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宣讲轻骑兵 专家视点

胡敏:全面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核心要义的“十个为什么”(4)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12-07 15:17 来源: 宣讲家网

二、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

第一,从社会基本矛盾到社会主要矛盾。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社会发展都是矛盾运动的过程,矛盾运动的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有基本矛盾也有主要矛盾,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运动中的客观存在,由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决定。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态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我们处理和解决矛盾,更好地促进社会运动向前发展,这既是实事求是的现实立足点,也是始终引领社会前进的出发点。

党的十九大之前,各级干部按照中央要求,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智慧和勇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早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就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概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因为我们党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总体上是不断转变、不断深化的。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是基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判断,基本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

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一直没有改变。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科学把握了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党和国家工作都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第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由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的。从社会生产来看,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社会需求来看,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有客观实践依据的。

怎样理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指出了供给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还存在突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产业、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不平衡。例如,东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沿海与内地、内地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指出了供给水平不够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低端供给、无效供给、短缺供给及错配供给等在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存在。此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历史性欠账;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待加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具体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

其一,物质生产层面主要是供求结构问题,物质生产供给与消费升级换代还存在缺口,比如在产品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数量质量与效益方面还存在不平衡,核心问题就是质量还不能满足上等级、上层次的要求。

其二,在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方面还存在缺口,虽然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精神文化、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收入分配、社会尊重等方面还存在缺口,核心问题就在于权益保障。

其三,在企业、市场、社会与政府之间还存在缺口,经济主体产权保护、市场自由竞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体制机制还存在缺口,核心问题就是治理,这对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物质生产、经济与社会、社会主体方面来看,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缺口,这些缺口也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症结所在。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仍然严重、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严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严重。从2016年开始不断强调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

面对结构性矛盾问题,我国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就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发展理念的一次新的升华。要解决发展矛盾、厚植发展优势、破除发展难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和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所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任重道远,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担当。

第四,“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十九大报告将“三个没有变”修改为“一个变”和“两个没有变”。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处理好“一个变”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这符合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体现了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的国情特征、妥善应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大局观,展现了我们党始终带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同时又保持头脑清醒、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一方面,我们要顺应“变”、促进“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适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变”应“变”;另一方面,要立足“不变”、坚守“不变”,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经济基础。

责任编辑:叶朝玉

关键词

十九大 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 我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宁德网简介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宁德网 版权所有,未经宁德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4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09374

广告联系:0593-283132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0593-2876799

宁德市新媒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三楼

闽ICP备09016467号-17 网络举报监督专区