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詹万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宣讲家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方向。那么,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怎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样发展素质教育?如何加强我国的师资队伍建设?今天的节目我们邀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主任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为您一一解答。
宣讲家网:您好,詹老师!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您能给我们谈谈吗?
詹万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比如形成了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完善教育体系。
据教育部信息网站公布《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98万所,在校生1.42亿人;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47万所,比上年减少234所,在校学生3970.06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80所。普通院校和职业高校几乎是半壁江山,各有1000多所。所以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含高职)的学生有2亿多,特别是高等教育这几年的发展规模发展很快、很大,从受教育人数来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展。
教育投入方面,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1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并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这些年卓有成效。总的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很好的成绩。
宣讲家网: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教育方面做了很多部署,您能给我们谈谈吗?
詹万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从总体部署来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第三,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四,要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的总体部署。
具体部署涉及各级各类学校。义务教育方面,城乡义务教育要一体化发展;要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要普及高中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些部署,比如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方面,要发展继续教育,要使全体人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另外,还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这些是对教育的全方位部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詹万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宣讲家网:我们为什么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
詹万生: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谈这个问题,必须把它放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中来看。从总体布局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而教育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社会建设要注重民生的发展,体现民生的发展,教育是重要内容。自己受教育的程度、对孩子的培养,这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应该做到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
从战略目标来看,要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建党100年)的时候,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建国100年),就是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这个奋斗目标来说,现在10—20岁的青少年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未来30多年的建设当中,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中间和骨干力量。这一代的孩子既是幸福的,又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和使命,他们需要我们的培养。只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教育发展好了,这些孩子才能培养好,才能使他们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
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也包括教育强起来。我们要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人才是基础,科技、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靠教育的培养。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要有新变化。其中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需要的美好生活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不再是物质需要,而是精神文化的需要,包括对民主、自由、公正、正义、安全、生态文明、医疗(健康)的需要,也包括对教育的需要。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遇到好老师,所以对教育的要求就高了,这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总的来说,正是基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以及新时代出现的新变化,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宣讲家网:我们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詹万生:我们分两步说。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执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人民着想,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另外,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讲的,一个都不能少,全体人民都要进入小康,这个小康也包括对教育的需要。教育也要让人们有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让人民觉得我们的教育很好,我们的教育质量很高,教育很公平,相信我们能把孩子能培养好。所以我们党才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我们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事业的部署已经讲得比较全面了。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方面,现在我们十分重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比如支教,有很多优秀青年教师到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艰苦地区去支教、支边。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东部、中部和西部要均衡发展,教育投入要均衡并向西部、农村地区倾斜。
教育公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在逐步落实、实现的过程。我们都要为办好教育,要向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公平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努力奋斗。除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要普及高中教育。大城市高中已经基本普及,中西部地区的普及还要下大力气。首先,师资队伍的培养、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引起高度重视。另外,办好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等,都是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狠抓落实的。
宣讲家网: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立德树人,我们怎样落实立德树人这项任务?
詹万生: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那时候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提出了一个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地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立德,出自国学经典《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的一生要干很多事情,但是最重要事情有三件: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就要立德,人无德不立;做事,就要建功立业,要立功;做学问,就要著书立说,要立言。因此,立德、立功、立言逐渐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树人”出自《管子》,管仲为相50年,关于治国理政有很多好提法、好经验,他曾经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谈到树人时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谷”是粮食作物的统称,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做好一年的事,你就能不饿肚子;假如你的孩子现在七八岁了,过了十年就是十七八岁,该结婚娶媳妇了,那就需要盖房,盖房子就需要木材,所以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树人就是要培养人,就是要为孩子的终生之计考虑。所以在传统文化当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立德树人”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
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呢?
