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时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一项对中华民族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我们要深刻认识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深远意义,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心和决心,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2015年以来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主持召开7个专题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无论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党都没有一丝一毫松懈,而是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提出“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再到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宏伟蓝图即将变成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底线任务,也是标志性指标。我们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完成剩余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脱贫攻坚,为的就是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然而,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仍未脱贫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已脱贫人口中还有一些存在返贫风险。唯有再接再厉,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以科学思维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面对风险挑战增多、矛盾困难叠加的复杂局面,我们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所面临任务的艰巨性,不断提升贫困治理能力,运用科学思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精准性和系统性。
强化战略思维,集聚优势资源,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形势越是纷繁复杂,越要从战略全局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对于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来说,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始终聚焦“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目标任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战略支撑,对未摘帽贫困县、未出列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资金、项目、政策支持,完善深度极度贫困地区支持政策落实情况定期报告机制。集中精力解决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打好攻坚拔寨的合围战、歼灭战。
强化辩证思维,做到统筹推进,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强化辩证思维,就是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从实践看,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当前,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只要我们继续绷紧弦、加把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就有条件有能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推动扶贫项目、扶贫企业、扶贫产业尽快复工复产达产,特别是做好农业生产;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加大扶贫公益岗位开发力度,吸纳就地就近就业。同时根据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调整应对举措,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多措并举,补齐短板弱项。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强化底线思维,就是客观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是党中央确立的扶贫标准。当前,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但要稳定住、巩固好,还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要继续加强义务教育保障建设,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实现“应助尽助”。进一步强化基本医疗保障,针对疫情暴露的短板,加快完成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业务用房建设和诊疗设备采购任务,统筹医疗费用各项保障制度,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深化住房安全保障,逐户筛查核实贫困户住房情况,加强危房改造过程和质量管控。抓好饮水安全,进一步改善饮水条件,确保贫困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
强化创新思维,注重精准施策,努力实现高质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创新工作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思维,就是善于因时制宜、开拓进取,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尤其需要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精准施策,充分挖掘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中蕴藏的机遇。积极探索产业扶持资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新举措,促进产业扶持资金投向从生产环节向生产、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并重转变。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强化建档立卡数据摸排核实和比对分析,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创新平台载体,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展线上线下“立体营销”,鼓励电商平台开设“扶贫产品馆”,多渠道解决农畜产品价低、卖难问题。
以严实作风严密制度确保决战决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这就要求我们发扬优良作风,完善体制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越是形势复杂严峻,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勇当先锋、敢打头阵;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加强扶贫领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保障,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把关心关爱一线干部的各项待遇保障制度落到实处。对存在松懈、厌战思想的干部,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决不在最后关头“掉链子”。
完善制度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健全困难群众定期排查、监测预警机制,完善产业、就业帮扶等服务机制,探索相对贫困治理机制,建立相对贫困对象识别、返贫认定、退出认定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低保制度与精准脱贫政策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双组长”负责制,发挥专责小组作用,通过督促指导、督查暗访等方式,逐级压实责任。对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以高质量整改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着眼长远长效,推动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要求我们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思路、提前谋划,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制度。可以选择在已摘帽两年以上并且稳定脱贫的县开展试点,为后续政策衔接、转型积累经验。着眼激发内生动力、实施精准帮扶,探索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有效路径,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之后稳步走上致富之路。
经过不懈努力,广西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但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全面打赢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四大战役”,持续打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粤桂扶贫协作“五场硬仗”,以决战决胜之势发起总攻,努力向党中央、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陈 武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5日 09 版)
责任编辑:汤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