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农信联社:精准滴灌 助农勾勒“诗和远方”
走进周宁县李墩镇云埔蔬菜合作社,几十名村民来回穿梭,或采摘茄子、青椒,或分拣、装筐、过秤、装车。该合作社负责人李孙发说:“这块蔬菜基地,每天能采十几吨茄子和青椒,当天就可销往温州、福州、福安等地。”
2003年,李孙发回乡种植蔬菜。基于周宁县800余米的平均海拔,以及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征,近年来,他种出的蔬菜品质高,受到顾客喜爱,也因此激发了他发展规模种植的念头和信心。但是,要扩张规模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进一步完善基地设施,资金问题难倒了他。
在整村推进过程中,周宁县农信联社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安排客户经理对接,经上门走访、调查、评估后,及时向该蔬菜基地发放了135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其建立设施大棚,种植高山蔬菜,缓解其资金不足的困境。
李孙发说,之前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设施大棚,他所种植的蔬菜连续亏损了8年。很多人劝他放弃,但他咬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过不断地摸索,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加上建了设施大棚,他的蔬菜迎来了“春天”。
这些年,他先后从信用社获得信贷支持累计870万元,目前,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600余亩,其中设施大棚近600亩,茄子、花菜、白菜、尖椒等蔬菜轮番种植,一年四季皆可采摘,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轮种,从分散栽培经营到集约规模经营的转变。
“我们合作社现在不仅融合了益农信息社,而且还是农信‘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的试点,信用社不仅给我们资金帮扶,还推荐农技专家给我们指导栽培技术。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水肥一体化喷灌技术,正在进行新品种集约化育苗,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推广生态栽培技术以及更多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进一步提高周宁高山蔬菜的市场竞争力。”李孙发说。
现在,李孙发已经是周宁县的蔬菜种植大户。随着该基地的发展,不少村民到他的基地打工,跟着“种出”了新生活。据统计,合作社每年支付的土地流转租金就达100多万元,带动了18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基地劳作的17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
“我家里情况比较特殊,得照顾我生病的老伴,前几年家里没钱,我到处做泥瓦工,跑来跑去累得很。基地从开始种植蔬菜开始,我就来这干活,每个月能拿2700多元工资,跟在家门口上班一样,又能照顾老伴,日子越来越好了。”55岁的郑大姐介绍说,和她一起长期在云埔蔬菜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村里就有5户,现在大家早已稳定脱贫。
立足生态气候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高山蔬菜、高山晚熟水果等特色农业发展,周宁县农信联社坚持以“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机制,以云埔蔬菜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带动,累计发放“高山”“高优”特色产业贷款14660.37万元,通过产业扶贫,进一步放大了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撬动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的云埔蔬菜基地,已然成为周宁县最大的集中连片蔬菜种植基地和周宁县首个全国蔬菜标准园。
□ 林丽华
责任编辑: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