正常,口罩还是紧缺,紧缺的还是口罩!

 

出   征    

2020年1月31日  晴                                     

风,霜剑般迎面刮来。我冒着“嗖嗖”的冷风赶到妇幼院,以为会是这栋楼里最早到达的人。电梯上到七楼,听见过道里传来悉悉嗦嗦的声音,心想可能是卫生阿姨在打扫过道。

拐弯,见一个黑影躬着腰,正在院长室门口用力拖着一个大箱子。定晴一看,却是陈院长本人。我跨步上前想帮忙,她已经把那个沉重的大箱子挪进了隔壁房间。

这些剩下的物资,单独储存。看我走近,陈院长对我说。

接着,她往一个空纸箱里放东西,一边低声数着:三十套防护服、六个护目镜、N95口罩、84消毒液、乳胶手套、鞋套、纸尿裤……

纸尿裤?这老年人用品对我有强大的心理刺激。我父亲双目失明又患阿尔滋海默症,六年时间用了上千张纸尿裤,看到纸尿裤就想起那洇湿的尿黄和浓重刺鼻的臭味,想起父亲卧床无助的表情,心里无限辛酸。纸尿裤,它不仅是某些人群的生活用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岁月符号,裹藏着岁月凋零的叹息,是生命倒退逆行的标志。陈院长把一叠成人纸尿裤放进箱子,和那些医用品码得整整齐齐。我疑惑不解,以为这是为她九十高龄卧床不起的老母亲备下的。

早上,应急小分队第二批出征,这是为她们准备的医用品。陈院长因劳累,声音有点哑。

她所说的“她们”,是一个个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在陈院长眼里,她们如同自已亲手带大的孩子。她往箱子里置放这些用品,尤如给外地求学的女儿打点行装。

在春节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批出征到本县各个防控点的医护人员都用上了纸尿裤。那些红唇美目的姑娘们,忍受着纸尿裤里排泄物恶心的薰臭。

一套防护服,从帽子连到脚底,穿上防护服后轻易不得脱下,一个班至少坚持十个小时,直到同事换岗。这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能上卫生间,生理期的姑娘没办法去卫生间更换一次卫生巾。防疫工作的辛苦超出常人想像。这次积极出征的应急小分队队员大部分是九零后姑娘,她们平时在家娇生惯养,说话嗲声嗲气,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她们却战神般挺身而出,与平时判若两人,令人刮目相看!

几天前,医院大厅导诊台的请战书上按满了红手印,她们中最小的年龄只有二十二岁。那位年龄最小的姑娘名叫紫紫,这名字像紫菀花一样芬芳。紫紫平时喜欢毛绒绒的粉色衣服,围着粉嘟嘟的围巾,走路轻手轻脚,说话细声细语,听到街头响亮的喇叭都吓得躲一边。这姑娘在请战书上按下血印,却毫不迟疑。她志愿成为应急小分队队员,支援到乡村的医疗隔离点,同整个村庄被封锁的疑似村民一起隔离。

屎尿、经血,都包在纸尿裤里。陈院长说起在防控点姑娘的工作情形,声音哽咽、眼眶潮红。

第二批出征的应急小分队队员来了,六个人。她们薄施唇彩、明眸皓齿。她们即将前往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个个神采飞扬,保持青春本色。

陈院长妈妈一样叮嘱着:一定要有自我防护意识,留观人员一人一间单独隔离,为防止对方情绪冲动,测量体温时,一定要两人同行;下班脱下防护服后,酒精像喷香水一样,从头到脚喷洒一遍,消毒完再淋浴……

她叮咛的每条事项,都是这些天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昨天,荣荣分派到防控点,她把晚餐送给被隔离的村民,那位村民堵气,一扬手把餐盒打翻,饭菜泼洒在地,荣荣眼里噙着委屈的泪水。有谁知道,她正饿着肚子赶来换岗,两周岁的孩子正寄在邻居家里?她欠这世界什么了?因为她穿着这身洁白的医护服,就该忍辱负重接受粗鲁的态度?那鲁莽的态度,不是缘于病毒纠结的身体,而是被病毒扭曲的灵魂。

院长心疼这些孩子,她用慈母一样的爱,让她们更坚强。

八点三十分。应急小分队在会议室举行了庄重的出征仪式。当她们转身,启程前往隔离观测点时,电脑上打印的文字在我眼前一片苍白,所有文字的表达都难以抵达现实的份量。她们是一群可敬可爱的年轻人!

尊敬,这饱含敬意的词语,不专属于年长的一辈,所有为爱负重前行的人,不分年龄,无论职务,都让人肃然起敬。

联系单位:宁德市霞浦县妇幼保健院办公室

作者简介:郑飞雪,女,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品发表于《福建文学》《福建日报》《延安文学》《北方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雨花》《青年文学家》《厦门文学》《牡丹》《福建艺术》等刊物,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等多种选本。获岱山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海洋散文三等奖;首届大沙杯国际海洋散文优秀奖;福建省第32届优秀文学作品榜暨第14届陈明玉文学榜提名奖;宁德市2015、2016、2017年度散文奖;第二届罗峰奖全国非虚构散文优秀奖。

责任编辑:晴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