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锋:乡村振兴路上的“孺子牛”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重庆市黔江区蓬东乡麻田村却是一派忙碌景象。郁郁葱葱的花椒树在山丘之间绵延,农户们穿梭其间对花椒树进行修枝整形、防虫治病、松土施肥,为来年夏季丰产增收打好基础。
一名中年男子顺着田埂仔细查看枝头花椒的长势,皮肤黝黑,裤腿上还沾着泥点。“现在是花椒树管护的关键时期。昨天专家来看过了,说是现在花椒树的情况很好,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做好管护,今年收成肯定差不了!”他乐呵呵地说道。
“潘书记,你可真是个闲不住的人,快进屋坐坐,喝口水歇会儿。”村民亲切地和他打招呼。
村民口中的这位潘书记是来自兴业银行重庆分行的驻村干部潘锋。2021年5月,他受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委派,到麻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此,带着一双球鞋、一张地图、一支笔、几个本,在兴业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潘锋开启了扎根田间地头,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驻”进村民心坎里
翻开潘锋的工作日志,一本记录着群众的点滴“小事”,另一本记录着发展麻田村集体经济的“大事”,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为快速实现工作角色转换,潘锋在村委会找了间屋子,把被褥铺进去,这里就成了他的“家”。田间地头看实情,进家入户摸“家底”,他的脚步风风火火,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带着感情走,带着问题访,多说掏心窝子的话,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才能走进群众心里、访到问题实处。”这是潘锋的驻村心得。
林带沟渠、庭院猪圈、葡萄架下……一旦村民有困难,他都会带领工作队在第一时间出现,渐渐地“有事情找潘书记”成了大伙儿挂在嘴边的话。
让200亩失管花椒重焕生机
“潘书记,我们的土地租金和劳务费怎么办?”村民拉住潘锋说道,“你可一定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啊!”之后的一连几天不断有村民问他同样的问题。
2017年,麻田村与企业合作,发展种植了200亩青花椒,花椒产业一度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希望。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2月,由于合作企业资金链断裂,无力继续经营,还有近10万元的债务需要处理,花椒地陷入了失管状态。
“眼下迫不及待要做的就是为这200亩地重新找个‘婆家’,把土地租金和工人工资的‘窟窿’补上。”为此,潘锋承担起了为乡党委、村委会提供决策依据的任务,不仅要在“能否接”问题上算好账,还要在“如何管”问题上下功夫。
能否接?潘锋请到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市农科院研究员谢永红到花椒园实地调研,为可否接管并盘活花椒园提供技术依据和经济评价。在完成调研后,潘锋紧锣密鼓地将整理好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向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党委汇报,寻求资金支持。在兴业银行重庆分行支持下,第一笔扶贫专项资金88万元很快到账,潘锋心里有了底气。
“由于原业主资金链断裂,项目必然伴随法律风险,依法接收是第一要务。”潘锋联合村两委收集齐全部协议文本,全面厘清相关法律关系,对涉及的106户村民逐户走访并做好解释,重新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补充条款。另外,工作队经办了和原业主的解除承包关系及债务抵偿协议,保证了花椒园资产完整性。
“潘书记真是给我们村办了大实事儿!”2022年4月,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接管了花椒园,村民们喜上眉梢。
抓管理、强技术、引资金,平静的基地又“活”了起来,让流转土地的村民提着的心又放了下来。
当好花椒树的“田间保姆”
人心齐了,干事的劲头也足了。花椒林里人影晃动,声声虫鸣和着人们的欢笑声,很是热闹。
“林业局的技术员今天来做培训,大伙儿注意听,有啥不懂的抓紧问。”潘锋大声招呼着。
花椒管护是个技术活儿,“以前咱不懂,多亏了潘书记请来专家给咱答疑解惑。”听着技术员的讲解,乡亲们来回转悠,瞧着如何下手修剪,哪个枝该留哪个该疏,哪个该剪及剪多少。
三分种植七分管理,潘锋深刻认识到花椒园作为集体经济,经营的胜负在于管护团队的运行。
在接手花椒园前,工作队已帮扶成立了以1名村干部专职、1名驻村工作队员配合的管护团队,并在工作中逐步吸收志同道合的村里“能人”加盟。
李映文便是管护队伍中的一员。“这些日子,我不仅在这里学到了花椒种植、质量管理的‘一技之长’,更是依托平台实现了自我价值。”李映文原是一名蚕桑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他觉得日子更有盼头了。
