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和平发展道路战略思想的文化传承与创新(2)
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既立足中国自身的实际,又着眼于世界各国的需要,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宣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塑造美好世界和未来的理念。这是对“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弘扬和升华,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人类社会理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美好理想,也可以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本质内涵的最早定义。2500多年前,孔子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所谓大同,就是指生产资料共有,人们之间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平等和睦相处、各有所得所乐。老子则勾勒了一幅人人平等、人人劳动、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蓝图。孔子、老子的大同思想主要是从伦理的角度出发,表现出对原始社会的一种怀念和追恋。但这种大同思想对中国历代思想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汉末年五斗米道首领张鲁在汉中立“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食。南宋时期,康与之也虚构了一个与封建等级制度根本对立的“计口授田”、人人耕桑、自食其力、劳动成果平均分配的乌托邦式社会景象,钟相起义提出了“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我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把贵贱平等、上下同一当作旗帜,并为大同理想的实现进行斗争。
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大同思想又不同程度地与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纲领。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破除国、级、种、形、家、产、乱、类、苦九界,实现“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既无专制之君主,亦无民选之总统”的“大同之世”。孙中山指出,中国扩充自由、平等、博爱于全人类,大同盛世则不难到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浸润在其中的全人类之间那种不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和精神,则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必然归宿,它和产生于古希腊斯多葛学派中的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的思想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应当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为宝贵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弘扬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理想,还顺应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相互依存与彼此融合的大势,与时俱进地加入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思想,赋予时代新意,使之成为融通中外的新话语,对构建国际新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从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逻辑,强调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论断中,从在全球热点和地区争端问题上积极促和、劝和、维和的外交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传统美德,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来增强国与国之间战略互信,为当代中国发展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外关系源远流长。“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友好相处、互助平等的精神,既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处理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这种积淀在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与伦理美德,是中华民族实现大同之道,构筑良好对外关系的基石。
在先秦时期,中国尚无近代意义上的中外关系可言,但其有关谦下、仁和的思想却是十分宝贵的。老子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这可能是最早反对大国主义的思想胚芽。孟子提出的“交邻国有道”(《孟子·梁惠王下》)则体现了他的“仁政”理论。秦汉以后,我国对外交往逐渐频繁。汉代统治者主动采取通西域的对外政策。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主张“洽四国”。唐代对外关系有很大发展,唐高祖李渊明确主张,对周边邻国应“尽抚育之方”“宏仁恕之道”。(6)明代对外关系有新的进展,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表明,对“无有远迩”的国家“一视同仁”。清中叶以后,清政府腐败无能,积弱积贫,实行闭关锁国,帝国主义乘机入侵。林则徐在力主禁烟抗敌的同时,仍主张对洋人“分别良莠”,行区别对待之策,对真正友人加以保护。孙中山则更明确主张应“持和平主义”“用外交手段者通常之轨者,用战争手段者不得已而用之”“国家之间,立约遣使,誓以永好,即无约无使之国,亦以礼相处,不复相凌”。(7)
正因为中华民族不仅刻苦耐劳、酷爱自由,还追求和谐、倡导和平,所以早在13世纪末,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赞叹中华民族的和平主义精神。16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也感佩地指出:“在这个几乎有无数人员和无限幅员的国家,而各种物产又极为丰富,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在这方面,他们和欧洲人不同,欧洲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政府,拼命贪求别人的东西。”(8)20世纪初,日本学者渡边秀方也认为,世界诸民族中大概再没有中国人那样渴求和平的,他们很少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对外交往中秉持“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理念和原则,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和赞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9) ,“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10)。朴素而真挚的话语,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平外交战略的思想渊源、文化传承和民族风格,也让世人领会到中国坚持“和为大道”,谋求“万邦和谐”,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真诚愿望。
责任编辑:叶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