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宣讲轻骑兵 理论文库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郭建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11-14 12:07 来源: 宣讲家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概念应该是十九大报告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也是最大的创新,其他所有的内容都是从“新时代”这个概念延伸拓展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提出“新时代”这个概念呢?

(一)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取得的成就

如何看待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十九大报告里有段非常规范的表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才能提出“新时代”这个概念。具体来说,全方位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但是,最吸引眼球的、老百姓最关注的到底是什么?下面,我谈一谈我的看法。

第一,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五年来最吸引社会关注、最得到人民认可的。无论是“老虎”“苍蝇”一起打,零容忍、全覆盖、多视角,巡视组回头看,还是忠诚干净担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无论是从群众路线到“三严三实”再到“两学一做”,还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都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内容。

第二,精准扶贫。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力度可谓空前。我们党历来重视脱贫问题。这五年来,精准扶贫入村入乡入户,点对点、面对面,下定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要“扶真贫、真扶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三个意味着”,其中第三个就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当我们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那将是多么大的奇迹啊!这就可以为一些既想实现发展、又想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在世界上是空前的。让几千万人口在几年时间内脱贫,这么大的历史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第三,国防和军队改革。我们由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调整力度非常大,完全超出想象。整编之后,军队的战斗力空前提升。

这三点正好是关于党、人民和军队的。这五年来最大的变化,也是让我们感到最为自豪的,就是中国人的自信大大提升了。今年网上流行一句话:“厉害了,我的国”。那是因为我国现在的高科技,像高铁、“天宫二号”、“天眼”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项目走进人们的视线,所以才会有“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感叹。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用的都是现金,而西方发达国家用的则是卡。当时国内有很多人都担心,一张小小的卡,那么多钱放在里面,会不会突然没了?后来,中国人也逐渐用上了卡。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用的是支付宝、微信,而西方发达国家还在用卡。现在国外如果要吸引中国的消费者和购买力,就必须要用微信、支付宝,否则市场就没了,消费者就跑了。过去是西方国家在改变我们,现在是我们在影响和改变世界。所以说中国人的自信提升了,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467959990674

郭建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二)七个“新”——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新方略、新举措、新征程

1.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到了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0年之后的2012年,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我们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到底怎样理解“新时代”这个概念呢?

十九大报告里讲了三个“起来”——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个“起来”如何把握?经过思考,我发现它可以对应三个“新”。

第一,新中国。这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对应的是“站起来”。

第二,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所以对应的是“富起来”。

第三,新时代。我们提出了中国梦,而中国梦又是强国梦、强军梦,所以对应的是“强起来”。中国梦说到底就是强国梦强军梦。我觉得这样讲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

当然,关于“富”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距离2020年还有几年时间,要实现全面小康,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强起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新思想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还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就应该有一个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2017年9月,各地区、各部门的党委(党组)中心组都统一安排了一次中心组学习,内容就是学“两论”——实践论、矛盾论。那么,为什么要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安排学习“两论”?实践论,强调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实践进入了新时代,理论上就会产生新思想,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一新时代、新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矛盾论,其中的重要观点就是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上这两点,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新思想作了铺垫。由此可见,2017年9月各地方、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就是从“两论”到“7·26”重要讲话统一思想,为党的十九大做了很好的准备。

关于新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那么,到底如何归纳这一新思想呢?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重大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对第一个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明确定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3.新矛盾

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新判断,也就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注意“转化”二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涵盖面更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过去求的是温饱,而今天,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过去求的是生存,而现在要求的是生态环境好、平时可以去健身、闲暇时可以去旅游,等等。除了这些物质需求之外,人的精神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如自由、平等、公正、公平、法治等。总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完全涵盖。

