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理财产品

尚福林:理财新规有利于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

2020-06-01 09:20 来源:新华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

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实施以来,银行理财正本清源,逐渐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初心。逾20万亿元银行理财承担着市场的期许: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理财选择,为资本市场增加更强大的资金来源,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银行公募理财可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为资产投向拓展了更自由的配置空间。

尚福林认为,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选择。其中,对资本市场而言,有利于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改善现有投资者结构,把散户投资者引向公募基金、公募理财产品等方式间接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减少市场因短期行为造成的波动,提升市场交

易活跃度,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理财产品权益类投资空间巨大

上海证券报: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符合新规方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力度不断加大,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理财选择的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增加了更强大的资金来源。请问,您如何看待未来银行理财对资本市场发展起到的作用?

尚福林: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是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资金也是资管行业中的主要资金来源。与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相比,银行具有明显的产品渠道优势,客户群体庞大。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业务正按照监管导向有序调整,总体运行平稳,产品结构已发生了重要变化。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非保本理财产品合计余额23.4万亿元,73%的银行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与新规前相比有了大幅提高,新设立的理财子公司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资管新规为资产多元化配置打开通道。《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银行公募理财可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为资产投向拓展了更自由的配置空间。我认为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选择。

对资本市场而言,有利于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改善现有投资者结构,把散户投资者引向公募基金、公募理财产品等方式间接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减少市场因短期行为造成的波动,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对理财产品发展而言,从目前理财产品结构看,权益类投资空间还很巨大,也是发展的短板。银行公募理财通过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资本市场丰富了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体系,为投资者和项目有效对接提供平台,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通过提升权益类资产配比,也有助于获取相对稳健和更高产品投资回报,更好满足大众投资者理财需求。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资本市场在居民财富积累和再分配中角色越来越重,理财产品投资资本市场也为投资者,特别是中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理财选择,有机会共享经济转型升级、企业成长发展中释放的红利。

与此同时,也要关注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投资者培育。个人客户仍然是银行理财最主要的客户。由于过去对银行理财有“隐性刚兑”和“固定收益”的预期,在资管新规全面打破刚性兑付下,银行理财进入资本市场面临较大的投资者教育压力。为此,要强化投资者适当性和销售合规性管理,压实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义务和主体责任。

二是投研能力。过去银行理财主要借助类信贷和资产池的运营模式开展业务,在资管新规要求回归本源的导向下,银行理财面临较大的主动管理压力。加强银行券商合作,发挥各自在客户渠道、投研能力的比较优势,是一种不错的现实选择。

疫情期间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上海证券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各部委、地方出台了多项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举措。您认为,在实践中,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如何?

尚福林:小微企业始终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前期政策在促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许多小微企业因疫情影响,短期内偿贷能力下降,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上升。

为此,在金融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点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积极帮扶受困小微企业,着力解决债务偿还、资金周转、扩大融资等问题。对受困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减息让利,给予下调利率、延迟收息、调整还本付息方式等优惠。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2020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按照“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总体要求,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普惠金融领域整体信贷增长不受疫情冲击。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银行业新增贷款投放和债券投资分别为7.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均明显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其中,企业信用贷款新增2.4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9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55万亿元,同比增速25.9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4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银行业累计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15%,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自1月以来,到期贷款本息延期规模超过1万亿元。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系统性工程

上海证券报: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在哪些方面体现?您对此有何建议?

尚福林:尽管相关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上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它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六稳”“六保”任务中的重要作用还不匹配;市场主体的主观感受仍有差距。其中有疫情这种短期外部冲击和宏观环境的影响,更多是深层次的问题和障碍需要解决。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平等、风险偏好不匹配、政策传导不通畅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由于信用信息体系仍不完善,金融机构采集、辨识民营小微企业信息难度大、耗时长、成本高,增加了市场摩擦,抬高了交易成本,制约融资可得性。

从短期看,帮扶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冲击,需要采取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等非常规、临时性的特殊政策。更加精准地做好续贷,对疫情前生产经营稳定、财务状况无异常、信用记录良好的存量小微企业客户,因疫情影响出现暂时资金困难的,从企业长期发展前景出发,给予必要的续贷、展期、增加授信额度等支持,缓解企业财务支出和流动性压力,给予企业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从中长期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项系统性工程。在做好“增量、扩面、提质、降本”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加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有效供给。探索借助科技手段,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风控能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用企业信用积累代替抵质押物依赖。运用差异化政策措施和工具,构建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从根本上建立起敢贷、能贷和愿贷机制,更为精准地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民营、小微企业和社会民生等薄弱领域。

责任编辑:汤少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