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郭凤海: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5)
(三)深刻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
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性的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集中体现为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新时代人民生活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变成“美好生活需要”,而发展则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主要矛盾,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的动力源。“需求侧”来自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推动社会向更高层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动力源。同时,由于“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由此构成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构成引发各种矛盾问题的主要症结。这一主要矛盾,科学把握了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就是推进各项事业、破解各种问题都将围绕这一主要矛盾展开,都取决于解决这一矛盾的程度和水平。这一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对共产党人的新要求。必须把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作为根本任务,带领人民持续奋斗、不懈奋斗,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我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从“变”与“不变”两个方面把握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我国阶段性特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变”。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极大提升、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面临的矛盾问题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不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基本国情的阶段性质变,不是整体性质变。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们要看到发展在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上,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等矛盾问题。十九大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立场”“民心”,强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公正感、幸福感、共享感。习近平同志在“7·26”讲话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两个牢牢把握”是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讲了“三个牢牢”: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从“两个牢牢把握”到“三个牢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整体发展,必须与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要形成高度契合,必须与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内在关联,深刻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政党与群众的关系、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以及人民对国家确立起牢不可破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时代真谛。
第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确立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基本依托。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围绕中心任务提出并展开,而中心任务依据社会主要矛盾提出,这就要求大政方针必须据此作出重大创新,全方位转到更加注重平衡和充分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更加注重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上来。
第三,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必须长期坚持、决不能轻易动摇。重大战略判断不仅在于正确,更在于能够长期坚持。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历史教训。党的八大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的实际,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判断。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改变了这一判断,致使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很大弯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判断,不被各种复杂形势所干扰,不受各种社会思潮所左右,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