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过去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但现在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生产领域已走在世界前面。当然,我国仍存在落后的地方、落后的方面,但已不是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那么,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就是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和农村,富裕和贫穷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对还不能完全满足。这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新部署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一历史交汇期,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怎么迈进?过去的提法仅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部署,即分两个阶段、两个十五年来安排。也就是说,将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这30年,划分为两个十五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上两个十五年,使得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清晰。另外,在这一新部署中我们并未像以前那样提出GDP总量翻一番的目标,说明什么?现在,我国发展主要不是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要求质的提升,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率。

我认为,前面讲的这四个“新”——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是最重要的。

5.新方略

十九大报告称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过去的提法是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但这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一个基本方略,从方略的角度提出了“十四个坚持”。

6.新举措

这是十九大报告中第五到第十三部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一国两制”、大国外交、党的建设,并对每个领域都提出了一些重大举措。

7.新征程

把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新方略、新举措这六个“新”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讲的新征程,踏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十九大报告中最重要的亮点、最主要的创新,就体现在这几个“新”上,需要我们深入领会。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对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思想主要有两个表述。第一个表述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第二个表述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后来,我们将这两个表述合在一起,也就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表述好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这一表述更加科学、系统、严谨。

第二,这一表述更加聚焦、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的旗帜,也是我们的方向,还是我们的道路,更是我们的主题。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九大,每次党代表大会的报告题目里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表述,更加聚焦和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以中国梦凝聚民族复兴强大力量

中国梦的全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里的关键词是“复兴”。“复兴”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很辉煌;到了近代,我们变得落后了;现在,我们要复兴过去的辉煌,创造今天的辉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进行了阐述。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第一个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国家富强。尤其是近几年,我们对国家富强的领会更加深刻了。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第一个就是国家富强?这要从历史角度来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那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积贫积弱。“积贫”的对面就是“富裕”;“积弱”的对面就是“强大”。所以说,实现中国梦,就要解决积贫积弱的问题,建设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

中国梦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民族振兴。我们要讲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梦的第三个基本内涵是人民幸福。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幸福还体现在哪些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就是让人民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中国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国梦的三个基本内涵,应该理解得更加深刻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贯彻的就是这个思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个维度,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底蕴。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全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个道路是怎么来的?习近平同志紧接着讲了四个“走出来”: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那么,为什么习近平同志要提出四个“走出来”?我的理解是,讲改革开放30多年,还要想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讲中国道路,还要连着中华文明。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国道路和中华文明是内在衔接、相互贯通、有机结合、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改革开放30多年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从中华文明里走出来的。我这样讲,是想说明5000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根基、根本、根脉,是底蕴、底色、底气。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就是“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有两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把它概括为两个“不忘”——不忘初心、不忘本来。

第一个“不忘”——不忘初心。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提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当年50多人的小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当年嘉兴南湖的红船,如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轮,并驶向光明的未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闭幕后,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就是不忘初心。

第二个“不忘”——不忘本来。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吸收外来、开辟未来。讲改革开放30多年,还要想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讲中国道路,还要连着中华文明。这就好比一颗大树,不管它长得再高、影子再长,仍然需要深深扎根在土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需要深深扎根在土里,这个“土”,就是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华文化并不仅仅指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在讲文化自信时指出,文化自信包括三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土壤,是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

第二个维度,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进程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面讲到第一个维度是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底蕴,这个很重要,但是只讲中国维度还不够,还要从世界维度来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脉络中考察。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500多年时间。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主张和思想,却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路径与方法。他们只停留在了空想阶段。

第二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哲学上提出了唯物史观,二是在经济学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是科学的,但他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没有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

第三个阶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这使得社会主义从一种思潮、学术、理论成为一种实践,这是列宁的贡献。

第四个阶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斯大林执政的时间很长,从1924年到1953年,执政时间将近30年。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苏联模式,主要特征就是计划经济。从历史上来看,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的弊端也非常严重。

第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认识。

第六个阶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们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时代主题。

到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39年来,多少发展都蕴藏其中。

第三个维度,国内国外的实践维度。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是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下面,我把这五年我们主要做了哪些事、怎么做的梳理一下。

