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行业资讯 邮政储蓄银行宁德分行

赤溪奔小康 邮储有担当

邮储银行宁德分行探索扶贫攻坚“宁德样本”的金融路径

2015-12-07 16:11 来源:宁德网

宁德网消息 2015年6月1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国务院扶贫办在京举行金融扶贫合作战略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在贫困地区的累计信贷投放力争不低于5000亿元,开启了金融扶贫的新篇章。

作为普惠金融事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邮储银行宁德市分行在多年推动实践“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中,依托庞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信贷支农、创新利农、知识惠农等方式,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为全市“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趟出了一条路。

赤溪村,是宁德地区为数众多的畲族村落之一。1984年,因为一穷二白面貌,赤溪村引起《人民日报》关注,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拉开序幕。赤溪村也因此得名“中国扶贫第一村”。

近年来,邮储银行宁德市分行先行先试,争当金融扶贫“排头兵”,将自身优势与扶贫政策相结合,探索创新扶贫贷款模式,推动信贷资金流向当地产业、农户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赤溪村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扶贫工作也因邮储银行的助力,而驶入快车道,实现了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成为闽东乃至福建艰苦奋斗、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这也成就了一个金融扶贫的邮储“样板”。

精准扶贫 

携手贫困农户走进致富“春天里”

宽敞的街道,簇新的民房,齐备的文体娱乐设施,穿梭的旅游大巴。身着“凤凰装”的畲家妇女正向外来客人热情介绍着白茶、葫雕、西红柿等特色产品。徜徉赤溪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而30多年前的画面却是:赤溪村是闻名全国的穷苦之地,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说起拔掉穷根奔小康的历程,畲族乡亲们用“东风吹倒黄连树”的歌词作答。他们说,是扶贫扶起现在的新生活,扶起畲家人的斗志和信心。

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邮储银行携手贫困农户走进致富“春天里”。“没有邮储银行资金的帮助,我就不可能脱贫致富。”提起邮储银行,村民老王满脸感激之情,他说,他曾是当地贫困户之一,平日以种植西红柿为生活来源,生活较为拮据。

“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是赤溪村的现实写照。如何精准找到着力点,是决定扶贫成效的关键。2011年,赤溪村被确定为省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2013年,老王和当地部分种植户响应政府扶贫工作号召,计划扩大西红柿种植面积,增创收入,但缺乏相关启动资金。

得知情况后,邮储银行福鼎市支行当即安排信贷员上门进行现场调查,并在短短3日内为老王发放了一笔5万元的小额联保贷款,期限1年。而邮储银行开辟的这条扶贫贷款绿色通道,从调查、审查、审批到放款,整个流程仅3天。

有了这笔“及时雨”资金,老王的创业问题顺利解决。很快,老王就购买了新的西红柿苗株及相关种植设备、肥料,成功扩大种植面积。如今的老王,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年收入翻了两番,小日子也逐渐红火了起来。老王逢人便夸说,是邮储银行改变了他的生活,带着他奔向了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我家穷了好几代,如今终于翻了身”。

在赤溪村,正有越来越多的“老王”受益于邮储银行的“金融活水”。最近,经营农家乐生意的村民吴石论特别高兴,农家乐的经营让其大赚一笔,逢人他就说多亏了邮储银行。“开办农家乐餐馆时没钱,4个合伙人通过小额联保贷款向邮储银行申请了20万元,第一年还是保本经营,但第二年就盈利3万多元了。如今,生意越来越红火了。”讲起当年的发家史,吴石论记忆犹新。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目前,邮储银行宁德市分行在当地累计投放小额贷款15699笔,金额9.54亿元。

“邮储金融扶贫给贫困农户带来金融‘及时雨’,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让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高兴地说,今天的赤溪,群众收入增长了56倍,村民住房由草房变成了小楼,人均住房面积从8.5平方米提高到21.6平方米。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邮储 赤溪村 扶贫 银行宁德市分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