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行业资讯 兴业银行宁德分行

陈朝腾:一位经济学硕士的金融之路

2016-05-09 16:13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消息 在兴业银行的从业者中不乏高学历的精英们,他们年轻活跃,专业知识扎实,思维开阔,受金融业亲睐,并能在职场中快速完成从“菜鸟”到“潜力股”的完美蜕变。陈朝腾,就是这些高学历金融人士中的典型代表,毕业于华侨大学技术经济学专业2008级硕士班的他,从走出校园那一刻起已在兴业银行宁德分行打拼了将近九个年轮。“在兴业度过了我人生最好的十年,我把青春留在了这里,对于它我从心底珍惜并忠诚。”当谈起自己和兴业的源缘时,他突然变得感性起来……

在厚积薄发中一鸣惊人

刚到兴业时,陈朝腾被分到福安支行做客户经理,事业上较高的起点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和动力,也让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在福安支行三年半的时间里,陈朝腾时刻不忘放低姿态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工作经验,并不断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充实自己。

2012年陈朝腾开始到兴业银行宁德分行从事投行工作,在开展第一笔业务时,业务部获悉某国有企业有5亿元融资需求,但是政府平台按政策规定没法办理传统信贷业务。领导找到陈朝腾下任务说:这是非常好的业务契机,是分行实现新兴业务的突破口,我们兴业银行需要打破传统,用投行创新思维解决该公司融资需求,体现我们的专业和效率,必须立刻拿出一个方案。可实际上,陈朝腾只参加过一次总行投资银行业务培训,对投行业务也是懵懵懂懂,真要实际操作这么高大上的投行业务,他一下子闷住了,感到压力空前。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陈朝腾还是顶住压力,接下了任务。连夜翻阅相关政府融资平台文件和政策,向总行产品设计老师学习新兴结构化融资产品,从结构化产品方案设计、到项目报批、项目落地仅花了三周时间。其中也出现一系列插曲,由于是一笔创新业务,中介机构和相关部门都没有经办过,其中沟通协调充满艰难和心酸,陈朝腾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他设计的方案设计和项目落地效率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赏。从第一个项目5亿元、第二个项目6亿元、第三个项目9亿元,经过4年的不断努力,而今兴业银行宁德分行已落地了40多亿元投行创新业务。

在羽翼丰满后日益从容

在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后,陈朝腾并没有因此而松懈自己,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一心扑在他所热爱的银行事业上。学习上级文件、关注金融新闻、学习专业知识,他要求自己要有更高的办事效率和更专业的服务能力。“客户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我必须保持灵活的思维和追求创新的精神。”,陈朝腾认为自己的学习动力与客户的每个新要求有密切的关系。“是客户不断提出新需求,让我越来越沉稳,成长得越来越快。”,他满怀感激地说。

从进入金融领域那一刻起,陈朝腾就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创新是业务发展的生命力”,因此他总是能审时度势,在新环境下将新方式应运而生。在近两年来区域经济出现下行的大背景下,陈朝腾联系自己深厚的知识沉淀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投行的思维来化解不良的新方案。有一位信用客户,前期冒进多元化经营,投资了房地产行业,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影响出现资金链紧张。为了保证银行投放该客户的信贷安全,陈朝腾立马对该客户所投资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排查,并制定项目化解方案。经过排查分析该房地产项目存在短贷长用,现流动性枯竭,但是项目地段比较好,注入一定流动性时刻可以盘活。陈朝腾加班加点重新测算整个项目的总投,设计了通过投行非标产品进行置换短期贷款并新增部分流动性来盘活整个项目的化解方案。结果,方案得到了快速审批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赏。目前该项目运营良好,该客户已开始提前偿还贷款。这次的成功化解不良,不仅化解了客户的危机,也提前帮银行控制了风险。而这只是陈朝腾日常工作中一个普通的案例,“只有羽翼丰满,才能在需要展翅飞翔时淡定从容。”,他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形容自己在金融工作中那些孜孜不倦的日日夜夜。

陈朝腾说,在他心里银行人是一个表面光鲜、精神压力巨大的群体,每一位金融工作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和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他把银行定位一个服务行业,“我们既服务个人,也服务整个社会。银行并不神秘,它只是一个与金钱有直接关系的服务业而已。”,他说只有准确的定位工作性质,才能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方向更明确。然而,对于刚步入工作轨道的职场新人来说,大多数人都困惑于如何做到厚积薄发,如何等到羽翼丰满,或许他们可以在陈朝腾身上寻得几分答案。

责任编辑:叶著

关键词

陈朝腾 投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