第一,要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现在我们的高校是党委领导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中学、小学都是校长负责制,党支部起监督保障作用。所以要落实立德树人,第一位的是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建设。
第二,要整体构建大中小学的德育体系。学校德育体系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要素,这是横向系统。纵向系统,从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研究生,有一个纵向的发展。所以,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要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德育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第三,要开展实践活动。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第四,要加强学科教学的德育工作,叫学科德育。任科老师不仅要教好自己学科知识,而且要做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引路人,既做经师,也要做人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队伍的建设很重要,教师教书育人,既要授业、解惑,更要把传道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第五,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有一个活动场所。现在全国各地的各级各类学校,不仅有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科技馆、艺术馆,唯独没有德育馆,我就想建立一个中国德育馆,使孩子们有德育活动的场所,比如参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都可以德育馆进行。延庆区委、区政府和教委都很支持这件事情,现在正在建设。另外,全国首家道德教育馆——天津武清道德教育馆2017年11月5日已经落成开馆。希望全国各地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建设一个德育馆,这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宣讲家网: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面临着哪些问题?
詹万生:当务之急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像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的,用“抓铁有痕、踏实有印”的精神来落实,要采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这是当前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
德育内容很丰富,不仅是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概括起来有五个要素: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因此,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适应力,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也是很重要的。
宣讲家网:我们怎样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詹万生: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经历了提出、确立、推动、发展的历史过程。素质教育的提出,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提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的概念此后被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制定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远景目标规划时,提出要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从1985到1996年,是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确立的阶段。199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确立、推进,经历了15年左右的时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从推进到发展,这个历史过程经过了三十几年的时间,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但同时,应试教育,比如中考、高考,仍然是初中和高中教育的“指挥棒”。 素质教育怎样发展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贯彻落发展素质教育的精神?
第一,要普及高中,巩固和发展高等教育。教育高中教育都普及了,考大学就不再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目前已经有2000多所高等院校,高校毛入学率达到42.7%。因此,高等教育要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院系的建设、学科的建设、学科带头人的建设、教学科研要上水平。同事,院校的规模还要巩固并发展,让青年学子参加高考不再是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情。这对于我们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就会留有很大的空间。如果高考升学率低、学生压力大,成天忙于做作业、答题、考试,哪有时间去搞素质教育呢?所以发展素质教育,首先要巩固和发展高等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减缓中高考压力。
第二,要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这就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相应。“五育”都要给予高度重视,都要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构建素质教育的体系,包括五大素质。五大素质要从小培养,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要有纵向的系统。
素质教育除了五大素质,还有另外一项,叫做综合素养加个性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有的学生语言文学方面功底比较好,可以朝文科方面发展;有的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强,数学、物理、化学方面比较好,可以往理科方面发展;有的学生艺术素养比较好,跳舞蹈、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可以往艺术方面发展;有的学生体育比较好,身体素质很棒,他们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我们不要“齐步走”“一刀切”,不能用一张“卷子”考所有的学生。人都是个性化的,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五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人无德不立,学理科也好,文科也好,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你才能发展得更好,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团队里面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做好。德行、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最本质最核心的素养。
身体、心理素质是基础。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舟尔寓道德之舍也。……无体是无德智也。”身体是承载你智慧的船,是装着你德行的房子,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高的智慧、再好的德行也没有了载体。无体即无德智,无心也无德智。心理不健康了,德行和智慧也发挥不出来。所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成长发展的基础。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灵魂。每个人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艺术素质都不相同,有的人文科见长,可以在主持、写作、编辑等方面发挥特长;有的人逻辑思维见长,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有的人有艺术天赋,擅长唱歌跳舞,可以往这方面培养。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对于学生来说,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抓住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成才,都在发挥特长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宣讲家网:我们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詹万生:作为老师,责任重大。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遇到好老师。那么,什么是好老师呢?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和解惑。韩愈传的“道”是儒家的道,而我们现在传的“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发展过来的。我们现在的德育本身就是“传道”,是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有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有遵纪守法的意识,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就像刚才讲到,老师要“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我们既要做经师,也要做人师,要引领学生的人生不断前进和发展。这是建设教师队伍最重要的一点。当然,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现在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都应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都应该掌握好的教育方法,都应该具有很好的教学能力。教师也要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曦:感谢詹老师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与我们分享您在教育方面的研究。
詹万生:谢谢网友们,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