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精工现“特斯拉乌龙” 公司称系员工失误所致
证券时报
特斯拉概念,无疑是A股市场进入2020年以来的最火概念之一。在众多产业链相关企业急于“傍大款”之时,也有企业上演了一出乌龙剧。
工作人员失误引发乌龙
1月15日晚间,百达精工(603331)公告称,公司关注到有媒体报道题为《百达精工:公司目前是属于特斯拉原材料供应商》的文章,报道中提及百达精工1月1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是属于特斯拉的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公司2018年度报告经审计数据,公司汽车零部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41.56%。
经公司核实,确定不是特斯拉供应商。报道所称的消息来源“互动平台”表示系公司工作人员工作失误,未经过内部核定的错误信息发布。
百达精工表示,公司是专业从事金属成型和精密制造的企业,以压缩机核心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为主业。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供应法雷奥、TRW、日立汽车、万向、博世、TKP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18年度,公司汽车零部件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41.56%。
虽然一度沾上特斯拉概念,但百达精工15日股价涨势并不算猛烈。
截至15日收盘,公司股价涨幅1.91%。不过,从2019年11月末起,百达精工股价整体震荡上行,累计最大涨幅已逼近20%。
已有多家公司
“搭车”特斯拉
在业绩扭亏、政策利好、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对外交付等一系列利好刺激下,特斯拉股价近期出现显著上行。Wind数据显示,2019年10月至今,特斯拉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100%。因此,特斯拉产业链也被市场称为下一个“苹果产业链”,从而带动A股“特斯拉热”。
在此背景下,已有众多A股上市公司纷纷出面“搭车”。
曾出现连续三日涨停的天汽模在公告中称,特斯拉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2019年公司与特斯拉累计签署汽车模具订单约5400万元。该公司还进一步称,特斯拉是公司新能源汽车模具客户之一,其与奔驰、宝马、保时捷、通用、福特等公司其他客户并无本质不同。同时,公司与特斯拉业务合作存在市场开拓风险。
同样称是特斯拉供应商的还有亚玛顿,该公司称,近年已成为特斯拉合格供应商,2019年开始逐步放量向其提供太阳能瓦片玻璃等,因双方签订相关《保密协议》,所以合同金额予以保密。
除公告外,互动平台也成为上市公司“搭车”的工具。云海金属(002182)近日曾在互动平台上称,公司目前给特斯拉一级供应商提供镁合金,也在努力争取在深加工产品方面加强与特斯拉的合作。
而上海亚虹(603159)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该公司有生产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品间接供货给特斯拉,包括进口和国产车型,公司目前提供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特斯拉汽车座椅和胎压监测装置。
有“搭车”的公司,也有与百达精工一样澄清并无特斯拉重大订单的企业。凌云股份(600480)此前就曾公告称,公司近期未收到特斯拉重大订单,现有业务不会对公司2019年度及目前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未发现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特斯拉概念还能火多久?
近期持续扰动A股市场的特斯拉概念,是否还有支撑相关公司股价持续上行的空间?目前市场给出的信号和解读多偏积极。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释放出多条促进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积极政策信号。工信部部长苗圩针对市场普遍关注的补贴问题回应称,今年新能源车补贴不会大幅退坡,而且将推动出台多个相关产业政策。
东兴证券认为,特斯拉和苹果在产品与品牌定位、对行业的颠覆性、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不同之处在于,汽车的单体价值更高,产业链也更加复杂,这就决定了电动车产业链的规模和市场可能十倍于智能手机市场。东兴证券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长期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成长到10万亿元量级的市场规模,整体市场规模潜力超过智能手机行业。特斯拉产业链不仅有望重现苹果现象,更有可能超越苹果产业链。
长城证券指出,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标杆企业,其产品给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了真正的革新,产品的高性能、强设计感受到高端消费人群的追捧。2014-2018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从3.2万辆增长至24.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6.4%,自2017年三季度推出Model 3后,公司销量迅速提升,2018年增速达138%,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销量25.6万辆,增速达65%。特斯拉上海工厂已于2019年底建成,2020年产能15万台,生产车型为国产Model 3,比照美国地区Model 3销量水平,预计2020年中国区销量将升至10-15万台,这将极大促进特斯拉全球销量的增长。特斯拉国产化后将更多的基于本土供应链研发,国产零部件公司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兴业证券也表示,中国豪华车及电动车市场空间足够大,且Model 3是北美市场被验证成功的车型,国产Model 3在中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有望成为现象级的电动车产品。Model 3国产化之后,将在近两年为行业带来确定性增量,产业链相关标的盈利与估值有望双升。(记者 赵黎昀)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