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高志前:十九大指明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前进方向——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3)
(二)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前面讲的主要是看得见的产品、装置和装备的创新,但是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创新体制方面的改革。科技创新经过十年的发展,正在进入新时代。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1.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扩展到全社会创新生态建设。
体系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含义是不同的。创新生态概念的提出,更符合创新自身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有的基本观念。
2.创新方式
创新方式从产学研合作拓展到协同创新。
产学研合作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出现比较多的是信誉问题,也有合作的具体组织方式问题。后来,产学研合作从提供创新资源、创新角色的角度,陆续把其他的部门涵盖了进来,比如提供创新资金的风投、银行、税务、保险等。另外,政府在创新组织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里面。所以这里的创新方式实际上就是组织方式,从合作方来说,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对创新起到支撑作用的主体。但是,仅仅是范围越来越宽未必就能够解决创新合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相互之间的信誉,这需要有制度安排。另外,现在来看,创新的产学研合作还主要是微观层次的合作,特别是一些重要领域的创新资源还掌握在政府手里,这样一来,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很多重大工程、重大创新决策都是在政府部门,所以就需要各个有关部门的相互协调。
但在这个方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协作机制。协同创新不仅是微观层次的。这些年,我们建立了很多创新联盟,包括研发联盟、标准联盟、专利联盟等,就是为了解决系统的问题,解决制度安排的问题。联盟是有章程的,有具体的合作模式,能够起到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进行长期、战略性、可信任的合作。现在,政府在各个领域建设了实验区、示范区,解决的就是相关部门的协同创新问题,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形成协作机制。这样的协同创新对于一些重大创新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欧盟在研发计划中,就提出研究项目必须要有产学研的合作,必须要有一些相关支持。那么这种协同创新来到中国,需要在创新组织方式上有一定的突破。进入新时代,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