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帮扶国家近半贫困县 51家央企首期出资122亿
华能集团出资援建的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同心中学。
宁德网
中国经济周刊消息 10月17日,第三个全国扶贫日当天,志在达到千亿规模的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下称“央企扶贫基金”)在京成立。
国投公司、国家电网、中国华电、三峡集团等51家中央企业参与首期出资,首期募集资金为122.03亿元,下一步还将通过其他中央企业增资、组建基金联盟等方式,继续扩大基金规模,计划到2020年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国资委副主任徐福顺说,设立基金是央企为国家探索产业化、市场化扶贫路径的责任担当;是整合央企力量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的有益探索。
基金整体保本微利
重点倾斜贫困地区特色产业
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办、国办随后印发贯彻实施《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明确要求由国资委牵头、财政部参与,引导设立央企扶贫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也特意被写入了方案中。
11个月后,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准央企扶贫基金设立方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国资委内部获悉,央企扶贫基金的设立得到了国务院高层的重视和推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建立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并做出品牌来,长期坚持下去。国务委员王勇专门批示,对基金设立给予充分肯定。
10月17日上午,基金公司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标志着基金开始正式运作。央企扶贫基金委托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全资企业——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投创益”)具体运营管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国投公司内部获悉,基金以整体保本微利为原则,存续期15年,项目投资期5~7年。基金的日常运营由国投创益承担,不设专职管理团队。基金公司投资和投资形成的股权参照合伙制企业进行管理。
揭牌当天,基金公司还与河北、河南、江西、贵州、云南、青海6省签订了基金首批投放项目。
国资委副主任徐福顺表示,基金主要投资于贫困地区的特色种养业、旅游业、加工业、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产业,以及贫困地区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优先支持吸纳就业人数多、带动力强、脱贫效果好的项目,重点支持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省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
选择国投创益作为基金具体管理者,是因为其此前在扶贫投资领域的市场化、专业化经验。早在2012年10月,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由财政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2014年12月10日该基金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只具有政府背景、市场化运作、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也是中国创新扶贫开发和财政投入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基金首期规模为28亿元,以股权投资为主要形式,主要投向贫困地区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基金委托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资产运营。
央企帮扶国家近半贫困县
央企的身影,一直活跃在中国的扶贫攻坚战场上。国资委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106家央企共结对帮扶了遍及21个省(区、市)的246个贫困县,约占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42%,比“十一五”末增加了57个县,平均每家央企结对帮扶2.3个县。“十二五”以来,央企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47.4亿元,开展各类定点扶贫项目2872个。
在西藏、新疆、青海等扶贫攻坚主战场,央企同样担任了主力军作用。目前有16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21个县,16家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16个县,40多家中央企业参与了产业援疆工作。央企在援藏、援疆、援青工作中投入无偿援助资金31.23亿元。
以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为例,“两桶油”是央企扶贫的先进典型,多次在各种层级的扶贫工作会议中做经验交流。中石化是首家发布精准扶贫白皮书的央企。自1988年成立至2015年,中国石化总部共承担了青海、江西、甘肃等7省11县(市)的扶贫任务,先后选派75名挂职干部深入扶贫第一线。中国石油在2006—2015年间的扶贫开发投入超过13亿元,扶贫项目总数达到1474个。
值得一提的是,央企们在定点对口扶贫中,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精准施策。以华能集团为例,华能将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与解决用电难结合起来,近年来建成投产西藏最大的水电项目——藏木水电站、新疆最大的扶贫惠民工程——别迭里水电站,有效解决了西藏墨脱县、芒康县长期缺电和用电难的问题。特别是别迭里水电站不仅每年发电约8亿千瓦时、上缴阿合奇县税收4000多万元,还新增灌溉面积38万余亩,解决了900多户农牧民的定居问题。华能集团也因为电力扶贫的突出事迹,在首届中国扶贫论坛上荣获“中国扶贫企业贡献奖”。
在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看来,中央企业参与定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更专业
事实上,以基金的形式更加专注、专业地参与扶贫和履行社会责任,多家央企中不乏案例。而基金会的形式,正在成为央企精准扶贫、塑造公益品牌的一个重要载体。
招商局集团在2009年专门成立了慈善基金会,由慈善基金会来管理公益资源。“招商局聚焦在定点扶贫领域,通过走访中国很多贫困地区和农村,招商局发现贫困问题很复杂,要找到贫困的根子,并且对这个议题有深入研究。” 招商局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李海说。
据李海介绍,招商局集团扶贫领域很广,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以及医疗保健帮扶等,并且在贵州、湖北等地定点扶贫了4个县,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大概投入了一亿多元。
三峡集团今年在民政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注册资金两亿元。每年还有常规捐赠一亿元。另外,三峡电站在发电收益中还将提取一部分资金进行捐赠,今后每年持续对外捐赠扶贫资金达到3亿至4亿元,这些将强有力地助力脱贫攻坚。
“在此之前,资金大多的投入方向是到地方政府,存在一些大水漫灌、不计成本、不计报酬的很粗放式的管理。” 三峡集团基金会执行副秘书长贾波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今后要实行精细化的管理,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多层次、立体化地来开展工作。”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吴东华认为,央企扶贫基金要想取得对贫困地区的投资成功,关键不在投,而在整合所有参与投资企业的各种资源,比如所有参与投资企业的工厂、物流、销售渠道、投资资金、管理、营销等全面支持,这才是促进投资贫困地区企业成功的关键。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2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煦 |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