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赵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首都经济提质增效(2)
赵莉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
宣讲家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请赵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下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赵莉: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把握三个核心内涵: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提质增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变革、效率的变革、动力的变革。总体来说,要提高全要素的生产力。二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要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三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进一步处理好市场、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最核心是强调如何处理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金融、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明确实体经济是“根基”,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神经中枢”和“细胞”。只有把科技、人才、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组合起来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去,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十分丰富,在世界的排名也非常靠前。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1.57万亿元,占GDP比重2.1%,达到OECD国家平均水平;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度投入,我国科研基础条件和平台也处于世界较高水平;2016年我国国家创新竞争力世界排名22位,科技水平逐步从跟跑走向并跑,部分领域处于领跑阶段。
在人力资源方面,2016年我国就业人员总数达到7.8亿人,超过欧洲总人口,其中各类知识和专业技能人才1.5亿人,工程师队伍总量全球第一。
在金融方面,2017年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66万亿元,金融总资产规模超过200万亿元,相当于GDP的2到3倍。这说明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良好的科技、人力资源、金融等要素支撑。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资源并没有有效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所以下一步,一是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二是要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到实体经济上;三是要把金融“活水”合理引向实体经济;四是要大力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精致制造技术的工匠人才,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五是要通过政府“让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竞争机制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让实体经济企业休养生息、积蓄能量加快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