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待孕再改IPO生态预期 券商、基金双获利好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再次因国家高层的表态而受到市场关注。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讲话时表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孕育中的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的同步到来,或引发IPO生态的连锁反应。
一方面,携注册制而来的科创板被市场寄托了更多的支持四新经济企业上市融资的预期,虽然监管层尚未就科创板的IPO等标准给出答案,但分析人士认为,不以盈利未考核而看重营业收入、发行市值可能会成为科创板的新门槛。另一方面,伴随着科创类企业通过这一渠道进入资本市场以及与以往不同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科创板的设立也将给创投机构、券商投行、公募基金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
计划境外上市者或改道
注册制的改革预期,伴随着国家高层有关设立科创板的表态而重燃。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当天表示,科创板“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表态意味着相比主板弱化对发行人的盈利要求、增设AB股制度都有可能成为科创板的潜在制度安排。
“科创板的设立意义大概率是‘对标’成熟市场国家的交易市场,为科创类企业的境内上市提供制度红利。”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一些不满足IPO财务标准,同时有海外上市计划的企业,有可能在科创板的制度安排下改道在国内上市。”
“联系到年初以来对新经济企业的政策支持,不排除(科创板)将为一些新经济类企业的上市提供更好的便利性。”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保代表示。
“我们目前已经在试图和监管人士沟通科创板的相关制度方向,不过目前还没有得到明确的信心,监管层方面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过程中可能也会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企业、保荐机构的需求,以此基础来搭建科创板的制度框架。”上述投行保代表示。
事实上,这一政策预期的形成,也被业内视为对投行、创投机构的重要利好。
“近10年投行业务对券商总营收的贡献持续上升,主要贡献是中小民营企业上市潮。2009年创业板开闸前,投行业务占券商总收入比约5%-6%,而2017年约占15%。” 广发证券非银团队指出,“另外,投行资本化,即投行+私募股权基金,是未来利润的重要增长点,无论是科创板,还是并购重组政策宽松,都有利于投行及其资本化业务。按投行综合实力看,中金、中信、华泰、中信建投等预期受益更大。”
“注册制意味着市场将有更丰富的上市标准,而按照新标准创投机构的筛选目标也就会更大,更多实体企业也更容易获得创投机构的投资。”北京一家中小股权类私募机构负责人则指出,“与之对应的是,创投机构的退出渠道也将更宽。”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科创板的设立仍等待相关监管规则的落地。
“从程序来看,科创板的设立也先后要经历证监会发文、交易所发指引等环节,所以最终落地仍然需要时间。”前述保代指出。
公募成连通器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层当日对科创板表态时,特别对投资者适当性的制度安排进行了着重强调。
“证监会将指导上交所针对创新企业的特点,在资产、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强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分享创新企业发展成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表态意味着科创板的投资门槛可能较当下的主板、创业板市场更高。
“从监管层的表态来看,科创板要强调与主板、创业板市场的差异化制度安排,特别是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不排除会采取比创业板更高的投资者门槛的可能性。”一位接近交易所的投行人士表示。
“监管层明显鼓励更多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渠道来投资科创板,成为中小投资者和科创企业间的投资连通器,这将对丰富公募产品、壮大公募市场规模起到有利作用。”一家公募基金研究部人士指出,“公募机构也会加紧对这一政策的研究和布局,并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在该人士看来,在未来的科创板公司股票进入公募基金投资范围的同时,不排除有公募机构会针对科创板公司股票专门研发定向产品。
“如果科创板采用了高门槛方式将一些投资者拒之门外,那么基金公司显然将针对这部分需求专门进行产品设计。”前述研究部人士坦言。
事实上,通过公募工具引导资金对接资本市场新品种的案例已经出现,例如今年6月初,6家公募机构针对CDR等项目发行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募资规模超过千亿元。
在上述研究部人士看来,监管层鼓励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投资科创板企业的目的在于培育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以此来强化市场稳定性,降低非理性波动。
“过去A股市场广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散户太多带来的羊群效应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如果科创板能够通过制度安排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机构市场’,那么可以通过这种增量改革的方式也可以为存量市场的改革找到新思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陈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