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国投:深化金融服务创新 贡献国有担保力量
近年来,宁德市国投公司下属企业宁德市国有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再担保公司”)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围绕“调结构、控风险、促转型”三大主线,深耕支小支农主业、发挥融资担保桥梁作用,创新性开发涉农产品质押担保、财政补贴担保、生产要素抵押担保等多项融资担保业务模式,采取金融创新引领蓝海、支持县域特色产业、构建“政银担”新模式等系列措施,有效破解了宁德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融资门槛高、业务手续繁琐、缺乏抵押物等急难愁盼问题。
海上新家园 王志凌 摄
金融创新引领蓝海 唱响海上宁德“共富曲”
近年来,宁德市致力实施推动县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作为福建省海域最大、海岸线最长的海洋资源大县,霞浦县坚持做大做强做优海参产业,加快构建海参全产业链条,成为“中国南方海参之乡”。
针对宁德市海参养殖业面临的养殖周期特点及融资需求,市再担保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联合交通银行宁德分行、霞浦信用社先后创新推出“海参养殖贷”“海参仓单贷”等金融产品,开创了线上批量化、快速放款的新模式,为养殖户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不仅有效缓解了养殖户的资金压力,更为当地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有效促进了海参养殖业的增效增收。
截至2024年12月末,市再担保公司累计为1149户海参养殖户提供了105015.76万元的“海参养殖贷”担保;累计为248户海参养殖户提供了39414.90万元的“海参仓单贷”担保。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担保力量,市再担保公司持续深耕“海上宁德”建设,与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工行宁德分行紧密合作,共同推出了“渔排改造贷”产品,有效缓解了养殖户改造资金缺口。此外,针对宁德大黄鱼产业链及相关水产行业,公司还创新推出“渔排养殖贷”,破解了养殖户融资难题,为地方蓝色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新动能。截至2024年12月末,“渔排改造贷”和“渔排养殖贷”累计为582户养殖户提供了金融支持35185万元。
霞浦海参 王志凌 摄
支持县域特色产业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古田县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誉,是全国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历经五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成功打造出享誉全国的“古田县食用菌栽培模式”,成为古田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在“小菌菇”撑起县城“大经济”背景下,为深入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并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市再担保公司携手当地金融机构及古田食用菌协会,通过信用反担保方式,推出了“菌菇贷”金融产品,为食用菌产业链客户提供了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客户的资金压力,也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12月末,市再担保公司累计为432户客户提供了67771万元的“菌菇贷”担保。
古田银耳 王旺旺 摄 (来源:新华社)
构建“政银担”新模式 打造产业信用“新生态”
作为宁德市唯一一家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近年来,市再担保公司始终致力于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妥善解决宁德市小微企业和“三农”群体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构建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市再担保公司在积极推广“见贷即保”产品业务的过程中,还注重加强风险防控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提升小微企业和“三农”用户的信用意识,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下一步,市再担保公司将秉承“坚持政策性市场定位,支持普惠型金融发展”的初心使命,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科创贷”专项金融产品的普及与运用,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求变,不断探索和创新融资担保的新产品、新模式,推进普惠金融提质、增量、扩面、降本,以更高的效率灌溉实体经济,以更稳的步伐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助推小微企业及“三农”主体发展贡献新的“担保力量”。
来源:宁德国投
编辑:刘宁芬
审核:蓝青 林珺
责任编辑:刘宁芬
(原标题:宁德国投:深化金融服务创新 贡献国有担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