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财经新闻

金融委一月内三次关注这个问题,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0-05-08 09:5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题:金融委一月内三次关注这个问题,释放了什么信号?

新华社记者刘慧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日前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再度关注资本市场造假问题。一个月内,这已是金融委第三次关注该问题,释放出依法重拳打击造假行为,加强投资者保护的强烈信号。

本次会议强调,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严肃市场纪律,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实际上,从金融委4月7日第二十五次会议提出“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到4月15日第二十六次会议要求“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再到最近的第二十八次会议强调“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诸多业界人士认为,这些措辞严厉的表述代表着资本市场环境净化升级必将加速。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表示,长期以来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让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很受伤”。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出原形,其中不乏昔日的“明星企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市场影响。

他指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开足马力”和新证券法落地实施,造假行为的成本大幅提升,相关责任人员也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投资者保护的“安全网”也将越织越密。

近期,证监会也亮出了去年以来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成绩单”。2019年证监会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96件,罚没款金额41.83亿元,市场禁入66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以来,证监会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典型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财务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证券法已经落地实施,通过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造假欺诈等违法行为从重处罚的力度还将会持续上升。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认为,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充分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害,投资者可以利用成熟的体制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在他看来,新证券法有了显著的进步,顺应了市场呼声,明确引入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对恶性违法行为的综合处罚力度。

责任编辑:刘宁芬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