“每天站在山头望一望,我就干劲十足。”自从接手花椒园项目以来,潘锋可没少操心,隔三差五就跑到花椒地里,看看是不是有草了、有虫了、旱了、拉枝拉得咋样……然后用手机拍照,将发现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管护措施及时传到交流群,督促大伙儿迅速整改。
让大伙儿有活干、有钱挣
“干一天能挣100元,还能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兼顾农活。”58岁的村民小王脸上笑意盈盈,手脚麻利地修剪着树枝。她表示,这花椒吃在嘴上麻,可是却甜在心里。
一颗颗小小的青花椒不仅能为餐桌上的佳肴增味添香,还能给村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已经为当地30户余村民提供了1300余个工时、近12万元的劳务收入,支付106户村户近10万元土地流转费。
每年七月,椒香四溢,硕果累累。掐一簇花椒在手上,果实饱满沉甸,再一捻,花椒油在指尖润开,辛香味道从指尖“闯”入鼻尖。
剪枝、分类、装筐、过秤……采摘现场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我们村种植的花椒颜色鲜亮、粒大饱满,香味儿浓、麻味儿足,来村里收花椒的商家都称赞这花椒好。”潘锋一边忙着装筐一边介绍道。2022年、2023年麻田村花椒产量合计1万5千斤,套种大豆产量2万余斤。
从管护到采摘,从加工到销售,从发展生产到带动就业,麻田村实现了果树满坡青山绿的生态效益、花椒飘香销四方的经济效益、种植加工就业忙的社会效益相统一。
吃起来麻人,用起来养人。花椒兼具食药功能,但要将其经济价值“吃干榨净”,潘锋认为仅靠卖干花椒还远远不够。如何让这颗不起眼的小果,变成登堂入室的经济产品,转化成振兴乡村的澎湃力量?
“保量、提质、增效!”潘锋用六个字总结花椒产业后续发展思路,即保住原有种植面积不减少,全力提升花椒品质,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延伸产业末端经济。
一条生产路延展着致富希望
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往来穿梭,工人3人一队拓宽修整,平整崭新的路面逐渐成形……
“只要是村民咧嘴笑的事,再小、再难,也得努力干。”花椒产业蓬勃发展,山区羊肠小道导致管护难、采收难、销售难,如何打通经济发展的堵点?潘锋清晰地意识到,要想富,先修路,这既是温暖民心路,也是致富产业路。
有了这个想法,他立即和村两委进行研究,并将该道路报入项目库。在他的努力争取下,麻田村产业路项目顺利实施并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蜿蜒在田间地头的产业路,串起村景、激活产业,改变了以往“肩挑背驮”的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更让今年冬管施撒45吨有机肥成为可能。路变宽了,潘锋与乡亲们的心更近了。
借帮扶“东风”,行发展“快船”。兴业银行重庆分行2021年5月起对口帮扶麻田村以来,创新“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帮扶、生态帮扶等方式,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累计投入帮扶项目资金近600万元。在分行的资金支持下,潘锋还在麻田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从路面整修,垃圾、污水等清洁处理着眼行动,对新、老街口路面进行平整、拓宽,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老街污水管网建设惠及220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此外,他还护航当地葡萄产业再升级,迈开现代化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新步伐。
“麻田村作为区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目标是走产业发展,走生态振兴、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潘锋介绍说。迎来丰收的花椒产业,和当地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共同组成了麻田村的“振兴密码”,亦是兴业银行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乡村振兴事业的生动缩影。
“我们现在在花椒树下套种黄豆,让大伙儿天天有活干、月月有钱领!”潘锋干劲十足。
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放眼今日麻田,入目皆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村民脸上笑容洋溢……
“托单位的福,事办成了,脸上有光。”潘锋的脚步,已遍布了麻田村的每个角落,而他随身不离的笔记本上又记上了许多村民的新的需求和落实的计划……
来源:兴业银行宁德分行
编辑:林哲雨
审核:陈小虾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