第一,经济建设。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两个最重要的概念: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

其一,经济新常态。什么叫经济新常态?就是“两个中高”。一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由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到今天保持在6.5%—7%的增长区间。二是发展水平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今天的中国特别强调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高端引领,特别强调调结构转方式。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现在的发展还要靠创新驱动。当然,我们也需要量,需要GDP,但是现在最主要的不是量的扩张,而是质的提升,要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公平正义、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

其二,供给侧改革。过去我们的GDP数字很高,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产生了大量的库存和积压。怎么办?就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我们叫“三去一降一补”,把供给侧改革具体化,成为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说,这个难度很大。但是,这一步必须做,这个坎必须过。所以我们开始调结构转方式,进行供给侧改革,来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二,政治建设。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反腐败”;展开来说,就是六个字“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占十九大报告的篇幅很多。为什么?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在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全面从严治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文化建设。十八大以来,在文化方面我认为有两个最大的亮点。

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熟悉,它包括三个层面,有12个词、24个字。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汇聚出正能量。

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这几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得特别多,也很深刻,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老百姓的普遍关注。

第四,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这几年强调最多的有两点:一是公平正义,二是依法办事。我们就是要强调用公平正义、依法办事来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今天,我们大大提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影响力最大的一句话,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美丽中国。

以上五点讲的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主要是从国内方面来讲的。

第六,国际方面。这方面,五年来最大的亮点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还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今天这个时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们更加强调共赢,大家一起来发展。“共赢”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国内“五位一体”加上国际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五年来我们做的事情。

(三)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打满算只有3年多一点的时间了。到2020年,要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十九大报告题目前半部分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几个字。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同志任组长。到2017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三十八次会议,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精神状态,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改革也是这样,要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改革,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深化改革,过去中国的发展靠改革,下一步中国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改革。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是法治,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十九大报告中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的第一个坚持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最后一个坚持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尾呼应,特别强调关键在党,党是领导一切的和全面从严治党是联系在一起的。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三道防线:理想信念、纪律规矩、法律严惩。第一道防线是理想信念。我们要不忘初心,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底线。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第二道防线是纪律规矩。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我们有一套严密的纪律规范规矩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是纪律和规矩也不能管住每一个人,还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那么,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法律严惩。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而三道防线对应了三个词。第一,理想信念主要对应的是不想腐。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底线,做个好人,做个好党员,就不想腐了。第二,纪律规矩主要对应的是不能腐。有一套严密的纪律和规矩堵住漏洞,让人不能腐。第三,法律严惩对应的是不敢腐。即便逃到国外也要追回来,所以不敢腐。这五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继续做下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一,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二,什么是发展理念?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同志说,“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的、纲领性的、引领性的。这体现了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第三,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第一是创新。今天的中国特别强调创新。调结构转方式、强国梦、强军梦,怎么实现?最主要的还是靠创新。创新是一个制高点,只有占领这个制高点,才能有主动有优势有未来。不然的话,连生存和发展大概都会成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二是协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城市农村,全面小康、共同富裕。

第三是绿色。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绿水青山,绿色发展。

第四是开放。互联互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实现开放的发展。

第五是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说到底共享、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质特征。

(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我们的执政之基在人民,我们的力量之源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十九大报告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有这样6句话,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每一句话都要出现“人民”这个词。

第一句话,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句话,人民至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什么是小康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人民富庶安康,安居乐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至上是它的必然要求。

第三句话,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我们讲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没有人民,不会有中国道路;没有人民,也不会有中国精神;没有人民,更不会有中国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

第四句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给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经常讲的“依靠谁、为了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第五句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第六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是习近平同志在五年前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的。五年后,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他也说了。这一句话,最能体现习近平同志的执政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初心。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表述也体现了人民立场、人民情怀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我认为,以中国梦凝聚民族复兴强大力量,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最重要的。还有一系列具体的新举措。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学习,把研究推向更加深入。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习近平 社会主义 十九大 中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